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在性质、结构和趋向上都在出现重大变化 ,正从“旧全球化时代”走向“新全球化时代”。为此 ,确立新的视角并对之作全面审视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内在要求 ,而现代主义全球观与后现代主义全球观难担此任。必须以交往实践观透视新全球化 ,准确把握新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交往实践观的基本结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三重关系结构。以此透视新全球化 ,不仅可以深化对新全球化时代特征的认识 ,而且促使实现全球化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 ,正确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坚定共产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2.
后PC时代已经来临 ,如何让这个时代的特征诸如 :信息化、全球化、新经济等在设计方法中有所体现 ,从而总结这个时代的设计逻辑 ,是每一个搞设计教育和研究的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下的管理新环境 ,要求强化高校管理工作 ,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扁平开放式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审视高校校园文化,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校园文化,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以及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缘政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长期以来被视作伪科学饱受冷遇。然而,随着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地缘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区别新老地缘政治学的关键在于理解全球网络结构的概念,全球网络结构的发展使得全球地缘结构转变为一个不停变化的变量特征,这一变量成为地缘政治学不可回避的干扰变量。因此,新地缘学以全球网络结构作为其最突出的特征,全球化时代整个地缘空间的公共性大大加强,地缘空间不再也无法成为某一个国家垄断的私有物,而必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平台。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也转变为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围绕地缘政治的热点问题寻求公共权威是如何可能的,故而亦可将新地缘学称之为新合作主义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的这一变迁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走向是内在一致的,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调整与美国新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 ,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表现为市场化、信息经济、科技层面上的全球化已成为现实 ;政治、文化之间的激荡进一步的加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旧的国际关系结构、概念、形式造成巨大的冲击 ,对新的国际关系而言 ,却是一种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和外在整合力。作为全球化进程积极推动者的美国 ,它将如何利用全球化的大环境来维护和巩固其霸权 ?它的新霸权有何新的特征 ?其霸权前景如何 ?本文拟从这几个角度简约地加以分析 ,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来审察美国的霸权  相似文献   

7.
吴澄秋 《国际论坛》2013,(1):54-59,81
本文探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治理理念结构,即各种经济治理理念之间的合法性与影响力的分配。为此,本文分别梳理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两个特定事件、各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实力分配以及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主导性特征等对各种主要经济治理理念的影响,以探讨新自由主义会否丧失其主导性经济治理理念的地位。本文的结论是:在后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受到反思与质疑,但仍是主导性的经济治理理念,同时发展型国家主义地位有所上升,对新自由主义形成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地预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为当代全球化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当代全球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并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双重影响。当代全球化是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诸多矛盾共同构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图景。全球化时代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人类社会的交往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新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世界正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转变。由于新旧全球化在产业轴心、结构特点、内在张力、控制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决定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时空结构,即处于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是在全球后现代氛围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因而既不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化,也不是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文明”意义上的“后现代化”,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代化”。在新全球化时代,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素经常在同一时空中集中展现,因此,21世纪的中国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制度变迁的新特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表现出两重性:强烈的趋同性变迁和多样化演进,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种互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对世界历史的思考中洞察到全球化的存在和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人们分析认识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面对这一全球化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应对,以及中国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应对和解决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活生生的现实,它引起了学者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现实,关系到各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本文着重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经济区域化的进程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是一个民族自决、民族自主的时代,又是一个全球化日益铺展的时代。民族主义在受到全球化冲击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民族主义的本质特征论述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是当代并行相悖的两大浪潮,对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如何使民族主义与全球化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这一发展趋势 ,现在主要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分析与评价 ,而是怎样运用适当的对策去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中国在战略上、政治上、经济上、制度上应当采取立足世界市场求发展、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确定务实的市场战略、进行国家体制创新等一系列基本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 ,对于 2 1世纪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融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形成引人注目的经济景观和潮流。作为一种趋势,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并将金融风险控制到最小,是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指出其对中国金融安全构成的种种挑战,最后提出我们所应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南北贫富差距愈益扩大的现象引人关注和令人深思。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所必然具有的 ,即它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全球化所必然导致的。对于此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审慎参与 ,另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主题是探讨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选择和发展成都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分两部分:一是如何选择和培育成都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二是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情况,培育和发展成都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促进成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已不仅是客观现实,更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扩张权力,悄然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文化即是其运用的手段之一。直面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软权力扩张及对我国的危害,就如何加强文化软权力建设以抵制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政治中实现合作并不容易 ,但国与国之间有时会进行合作。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国际合作的争论 ,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争论为主要形式 ,主要围绕美国霸权的衰退及其对国际秩序稳定的影响而展开。本文主要讨论有关国际合作的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 ,即霸权稳定论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 ,分析它们的可行性(有用性 )和局限性 ,找出克服局限性并且提高解释力的方法。本文认为国家要实现合作的愿望很大部分取决于国内情况 ,所以如何结合国内因素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剖析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以及其倡导者的理性和其追随者的非理性;说明了为什么其倡导者极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但在现行国际经济框架内仍然存在许多无奈;阐明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应如何避开和消除新自由主义的不利影响,汲取其精华;最后分析了全球化、边缘化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