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眷时的《美学》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从学术演进上看,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二是在创立理论和体系化的过程中,显出不顾"史"的知识和"学"的内容的模式先行的方式;三是在结构上的后现代拼贴.杨春时的美学在内容上有两点、在主题上有一点可以提出来讨论.美学内容上的两点:一是它的体系结构造就了一种概念为上的倾向,认为美的理想、意义,应该用概念和定义来表达,而且概念和定义表达是最高级的,这恰好是与美性质相违背的;二是为了解决主客体的对立,强调审美意象,但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却遭到忽略,这样妨碍了对美的内容的深入研究.美学主题上的一点,是把一个崇高的理想的东西定为美的本质,并要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都服从这一本质.如果说,李泽厚美学(实践美学)是呈凡为圣的美学,那么,杨春时美学(反实践美学)则是逼凡为圣的美学.  相似文献   

2.
评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构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学》是黑格尔后期成熟的美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它集西方古典美学优秀传统之大成,代表着德国古典美学的顶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美学科学专著之一。《美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本身又是相对独立,有自己完整的体系。恩格斯对黑格尔的《美学》很赏识,认为这部著作在美学领域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作为一部成体系的美学著作,《美学》的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它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与贯串线索,有独特的主干与分支。乍看起来,这部洋洋百余万字的巨著涉及面极广,从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美、美感、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基本问题,到艺术创造与鉴赏、艺术史与艺术分类,无不作了多层次多侧面的详尽分析和探讨,似乎很难找到它的中心线索。但实际上,这个中心线索是存在的,它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理念感性显现”说是支撑着黑格尔整个美  相似文献   

3.
石涛(1642-约1718)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室后裔,入清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又作元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清湘道人、大涤子、零丁老人等。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妙。这位在明末清初与八大山人齐名的极富创造精神的画家,不仅在绘画创作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曾军 《中州学刊》2007,(1):251-25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在美学原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原理的演进,更好地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在此组织了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演变的关系,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基本面貌。张法对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总体态势,做了自己的一种概括。章辉、余开亮、曾军分别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部重要的美学原理著作——王朝闻的《美学概论》、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杨春时的《美学》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这些一己之见可以引起学界这一重要学术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好的深入。  相似文献   

5.
再现艺术大师──评《中国画圣石涛》阳晓儒在中国美术史上,石涛是有名的大画家,正如齐白石所说:两千多年来,无数的画家之中,石涛是最杰出的!是大江南北独一无二的真正的艺术家。张大千临摹石涛、黄宾虹苦学石涛……,可见石涛对当代中国美术的巨大影响,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6.
王元骧 《云梦学刊》2007,28(1):158-159
金雅的《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专著对梁启超美学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把梁启超前后期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潜心发掘其内在的思想脉络与逻辑联系,对于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许多重要成果作了深入的开掘与阐发,对于学界所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了自己中肯、有创见、有说服力的见解,且文风严谨、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文字晓畅,达到了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汪正龙的《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是对20世纪通常被称为“形式主义”的四个主要理论派别——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的一个总体研究。该书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以基本问题的方式发掘并清理了形式美学的概念谱系。但是,作者对形式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形式美学本身,他还关注形式美学得以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渊源,关注形式美学与当代文学理论以及本土学术的关系。因此作者不仅以宏阔的学术背景为依托讨论了形式美学的“问题系”,还讨论了形式美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情况以及建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的范本、美学的力作——评《新实践美学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卫星 《云梦学刊》2007,28(5):158-160
为了维护实践美学的话语权威,勇敢面对后实践美学的种种质疑和挑战,新实践美学家张玉能主持了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01BZX044),经过几千个日夜的悉心研究,他和他的学生们完成了具有总结性和开拓性的实践美学力作《新实践美学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此书视野开阔、纵横捭阖,逻辑严密、论述深刻,研究方法科学丰富,让人大开眼界,受益良多。该书既有美学概念的言简意赅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治学者能对自己的学术思想来一番总结,未尝不是件乐事.回顾过去的肤浅和幼稚,再反观今天这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总结的工作便益发成为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形式.那在艰难的超越中所品尝的痛苦,已经被超越的实现所产生的愉悦感而取代,于是痛苦也变得很有滋味.相信孙绍振在写完他的《文学创作论》和《论变异》之后,着手从美学的高度来总结自己,最终成了这本《美的结构》,也会有类似的感情经历. 就我所知,孙绍振的研究方法是更倾向于归纳主义的.他从不盲目相  相似文献   

