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意境美是音乐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音乐作品意境美的表现途径有三种:一是触景生情,二是移情入景,三是情景交融。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意境美,保持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永远散发出新鲜独特、意蕴无穷的芬芳。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音乐最能彰显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蕴,从古代乐论中可以看出:音乐是古代乐家吸纳天地创化之元气,高扬主体之生命情趣的结晶;圆和、清寒、古雅等音乐审美境界,体现出一种大化流衍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钢琴作品从最初对西方作品的简单模仿逐步丰富多彩。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过程中,中国作曲家在作品创作中用欧洲的乐器传达中国音乐的特有韵味,呈现出中西方音乐元素融合、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音乐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精神内涵等独特的音乐特征。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音乐特征在教学中彰显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音乐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的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看,中国优秀声乐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特征,表现在作品创作中所运用的民族语言和民族音乐中,即:民族特色的语言,民族特色的音乐,运用民族特色歌曲的演唱技能与表现,抒发民族情感,展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它蕴含着丰富的崇高美、悲剧美、意境美与和谐美.中国古典音乐正是因为具有了上述四种美质,才具有神奇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才流传千年而永不衰败.中国的现代音乐,只有充分吸收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借鉴中国古典音乐的美质,才有可能发扬光大,永远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音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古代经典认为美好而合度的音乐对于开创和治理文明之邦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天道的体现。可以说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哲理的另一种表达。此外,中国古典音乐同文学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中国古典音乐的文化精神既是现实的、伦理的、也是超越的、诗性的。  相似文献   

7.
继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之后 ,德彪西开创了印象派音乐 ,并将其推向辉煌。钢琴曲《月光》和管弦乐合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两部代表作品 ,也印载着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及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8.
流行音乐审美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理应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与认真研究.然而,目前从理论的高度对流行音乐进行的研究却非常少,评价普遍不高.突出表现在褒扬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艺术价值,忽视、贬低甚至否定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而我们认为,流行音乐与其它音乐形式一样,都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从美学角度来看,流行音乐的独特性源自于其审美特征的独特性.流行音乐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不能用简单的"高"或"低"来评判,而是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王安潮在其中国民族风韵艺术歌曲的探索中,以古典音乐手法的合理运用、地域性音乐素材的有效融会、时代性音乐语汇及审美情趣的巧妙结合等个性手法,在共性的民族化音乐思潮洪流中,以其切身的感悟创作出大量旋律优美、结构精致、民族韵味浓郁的雅俗兼具的艺术歌曲.认为,他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中或将留下其个性化身影.  相似文献   

10.
吴淑元老师《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特征研究》一书,选题意义深远,体系科学严密,分析新颖透彻,资料丰富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成为具有全人类定义的培养人的活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就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人学问题为研究视角和路径,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本质和人学价值,澄清音乐审美教育本应具有的人学内涵,以期在理论上排除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着的"物化教育"、"奴化教育"的干扰和"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背景音乐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存状态的改变,背景音乐已经从以往的单纯为各类表演、声乐和舞蹈伴奏的地位,发展成人们以各种不同形式对现代生活的多方面的审美满足。作为一种古老而新鲜的音乐门类,背景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不可低估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它具有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音乐给人的应该远远超过其本身。人们常说,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人对音乐都有这样的共识,在很多学校里,音乐课仍是可有可无的"皮肤科"。本文试图在几个方面探讨音乐教育的功能及意义,音乐教育在培养塑造人的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以使人们能充分重视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教育科学认为,音乐是最大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方式和美育方式,音乐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非常适于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的极具表现力的特殊方式。作为美育教育范畴的音乐欣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了解,引起人们联想和想象,激起美感,得到陶冶和感染,并把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的感悟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在接受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在艺术修养方面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加强和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成为一个更全面,更有作为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理论价值的发现 ,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内在关联。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感性优势和美学品格将打开新一代受教育者的生活时空 ,实现其现实生活向美好精神家园的归拢  相似文献   

16.
试论音乐教育与智育的平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其作用和功能一直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文章对智育与音乐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潜在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这两种教育形态之间存在着既独立并存、不可替代,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并从生理和心理的两个层面,诠释了音乐教育在开启学生智力、培育创新精神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进而呼吁人们像对待智育一样关注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乐记》之审美风格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人心感物”层面的审美风格;二是政教层面的审美风格;三是礼制层面的审美风格;四是气象层面的审美风格。《乐记》以遗音遗味、和节有序两个基本点来评判音乐的审美风格是否符合其审美标准,并以夏商周之乐作为评判的楷模。《乐记》的审美风格论,打破以壮美优美为审美风格划分标准的模式,转而建立一种极具儒家色彩且细腻辩证的审美风格标准,这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之发展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接触的影视广告越来越多,受众的广告意识日益增强,而对广告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要想在广告信息拥挤的环境中成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影视广告的审美价值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要求。影视广告制作者必须对广告创意、视觉、语言、情节、配乐等方面的美学化加以考虑,以便从整体上提高广告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音乐审美关系与价值关系一样,存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协调、融合之中,因此,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协调、融合是构建音乐艺术审美关系的基础。此外,音乐审美客体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而音乐审美客体的内心体验是“不传之道”,是使其产生艺术感染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与创作者的情感无关,并否定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却对音乐形式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不少学者批评这种观念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事实上,《声无哀乐论》包含着"审美的普遍性"、"审美的纯粹性"等深刻思想,体现出高度自觉的审美意识。《声无哀乐论》的"形式美"音乐观并非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而是魏晋玄学与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