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佛山剪纸的海外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佛山悠久的海外贸易历史、佛山剪纸本身的产业化生产以及佛山剪纸行会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佛山剪纸海外贸易的长盛发展。佛山剪纸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其海外贸易传统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唐代海外贸易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海外贸易的管理 ,主要包括唐政府对朝贡贸易和市舶贸易的管理。朝贡贸易作为唐政府与海外诸国沟通政治关系的辅助手段 ,由唐政府一手操办 ,有其特殊意义。市舶贸易作为以经商牟利为目的的通常的海外贸易 ,也由唐政府进行严格管理 ,并经历了管理体制和管理内容上的前后变革过程。总起来看 ,唐代海外贸易主要由唐政府所经营管理 ,商品贸易受政治权力操控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元代官营航海贸易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推行大规模的官营航海贸易活动,其航海贸易制度主要有三种:使臣贸易、斡脱贸易和官本船贸易。它们各有渊源,其形成、发展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私人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时空范围中,中国的海外贸易也不例外.中国的海外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世界贸易的时空范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世界贸易在时间上呈现出四个大时期,引起了世界贸易的空间范围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在这个大背景之中,中国的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特色主要有:一、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空前发展;二、明清时期占绝对优势的海外贸易受西方排挤,但仍有物美价廉的竞争实力;三、明清时期,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以禁为主,实际的海外贸易不乏出现高潮;四、明清时期把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发展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6.
海外贸易在唐宋时期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中总体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但就作为局部地区的明州而言,海外贸易与该地区区域地位的提升、商贸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有着莫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海外贸易是唐宋时期明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六朝时期广州海外贸易的崛起与港市的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广州海外贸易的崛起与港市的繁荣赵庆伟六朝时期在广州港市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广州的海外贸易在继两汉之际的一度沉默之后重新崛起,为广州港市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从现有史料来...  相似文献   

8.
12-15世纪,意大利凭借特殊的地理优势,把转运贸易和加工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城市共和国政府积极规范、开拓市场,推动海外贸易。商人们大胆创新,不断完善风险机制。这些是当时意大利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的一个逆转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明初的海禁政策。明代前期海禁政策下的"朝贡贸易"作为当时国家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形式,充当着对外交往的主要媒介。然而官方对海外贸易的垄断并不能满足民间对贸易的需求,随着朝贡贸易的衰落,私人贸易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0.
宋元时期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概述申海田我国人民的航海活动,早在周秦以前就开始了。经过秦汉、魏晋、隋唐几百年的实践,随着我国人民与海外各国人民联系的加强.航海活动也得到很大发展。特别到了宋元时期,由于宋元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提倡和鼓励,我国人民与海外各国...  相似文献   

11.
清代是西藏与中央王朝政府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与此同时,西藏先后与南亚的巴勒布、英印度发生着阶段性的贸易关系变化。这种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所形成的贸易格局,呈现出清政府所辖西南边疆的地域人群与南亚地区长期交往的历史图景。把中央王朝政府与边地的关系置于这种贸易格局变化的脉络里考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南亚贸易格局如何深刻地影响着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代广西与泛北部湾国家贸易交往的研究重心落在边民互市贸易层面,对官方朝贡贸易研究薄弱。历史表明,官方朝贡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是清前期广西边疆与泛北部湾国家贸易交往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对清前期桂越边疆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代建有会同四译馆作为专门接待周边藩属国朝贡使节的馆舍与机构。会同四译馆还是清政府与周边藩属国贡使进行经济贸易的场所。会同四译馆的设置,对发展清与藩属国的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中朝边境互市贸易的演变探析 (1636-1894)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与明代及后金时期相比较而言,清代中朝互市前期的边境贸易具有持续稳定,管理有序;鲜明的宗藩特色;交易品种相对固定等特点。19世纪80年代,中朝迫于形势调整了边境互市贸易政策。与中朝互市前期边境贸易相比照,互市后期边境贸易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朝通商贸易中政治因素逐渐淡化、通商要素更自由化、交易形式和制度的规范化及清政府对互市贸易管理的专门化。这些意味着中朝间的通商关系开始向近代国际贸易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中国问题的论述可以说都是围绕鸦片贸易展开的。马克思对鸦片贸易、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三者问的内在联系作了具体深刻阐述,他认为,鸦片贸易是相对于一般商品的"合法贸易"而言的,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全方位的痛苦和灾难,给英国创造了高额利润,最终导致鸦片战争;英国为了将鸦片贸易置于安全、稳固和永久的基础上,战后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无疑鸦片贸易对中、英两国的影响都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满清王朝实施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试图挽回败落的社会局势,禁烟运动是其重要措施。从清末财政困境和社会局势的视角分析清末禁烟运动的起因,探讨了清政府在禁烟法律法规、禁烟机构和禁烟条约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充分肯定了此次禁烟运动的成效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清朝规范对外贸易的各种法律文件中,清初绝对禁止对外贸易,康熙统一台湾后允许对外贸易,但全方位限制且不断加大力度。限制对外贸易的地点、商品、船只和商人的经营,使商人们行则违法、动则犯禁。显然,清朝的对外贸易法在本质上属于闭关锁国。  相似文献   

18.
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地买卖的主要原因是村民需要银、钱使用,次则缺米食用以及合卖、转卖等;其特点表现为:一是田产、山地、土、园地和房屋地基五类土地交易价格差异较大;二是道光二十年前多以银为货币,之后基本上以钱作为货币;三是部分保留了宋代以来"先尽亲房、再尽地邻"的传统,但有较大突破,土地交易的自由度加大,反映了清代宗法关系日益走向松驰;四是土地买卖趋向集中。木杉村的土地买卖凸显了清代土地买卖日益商品化的特征,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不动产交易中的先买权存在历史悠久,但被清代官方法律所明确否定.然而.因家法律的否定对改变民间交易中的先买权习惯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民间惯习、中国独特的血缘、地缘社会结构及不动产买卖所依存的"村级市场"等因素外.清朝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是造成国家法律调整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先买权而言,影响最大的就是国家的税粮征收方式.由此也可以看出.交易习惯的变迁除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外.国家法律对其干预的实效还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0.
虽然清政府在前期实行了禁海、一口通商、公行制度以及对外商来华贸易的种种限制措施,但这并非就是闭关性的政策。实际上清政府实行的是一种带有封建垄断性的、建立在严格管理基础上的对外开放的“非闭关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