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最近,吕兆康同志在《“两结合”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吗?》(《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创刊号)一文中,提出“两结合”不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因为它缺乏文艺实践的基础和理论上的充分根据。也有同志认为,“两结合”创作方法是1958年“左”倾思潮在文艺理论上的表现,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成长和繁荣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对这两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的创作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它可以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还可以是其他创作方法。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我们可以提倡比较好的创作方法,但不必强求一律,应当鼓励创作方法的多样化。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我认为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下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2.
江 泽民同志在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讲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学艺术发展的问题时,要求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这一指示是我们发展新时期文艺的指路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扩展,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会越来越多样化。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必将出现更加繁荣也更加复杂的局面,多元美学形态并存将是任何人也不能根本改变的事实。文艺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在正视现实发展、对文艺的多样化趋势作出积极反映的同时,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学的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创作方法不等于创作原则,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创作目的、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创作目的位于创作方法三维结构的深层,它决定了其他两个方面。创作原则并不只限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它实际有四种基本类型。而具体创作对象的差异以及三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使得创作方法具有无限丰富的形态。风格的多样反映了创作方法的多样。但创作方法也可以划分出类型,正如文学风格有其类型一样。以这种新的创作方法概念,可以对文学理论界及文学史上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如创作方法与世界观、文艺思潮及风格流派的关系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学乃至整个艺术的创作方法问题,现在,有种说法颇有影响:“社会主义文学就其实质而育,已经不再是以一种创作方法为标志的文学体系了,而是以多样的创作方法统一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崭新体系”。我们认为,这个论断的前半部分讲得有道理,社会主义艺术(包括文学)已经不再是以一种创作方法为标志的艺术体系了。但是,我们又认为,这个论断的后半部分欠妥当。不能以“现实主义精神”这个概念来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进行总体意义上的把握”,也不能认为社会主义艺术就是一个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标志的体系。我们的理由是:社  相似文献   

5.
丹东、本溪、辽阳三市的文学学会,于六月中旬在丹东联合举行文艺理论讨论会。会上讨论了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问题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问题。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问题,不但应是文艺创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而且也应是文艺理论界充分重视的问题。会上对怎样理解这一口号的提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等有所争论。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文艺界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对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创作方法)争论比较热烈。我认为,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期求得明确的解决,不但关系到文艺理论的建树,而且关系到文艺创作实践的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说:“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创作方法问题上,并没有认真领会毛泽东同志的这个科学的观点。创作方法是一种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究竟如何,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以伟大作品引领多样化文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作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文艺作品,不仅要具有宏大的审美理想,而且要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界在这两个层面上进行了反思,指出当前中国文学一是缺乏想象力,一是缺乏伟大作品的信念。而创作出伟大文艺作品,不但是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要求。为了中国产生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时代的伟大作品,毛泽东在文艺的多样化发展中确立了文化领导权和文艺的发展方向。强调伟大作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花园中的引领作用,就是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文艺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正> 1.在群星灿烂的我国古代作家当中,苏轼无疑是最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天才之一。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里甚至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在其名著《人间词话》里,对苏轼更作了多次的揄扬。的确,苏轼才华横溢,在诗文书画各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创作方法上更作了多方面的尝试,甚至运用了在当时堪称“超前”的现代主义手法。现代主义有着作为创作方法和作为文艺思潮的两个层次,而这两者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同步发展的。在西方世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作为文艺思潮,分别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相对稳定时期和危机时期的产物;而作为创作方法,则是分别将前此已有的各种表现手法在该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进行选择、发展和系统化的结果。我国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9.
<正> 在我国新文艺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七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新文艺无论是新民主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都必须坚持民族化。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开始以后,随着西方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不断渗入,文艺要不要坚持民族化的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争论。争论的核心和实质,是要不要建设和如何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这里,重新学习和论述周恩来关于文艺民族化的观点,不仅将有助于争论的逐步  相似文献   