10.
<正> 由孔庆亮等同志编著的《审美经济》一书,已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这是经济美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 纵观美学的研究历程,已经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虽然各个阶段各自研究的重点不同、方法不同,但以艺术为中心,以纯审美性活动研究为中心这一点则都是相同的.马克思的审美经济思想的产生,为经济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而扬弃了传统的、古典的以纯审美性研究为中心的观点.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日益开阔,对经济美学的研究方法也日新月  相似文献   

11.
12.
美学研究之所以会从 80年代的巅峰时刻跌落至 90年代的谷底状态 ,除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研究者自身美学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严重滞后。如果要再作某种强调的话 ,甚至可以说 ,正是由于研究者美学视野的长期单一和封闭 ,造成了他们缺乏一种与世界接轨 ,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胆创新的精神与魄力。因此我们认为 ,美学要想在 2 1世纪的中国走出困境 ,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就必须首先打破研究者旧的思维方式和美学理念 ,积极汲取新的营养 ,吸收新理论、新方法 ,站在世界文化背景中去思考和研究美学问题 ,从…  相似文献   

13.
吴九成同志的《聊斋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我仔细翻阅了一遍,觉得它是近年来《聊斋》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何以这样说呢?首先,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视角。新时期以来,研究《聊斋》出现了新的热潮,介绍和欣赏的文章大量刊出,不少人还出版了专...  相似文献   

14.
石涛(约1642—约1718)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钝根、大涤子、清湘陈人、零丁老人等,是明代靖江王朱守谦的后裔,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大师。林同华在《论石涛及其美学思想》一文中称“石涛是十七世纪下半叶中国绘画史上的‘曹雪芹’。在清代的美学史上,他和曹雪芹都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一种建立在中西方文化比较基础上的文学研究体系已初具形态。其中,诗歌以其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形态,引起了当代中国诗歌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一种横跨中西的诗学理论亦正在兴起。新近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盛子潮和朱水涌同志合著的《诗歌形态美学》,立足于中西诗论、具体诗歌作品的比较分析,运用艺术形态学的具体方法探讨诗歌形态艺术问题,从一个方面呈示了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周来祥教授提交第十届国际美学大会的《东方与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比较》一文。这篇佳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先进的观点,对比东西方古典美学理论,从而指出这两大传统的许多相通之处。首先必须说明,我对中国古典美学所知甚少,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这个专门问题加以评论,是我力不从心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最好是聆听,学习中国学者的意见,把我的评论只限于讨论西方传统。周教授的论文,比较研究了两大平行历史的发展。对东西方美学任何一方保持缄默都是违反比较精神的,也正是这种比较的精神,才使周教授的美学理论显得生机盎然。作为一个比较研究的拥护者,只能就一方文化发表见解,我对此所具有的局限性深感遗憾。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周来祥美学思想在90年代出现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的理论意义,指出这一转变的背景,是带有浓重黑格尔色彩的周来祥美学内在的两个根本缺陷--由黑格尔过于浓厚的目的论色彩和它回归式的封闭性.90年代周来祥美学的自我超越正是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的,从美学层面上思考与把握现代社会与历史,则成为和谐论美学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的契机,最终导致周来祥美学思想开始了从"体系时期"到"后体系时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评彭立勋《美学的现代思考》程文超彭立勋教授长期致力于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新时期以来,他陆续出版了《美感心理研究》、《审美经验论》等富有创意的力作,颇得学术界好评。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论文集《美学的现代思考》,更全面地反映了他对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19.
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蒋孔阳的《美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是蒋先生半个世纪以来对社会、对人生、对美的观察、体验和探索的一个总结,也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我认为《新论》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视角高,方法新。蒋孔阳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系统地研究了世界美学史和文学艺术史。把美学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研究。蒋先生《美学新论》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有关审美心理学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三十年代有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主要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框架,对审美经验作了描述,它当然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但对深入探讨和论证审美心理的实质性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滕守尧近著的《审美心理描述》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点为主要依据,大胆地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弗洛依德心理分析学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学派如苏珊·朗格、克莱夫·贝尔、桑塔耶纳等人的美学观点,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的审美与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