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 ,也许是“诗余” ;稼轩之诗 ,却是“词余”。平心而论 ,无论数量或质量 ,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 ,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 ,多一份哲理与平和 ,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 ,与稼轩词一样 ,稼轩之诗 ,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赖聊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 ,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2.
辛稼轩的咏物词,过去很少有人论及,似乎稼轩不善咏物。其实不然。辛稼轩不仅写了大量雄浑奔放的爱国词,“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同时还写了不少“赋梅”、“赋自牡丹”、“赋木樨”、“赋水仙”和“赋杜鹃花”之类的咏物词。这类词至少有五六十首,约占稼轩词的十分之一,在宋代咏物词的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清邹祗谟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大致看来,稼轩咏物词是形神兼备,重在取神的。比如赋牡丹,他说:“对花何似?似吴宫  相似文献   

3.
稼轩寿词和辛词的其他作品一样,在思想内容上都有关“反抗异族,收复西北神州”这一时代主题,与一般封建土大夫“合家祝寿、满院春歌”的寿词内容大不相同。这是由稼轩所处的时代和稼轩自己的思想决定的。认识了稼轩寿词在内容上不同于一般封建士大夫的特点,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四库全书提要》所说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的特点,及其“迄今不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作品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罗丹《艺术论》吴文英(约1200—约1260)南宋著名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鄞县)人。著有《梦窗甲乙丙丁稿》。梦窗全词(除疑伪之作和失调名外)共计三百四十首。就数量而言,南宋诸词人除稼轩外,无人堪与匹敌;就质量而言,梦窗在造境、造语和协律方面亦有创建。然而,缘何梦窗词流传之深广却远不及周、辛呢?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如沈义父所言:“梦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其二,如胡云翼所言:  相似文献   

5.
杜桂林先生《论“转注”》一文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1990年第二期上(以下简称杜文)。该文旨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发扬太炎先生的转注理论,进而探求转注之真谛,揭示转注之谜。作者在《我的转注观》一节中小结道: 一、许慎《说文解字》给转注所下定义是正确的。……如果还要阐发一下,那么所谓“建类一首”,就是“声建一类,类从一首”。(按:“首”谓表声形体之首即声首)所谓“同意相受”,就是用“声建一类,类从一首”之方法所造之转注字意义同源。  相似文献   

6.
南宋中后期的文化环境与词派的衍变刘扬忠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促使词的创作在内容和风格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南渡词人群体,后是以辛弃疾为主帅的稼轩豪放词派,尽洗“绮罗香泽之态”,吐纳时代风云之气,所谓“稼轩风”一度畅行江南,成为词坛的审美主潮。但是南...  相似文献   

7.
过往治宋词者言及刘过《龙洲词》的艺术风格,意见互有牴牾。黄昇将《龙洲词》纳入辛派藩篱。他说:“改之,稼轩之客。训多北语,盖学稼轩者也。”而另一些论家却以为《龙洲词》非可刚于稼轩藩篱。《四库提要·龙洲词提要》说:“(刘)过词赠辛弃疾者则学其体,……余虽跌岩淋漓,实未尝全作辛体。”刘熙载说:“刘改之词……虽沉著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近代的况周颐说:“改  相似文献   

8.
世传辛弃疾寿韩(?)胄的两首词《清平乐》(新来塞北)与《西江月》(堂上谋臣),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已指出非稼轩所作.因为他没有举出充分证据,所以未受到后来学者的重视.现在为稼轩词编集者仍都收录了这两首词.其实,细察词的内容、风格,证之以稼轩事历、史料,是完全可以肯定非稼轩所作的.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者。诗之境阔,词之言长。”①本文将以此为缘,又顾及“东坡词颇似老杜诗”,“苏辛为别调者哉”,②杜诗“真心缘情”,辛词“乐为心声”,对杜甫与辛稼轩的作品及人生哲学作一浅析。一杜甫、稼轩皆为胸襟阔大之人。在政治上,杜比辛较为失意。然而,他们对家破国亡的感愤及怨君忠君、忧国忧民的思想都是一致的。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稼轩“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③“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  相似文献   

10.
用典是稼轩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评论稼轩词的文章,几乎没有不涉及这一点的。自稼轩词问世八百年来,对其用典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该臧该否,词论家们却一直各执其说,纷争不已。从今天能见到的史料来看,第一个对辛词用典提出严厉批评的,是南宋豪放派鼎足之一的刘克庄,他写道: 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掉书袋”之讥,似乎成了后世否定稼轩词的定评。然其论不免武断,同为南宋豪放派后劲之刘辰翁就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词至东坡……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这样,在对稼轩用典的态度上,二刘就各持一端。自此,论者便分成两派,由宋至元、至明、至清。金之元好问、明之陈霆、杨慎,均从刘辰翁而褒之。杨慎的《古今词话》说:“若在稼轩,诸子百家,行间笔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控辩双方享有质证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澄清争议,发现案件真相,使庭审不走过场。然而,审判实践中质证大都以书面形式出现,往往流于形式,与立法初衷相去甚远。其症结在于:我国缺失有关质证权实现的保障措施。该保障措施来源于:交叉询问规则之完善和相关配套措施之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