10.
最近,河南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筹)在郑州召开了创作方法讨论会。与会同志贯彻“双百”方针,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一、关于创作方法质的规定性。有三种意见,一部分人指出创作方法属于一种创作精神、原则、思潮:一部分人认为它属于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段,还有人主张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统一体。不能把创作方法分成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二、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多数人坚持创作方法与世界观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创作方法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也有人对此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有一些文艺工作者发表不少"新美学"之类的见解.在分析、讨论这些见解时,我们遇到了以下三个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不能离开民族优秀传统?照搬西方现代主义算不算创新?开创文艺新局面该不该连马列主义美学基本原则也冲破了?其实,这都是些老问题.六十多年前,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创建社会主义新文艺时,也曾遇到这些问题,并在理论、实践上作了科学的回答.今天,我们重温这位伟大导师辩证的文艺发展观,对于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是有启发意义的.一有一种意见认为,"传统的美学观念"同社会主义新文艺是不相容的;只有"打破"我国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以及  相似文献   

12.
寻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乎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全局性大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问题。而文艺的民族化,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史上,曾经几次引起整个文艺界以至于党的关注和反复探讨。它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同文艺的生命一样长久,又同文艺的生命一样新鲜的问题。在文艺的新时期,所以又重新提起它,是因为文艺面对着新的情况:即一方面在创作上积累了民族化的新经验,显示了新的发展;一方面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文学新人,对文艺民族化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同程度地轻视和忽视。在理论上正确阐明并在创作实践中体现文艺的民族化,成了发展新时期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庆元县万里林场吴晓峰同志来信说: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大众是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文学毫无疑问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中国,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占总人口的80%而成为人口结构的主体,在今日文学中当之无愧应占据重要地位。但恰恰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我国当  相似文献   

14.
辜也平 《东南学术》2004,(5):162-168
建国初期的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文学艺术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涉及的是如何阐释历史和怎样阐释历史的问题.<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涉及的是如何通过经典的阐释去规范当下文学创作的问题.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涉及的是文学如何言说现实、作家如何改造的问题.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对共和国初年文学范式的迅速建立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其运作方式对社会主义文艺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自一九五八年,特別是一九七八年以来,各地报刊上讨论得比较热烈.我也愿对这个关于创作方法的问题略抒己见,望同志们予以指正!我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提法,对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和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是不同意把“两结合”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创作方法来看待的.先从理论上来说.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在论述到事物的结合时,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別的事物,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来看待的.比如劳逸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等等.这些各个不同的矛盾双方,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文艺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创作方法的选择、继承和创造的问题,特别强调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相互作用、创作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对创作方法进行借鉴和改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创作方法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型历史文学进行探讨。在下笔之前,有一个问题看来无法回避,那就是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型历史文学?所谓社会主义新型历史文学,是一个特殊的艺术体系的结构方式。从性质和范畴上说它是指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创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的这一类历史文学而言的。这是一个概念相当宽泛而又分明有着自己独特内涵和特质的新术语。  相似文献   

18.
刘晓波在《深圳青年报》上发表的《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一文,在谈到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时认为:“不打破传统,不象五四时那样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生命永远摆脱不了理性化和教条化的束缚,文学就没有真正发展的一天。”这种“反传统”思潮是现代主义文艺的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基本特征。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传统?文艺要革新是不是必须反对一切传统?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萍 《云梦学刊》2007,28(4):93-97
周扬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第一个向中国完整地介绍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用现实主义来为“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定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用《讲话》精神来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艺的大众化方向、文艺的政治功能等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时,周扬积极倡导“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时期以来,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没有根本改变,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反思,作了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20.
郭国昌 《文史哲》2013,(1):137-154,168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解放区文学迅速走向了体制化,并且形成了规范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文学制度。作为延安文学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解放区文艺社团的转型直接推动了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前,解放区文艺社团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但主要是以知识分子作家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型"文艺社团为中心,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启蒙意识和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型"文艺社团的基本理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毛泽东的"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以"乡村剧团"和"文工团"为代表的"工农兵型"文艺社团取代了"知识分子型"文艺社团,成为解放区文艺社团的主体。"工农兵型"文艺社团以"讲话"确立的"工农兵方向"为唯一的社团建构理念,成为解放区后期文学发展中政党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作为政党意识形态的载体,解放区后期文艺社团具有特殊的社团组织形式,所有的文艺社团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规范下运行的。因此,解放区后期的文学完全被政党意识形态化了,而作为延安文学体制构成要素的文艺社团的转型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政党意识形态化的过程,解放区文学的体制化过程实质上是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讲话"转化为政治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