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其他任何理论体系一样,其产生都具有时代、现实和历史条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2.
佚名 《经营管理者》2010,(11):76-76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从中国人性格的角度、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营销,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不同的营销世界,会找到不同的营销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这一重大命题。如何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客观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对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初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庐菲菲 《管理与财富》2008,(11):109-110
1978—2008年,中国改革已走过三十年。这三十年中,中国发展与变化让世人惊叹,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记录历史的民族,每当我们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总喜欢回顾历史,看看一路走来的每一步,以便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简略的回顾了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8页川、平同志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提到这样的高度.我门应该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思想。一、正确认识学习中国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就曾有过“出乎史,入乎道”.“欲利大道.必先为史”的说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几次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学习历史。他们把研究祖国…  相似文献   

6.
郎咸平 《经理人》2009,(9):68-68
历史上的潮州商帮,是现在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区商人的总称,这三个地区有着相同的民风民俗和语言环境,他们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才问题。中国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的过程中均活跃着一批英姿勃发的英雄人物。具体到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繁荣时期,围绕在开明君主周围的智能超群的人才功不可没。反观任何一个行将就木风雨飘摇的王朝,可以发现,统治者对人才的忽略和贬抑构成积贫积弱的根源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用人问题是造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余伯流撰著的《历史转折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一书(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生动展现了从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被选为党的总负责到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不但钩沉了一些重大历史事实,而且将一些人们熟知的史料熔于一炉,彰显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央领导集体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9.
陈勤 《领导文萃》2013,(13):80-84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的序幕。对这个仍然在持续中的大变局,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回顾和解读。如果从留学生归来报效国家这一视角去回溯,10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海归"从政,甚至一度是"海归"治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凌文泉 《科学咨询》2010,(18):114-114
众所周知,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中的一个重大热点。在这一方面,历史教学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历史教学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因素。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回硕这三个历史过程,对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史秋实 《决策探索》2011,(23):28-29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碗面条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当然,这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只说明,中国人吃的历史非常悠久。而身在中国,你当然知道我们吃的名目也繁多:过节要聚餐、相亲得吃饭、同学集会、  相似文献   

14.
展开中国地图,在长江之滨,洞庭湖以北,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心脏,而这颗明珠的中心就是凤凰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从两千年前的屈原、宋玉开始,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政治家从荆江两岸走向中国的大舞台。他们熠放着凤凰故乡的光彩,以那真诚的爱国之心、渊博的学识,驰骋风云,为中国创造着历史。  相似文献   

15.
富士康多名员工连续跳楼事件震惊世界,年轻生命的离去令人痛惜。但痛定思痛之后,这些鲜活生命消失的原因又何在?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脑海中不断浮现村上春树的那几句话:“以卵击石,在鸡蛋和高墙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鉴于中国长期历史文化的熏陶,恻隐之心常常在这时会绝对的偏向鸡蛋这边,媒体的报道无法客观呈现事实。介于此,在阅读大量记者报道之后结合笔者个人对法律的理解甄剐客观之处撰写此文。下文将从政府及法律的角度阐述了笔者对于“富士康”事件之浅见。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发展之路,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在中国崛起背后其实还有更为深刻的文化与精神因素。共和国60年历史的深刻内涵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历史,即找到了一个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和中国发展的道路:这个“中国之道”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对于未来的中国来说,一方面,以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影响世界;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中国对未来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炎黄子孙共同关注的世纪性大课题。相当一些激进的学者认为,多党制可以制衡权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的各种弊病,中国在现阶段实行多党制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要选择;中国之所以没有在现阶段向多党制发展,完全是因为中国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与利益上排斥政治多元化。本文认为,西方的多党制得以有效运行,是以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条件为基础的。不能脱离这一基础来抽象地判断多党制的意义。其次,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大陆已经进入有限多元化的后全能主义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站在中国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苗苗 《决策探索》2009,(18):78-78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宋朝也是大放异彩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学家。然而宋朝也是非常动荡不安的年代,北宋中叶以后,王朝内部的各种危机逐渐明显起来,各种政治斗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奢侈腐朽,外族人不断入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许多文人也经历了人生的剧烈沉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点方案在2011年1月底正式公布,这是我国税收制度与住房制度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次重大改革。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试分析房产税的立法目的是否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