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又叫习语(idiom),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习惯用语,具有意义完整、结构固定的特征,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词组(或短语)和句子。英语成语既包括隐喻成语(metaphor)、明喻成语(similizedidiom),也包括成对词(twinidiom)和谚语(proverb)。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使用恰当的成语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与众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程度是不均等的,反映在语音和语法上比较少,而反映在语汇上最浓烈、明显,成语正好反映了这种突出的文化影响,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了…  相似文献   

2.
"成语文化"是莫彭龄先生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旨在从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新视角来研究成语。自1997年至今,这一课题的研究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并形成了一支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文章试从成语文化概念的诠释和成语文化研究的实践两个方面,对莫彭龄先生多年来的成语文化研究成果作简要的概括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所选择的汉语成语文化研究文献的载文量、著者、主题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汉语成语文化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从近代中国入手,考察了百年来汉语成语与汉文化研究文献,提出新世纪汉语成语文化研究要实现传播学转向:从国内关注向世界传播转变,从国际借鉴向国外推广转变。文章以百篇成语文化选题博硕学位论文为依据,分析年代分布、层次分布、学科分布和院校分布的得与失,认为中华成语文化在对世界受众传播过程中,要在机制上和传播者两方面具备战略眼光:国外依托数百孔子学院,国内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成语丰富多样,共有1 429条,文章从《红楼梦》中成语的雅俗色彩的文化透视、感情色彩的文化透视、最早使用的新成语的文化透视、与佛教有关的成语的文化透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理解《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了解当时丰富的口语、书面语成语,窥见佛教在当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俄语成语积淀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色。本章从翻译实践角度,研究俄语成语的翻译技巧,通过动物成语的俄译汉,分析俄语成语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加深对俄罗斯民族语言文化特点的认识,积累俄语动物成语知识,从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语块理论”(或“预制语块理论”)对可填充式成语语块进行讨论,从语言本体研究的角度对“成语活用”提出了再认识的问题,并依照这一理论,提出了英汉成语语块的语义特点、结构特点、表达特点和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英成语是中英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语言中的精华 ,因而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汉英成语的语言现象出发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 ,对汉英成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对比 ,以加深对汉英成语的理解 ,提高对汉英成语的运用 ,促进外语教学及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成语(包括语源及例证)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状况,从而体现了语言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又从社会的人文背景考察成语的来源,揭示出产生汉语成语的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英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中英文中大量习语都用动物作喻体。本文对这类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作一比较,并从翻译技巧的角度,对如何处理动物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特色进行探讨。这对中英两大语言之间的沟通,对两大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英汉习语喻体联想效果的比较,并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宗教信仰方面探析其联想意义差异的原因,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习语喻体所传承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角度正确把握习语喻体的联想意义,从而准确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13.
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乎能否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通过详细分析习语翻译例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异同,从两种语言文化匹配程度这一新视角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最佳策略,有利于教师跨越文化障碍,提升习语翻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要准确地翻译习语,就要深入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正确把握英汉文化的差异,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大为有益。本文试探讨中英不同文化中诸多因素对于习语翻译的影响,并提出如何采用灵活的翻译方式处理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正确使用和确切翻译习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增进英汉交流和沟通。在文化背景方面,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先点后面的思想,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标准及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从而完善习语翻译的研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习语。  相似文献   

16.
英汉习语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示了两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演变及民族特点。研究对比英汉习语的来源,考察英汉习语产生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正确理解习语,准确应用习语,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成员,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留学生在成语习得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在形式、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出现偏误。本文借鉴并吸收现代汉语关于成语的研究成果,找到触发偏误产生的若干因素,即汉语言文化的干扰,汉语知识的影响,汉语成语本身在意义表达和句法功能上的复杂性,语际迁移与语内迁移等,以期为今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总体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类经历了相同的历史进程,因此英汉成语的历史承继性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经历了不同的具体文化传承,所以英汉成语的历史承继性又有显著的差异性.英汉成语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领略语言的魅力,可以为语言分析,语言教学,言语交际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哲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汉、英、俄语中的成语,分别承载着各自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它们与民族文化和语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章以文化的视角,分别从地域特点、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等三个主要方面对汉英俄成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揭示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面对同样的客观世界,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文化内涵也必然有很多相似之处。透过文化视角下的汉英俄成语对比分析,可为中国学生快速掌握英语、俄语的语言及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而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民族文化的不同制约着成语的产生及意义的不同。本文试图从历史、自然环境、民俗、民族心理、宗教哲学等角度对一些英汉成语的归类分析来探索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