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曦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44-49
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区域内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涉及到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合理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区别于其它一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支柱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4):163-167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要取得长足进步 ,必须积极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 ,选好支柱型产业 ,加快城镇化进程 ,培育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由于四川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 ,因此 ,支柱产业的选择 ,主要应围绕本地区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上。因此 ,笔者认为应首先将农牧产品加工、水电资源、旅游以及生物药材资源的开发作为突破口 ,并将其逐步培育为支柱产业。另外 ,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的同时 ,还应注意关联产业的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3.
程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2):129-133
自2005年以来,我国贫困人口逐渐向民族地区集中,且贫困程度更重,脱贫难度更大.民族地区的产业构成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与东部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产业结构不能富民,导致贫困人口逐渐集中于此.在当前科学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产业选择和调整的难度加大,决定了贫困集中趋势将持续下去.地方政府要以富民为目标取向,科学选择和调整地方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甘肃牧区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卫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5):45-50
在西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甘肃省牧民定居程度居全国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定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定居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对衰落地区界定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地区衰落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衰落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杨贵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是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穷落后,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并已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条件已基本形成。民族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必须在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始终以农业的稳定增长作为根本,以农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沈道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6):8-10
文章首次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中严重存在的"三重三轻"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升级是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动力,通过对民族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对于产业结构作用的整体状况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民族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股票市场的发展并不利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民族地区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发展多元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康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36-39
“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专题,重点以“草原文化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研究”“蒙古与北方民族医药历史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旨在开展综合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宏观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微观个案研究,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草原牧区环境侵权发生频繁,越来越成为阻碍牧区经济发展,影响牧民正常生活的公害,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如何预防和解决环境侵权,从而保护草原牧区环境已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环境侵权的概念、构成要件入手,对草原牧区的环境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造成草原牧区环境侵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研究,以期寻找到更完善的保护草原牧区环境问题的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经过分析表明,其三次产业结构还处于调整之中,第一、二产业发展仍不均衡,因此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第三产业是发展最快、最均衡的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最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着力于继续调整第一、二产业,并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再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9):1-6
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举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本文全面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 ,指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二元性 ;讨论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 ,分析了产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 ;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认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 :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 ,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相结合 ;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区域特色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正确处理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关系 ,既要重视消除“退出市场”障碍 ,也要重视解决“进入市场”困难 ;资源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最后提出了基于这些原则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杜富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23-224
一、引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牧区与农村相比无论生产生活方式还是社会文化,乃至生态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区别和独特性。牧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的边缘化地区。具有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也是社会稳定与否的敏感地带。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及发展研究,特 相似文献
15.
西部草原牧区游牧民定居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推进,游牧民定居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果颇多,内容涉及政策导向、实施范围、方法及得失、文化变迁等方面,但对牧民心理承受能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定居模式的微观建构、城镇化进程中民族问题与社区民族工作的研究、定居政策的纵向研究、政策实施情况的研究还是我们应该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继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是提高我国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四川草原在省内和全国的战略地位和生态功能极为显著。加强四川草原的保护建设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求,也是进一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四川草原的保护建设为主题,一是着重梳理了其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二是以若尔盖草原(湿地)为典型归纳了其保护建设的成功经验,三是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卡学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Z1)
西部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从其整体功能来看 ,既存在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需要的合理、积极的因素 ,也存在着不利于提高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水平方面的障碍和约束。在 2 1世纪初 ,西部地区产业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 :建成以农业为基础 ,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 ,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为纽带 ,各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1-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我国产业结构构成数据以及我国按三次产业分的劳动力结构构成数据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采用SPSS16进行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求得的多元回归方程式验证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产业结构越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越快,农村居民收入越高,反之,农村居民收入就越低.西部民族地区相对来说,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农村居民收入还处于全国最低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因此提出了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农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建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6):7-16
长期延续下来的传统经济模式 ,是牧区生态 -经济恶性循环关系链的基础 ,是导致牧区经济贫困落后和草原生态急剧退化的共同根源。由于现有的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只针对已经浮现出来亟待解决的牧区经济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并未触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 ,因而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解决牧区生态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传统农牧业经济模式 ,使其向可持续发展的牧区生态经济模式转变。构建以草原生态牧业、草原生态工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框架的生态经济模式 ,是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治理草原生态退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之误区解读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永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6):75-77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针的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愈显重要.本文旨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误区,并对走出误区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的指导原则,建立起政府、文化、科技、教育的多元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