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以统一战线思想、中间地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而中美关系的解冻则为其提供了现实依据。“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有其理论内涵与结构。它在我国的外交实践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自同盟会成立后,反复强调避免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自由发展,同30多年前马克思就俄国前途问题所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理论意向与思想内涵都是十分接近的,同样可以视为一种“跨越”理论.而且,这一“跨越”理论还是民生主义的主题,其“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主张都是为了达到“跨越”之目的.在“跨越”如何可能之问题上,孙中山的思路亦为正确,既考虑到中国的历史和思想的传统,亦看到了近代中国同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与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运用“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开端和演进规律.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有着本质的相同,其对于我们观察当今全球化现象,解读全球化问题,认识全球化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它与当代全球化的关系,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的理论基石,以及它在全球化时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与“同”本是古代两个哲学概念,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史伯与晏婴作了二者相反的理论阐述。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其前人“和同之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新命题,这一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的主张,对推动21世纪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美丽中国”反映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基本主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延伸和理论新发展.“美丽中国”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都实现了均衡发展的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6.
杨福家 《中华魂》2012,(18):51-53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世界一流顶尖大学,就会发现,其在科学上的贡献都与文化有关。世界上一流本科教育都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不管“做人”还是“修业”,都离不开文史与科学,离不开文史与科学的交融。而科学,特别是科学史与科学精神,同样充满着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道与世界3①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为学界所熟知,波兰尼关于知识的理论也与“三个世界”理论密切相关。将“道”与世界3联系起来,一方面为理解“道”提供一个新视角,另一方面也会丰富对世界3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理论研究”是我们耳熟能详且经常信手拈来的名词,它通常指称针对经验世界的实验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另外也包括数学、哲学、神学或形式化或玄学式的探索,但这些“理论” 都是对外的,指向某“物”的,理论指向自身,把“理  相似文献   

9.
钱中文和叶秀山的“文艺反映论”都是对传统文艺反映论的创新性发展,但二者差异颇大。就“反映者”而言,前者强调创作主体,后者推崇艺术家。在反映者定位和反映者能力的阐述上二者差异明显:前者将反映者定位为“主体”,后者将反映者定位为“在世界中的人”;前者看重反映者的“感动力”,后者看重反映者的“洞察力”。就“反映内容”而言,虽然二者都坚持“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在对“现实生活”的界定和“反映内容”的认定上,二者却有差异:前者将“现实生活”界定为“客观现实”,后者将“现实生活”界定为“生活世界”;前者将“反映内容”认定为“心理现实”,后者将“反映内容”认定为“基础生活”。就“反映方式”而言,前者认为其是创作主体“改造”客观现实,后者认为其是艺术家“揭示”基础生活。差异成因源自二者在思想动因、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语境诗学将“语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本体范畴、元话语和先验结构,重新反思文论体系的基础概念和理论观念。其自身作为一种诗学话语具有批判哲学、后批判哲学和“后理论”的理论品性:语境诗学是一种“反思型”文学理论,既重视主观概念和理论对经验事实的整合和同化,又对文学的经验事实动态性地开放;语境诗学是一种“默会性”的理论话语,它关注文学的言说和未言说、“焦点觉知”和“附属觉知”之间的意义互动关系。文学语境带有“原初自明性”的默会性,也即“内居”于世界之中,而非超然世界之外地思考世界;在“后理论”思潮之中,文学理论开始拒斥“大理论”或“宏大叙事”,强调以小理论化或者“语境化”的理论进路面对文学现象。语境诗学关注文学事实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性”,以及文学自身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是一种解释和观察 ,通过主体对世界与时间的观察来解释历史。只有在世界和时间里才能发生历史 ,历史只能存在于世界和时间的多维发展之中。世界、时间、历史都是存在的现象 ,而全部的历史就是要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清理世界、时间、历史三者的关系和概念 ,在“三个世界”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三个时间”、“三个历史”的向度。世界、时间、历史的统一构建最终形成了历史学的发展 ,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历史向着“专题化”的世界历史方向演历。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和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一脉相承,但二者在世界图景假设、哲学基础、理论性质3方面都有所不同:韦伯立足于超验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对立来建构其合理化理论,其哲学基础是意识哲学,建构的合理性是普遍真理的形式合理性;哈贝马斯的合理化理论的世界图景假设是经验世界内的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对立,其哲学基础是语言哲学,建构的合理性是共识的交往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但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都各具特色,主要形成了“早发式”、“后发式”和苏联模式三种典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理论。它们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理论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相似就其基本含义来说,就是二事物之间彼此存在着某种共同点或者相同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就是说,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发展,不仅是联系和发展,而且呈现出惊人的相似.“相似论”是近年来我国思维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概括“创造源于相似”而得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由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生活世界”意在把哲学从思辨引向人们生活现实的境遇。海德格尔视“生活世界”为人自身“在”的确证 ,它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 ,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 ,其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和保守。“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乃是交往行动。哈贝马斯实现了“生活世界”学说由先验现象学向交往行动理论的意义转换。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把“生活世界”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 ,是“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 ,并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交往行动的普遍化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的问题而提出的两种社会理想模式。虽然大同世界和共产主义在本质、依靠力量及实现途径上存在着差异,但它们都是基于完善人性而对人类理想生存空间所做的设计和构想,它们所包含的境界都是人类和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决定了其理想模式在原则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都主张“天下为公”、“按需分配”;都向往“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生存状态;都坚持理性主义,主张理想世界此岸性。所以,通过对儒家“大同”世界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模式的比较研究,找出其内在的融合点,从而为我们现代社会协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作为世界历史的态势和世界经济的事实, 以及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从经验实证意义上深化地证明马克思理论思维透视力和理论判定的科学性。我们的教育哲学思维应以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为基点展开“与时俱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面临着“人的现代化”这一共同问题。改革最终是人的改革, 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 理想目标是和谐发展、不断完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完整人。  相似文献   

18.
192 0年王统照在其论文中推荐了叔本华的“生命的意志是世界之源”的理论 ,并译介了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美”的“假象”的理论。他误认为他们的美学是主客观的融合。叔本华和哈特曼的美学思想对王统照的“爱”和“美”的思想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与崇尚武力,奉行“丛林规则”的西方文明不同,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讲“和平”、“和为贵”,奉行与人为善、以邻为伴,以理服人,以德化人。深入开掘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和平资源,对维护世界和平,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和“和而不同”、多元共存的全球文明新秩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方法,将郭象“独化于玄冥之境”的文字还原成图象后,可见其本意为:每个个体依据自己的本性运动变化,叫作“独化”;无数个体运动轨迹交织形成的关系网络,构成了无限复杂、时刻变动的现象世界。如果探究其变化的终极动因,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展开,都将面临模糊不清的景象,叫作“玄冥”或“玄冥之境”。从本末体用角度看,万物个性的集合,可视为现象世界的“本体”,故可将郭象玄学称之为“性本体论”。其目的是否定天命论(宇宙本原论)与君权神授,将人性的需求(自然)作为社会体制(名教)存在的基础,以此确立臣民的政治主体地位,为魏晋士族社会的“自治”理论与实践,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