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费景汉、拉尼斯(1961)提出的衡量技术创新类型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我国改革以来的工业化技术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影响①,对我国非农劳力增长进行了技术分解,并与日本、印度的工业化数据进行了比较;经验数据表明90年代末起我国非农劳力增长率与总人口增长率已非常接近,而技术创新吸纳剩余劳力表现为较高的负增长,出现资本密集化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较少的资本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直至消除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链条不断向外延伸,给农村剩余劳力带来新的就业和转移机会,农村剩余劳力的规模性转移开始获得历史性启动,但仍处于以农村内部转移为主体的初级阶段。90年代初,受沿海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高的吸引,有充分择业自由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涌向沿海大中城市,形成势不可挡的“民工潮”。据统计,近五年,全省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总量达543.1万人。1994年转移的劳力是1990年的7倍;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模式。文章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了划分,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对农民进行转业转岗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伟大的“阳光工程”,它点燃了农村青年的希望之光,给老区人民带来光明的前景。我省对农村劳力转移培训,始于1998年。那是在智力扶贫过程中由“输血”变为“造血”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社会系统工程。现实选择只能是立足我国国情,以现实可能性为基本出发点,在复杂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合理的战略转移,以达其转移的速度、规模与农业的支撑力和非农部门的吸纳能力相适应。具体来讲,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适度转移、结构优化、合理布局、效益互补”的原则,走“农村消化、城市分流、多维输出”之路,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空间,以循序渐进方式逐步缓解我国农村就业的巨大压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元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收敛作用.使用该理论并采用中国198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劳均产出增长率与非农就业比例之间呈“倒U”型关系,说明我国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为此,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可利用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以增强其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1.继续较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个80年代,杭州乡镇企业已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近50万人,到1990年乡镇企业职工数已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2.3%.但按1986年资料,经济发达地区种植业劳动力只占农村总劳力的34%,若2000年杭州农村种植业劳动力占用达34%这个水平,那么,农村种植业只需90万人(到时每个劳动力也只负担3亩左右,与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相差还甚远).面对巨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90年代乡镇企业必须力争每年从大农业中吸纳的劳动力高于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额.80年代,杭州市农村劳动力的年均递增率为  相似文献   

9.
以一些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的现状为切入点,以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为依据,揭示了这些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强化农村教育、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富余劳力转移和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等措施使农村富余劳力有序转移,同时避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只有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0.
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难点。“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机制,以提高农村劳力就业竞争力为重点,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劳动力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合理引导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流向了城市,文中通过模型对我国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69亿左右,而通过城市劳动能力容纳的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着1 500万的就业缺口,从而得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要走农村非农产业转移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苏北四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了流动劳动力整体特征、土地数量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社会网络关系和劳动力中介市场对流动的影响等问题,发现转移出去的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部分,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只有1/5的农村劳动力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大多数身份介于农民和非农民之间。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忽视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优势减弱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不少学者利用刘易斯模型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各种促进、完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政策措施。文章仍从分析这一问题的经典模型——刘易斯模型入手,但重点借鉴了日本的成功经验,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已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研究,结合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苏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不力等原因,使得苏北农民市场参与能力、就业能力不高,收入也远低于苏南农民。为此,必须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等方面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苏北地区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制度、经济、农业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供求失衡及情感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广大农村纵深发展吸收和以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为重要转移方向,扩大国际劳务输出,全面合理规划,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剩余劳动力内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种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含义的分析,说明应立足于广义农业,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并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来界定农业剩余劳动力涵义,得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广义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力供给超出生产有效农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不断出现的处于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从而为制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量化标准归纳起来有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和有效剩余劳动力估算法等四种方法。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发展关系、受教育水平、社会文化、机会成本等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对这些不同观点的述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转型期农村经济学的研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对该州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状况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了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