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但制造业产业链不同端口的创新驱动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制造业升级效应.将制造业划分为上下游产业端,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和提升路径进行比较研究.选取制造业产业链中62家上游企业和70家下游企业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比较评价上下游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分别研究有效提升上下游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制造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不同;较高的财务绩效和政府补贴对上游企业会起到重要作用,企业规模大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企业规模小、财务绩效高以及政府干预少会对下游企业产业有益作用.因此,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正确认识政府补贴的作用和方式,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9—2019年14个小麦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小麦生产效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农业产业集聚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14个小麦主产省份农业产业集聚与小麦生产效率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农业产业集聚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区域的小麦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区域的小麦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自然灾害、政府干预程度、外开放度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此,提出应当注重宏观平衡发展、协调效率均衡化发展;加快生产要素配置建设、激发小麦支撑因素生产潜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并且从人力资本、人口规模、自然灾害、政府干预程度、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水平、工业化水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促进小麦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1992-2011年间我国区域内的差距是扩大的,而区域间的差距是缩小的,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差距处于收敛的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受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干预的制度环境,然后是资 本投入,而人力资本的影响又超过了物质资本.文章基于要素投入、要素配置和要素使用的系统框架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要素合理配置不仅能够提高要素效率,还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测度城市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要素再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技术进步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的特征,无论是城市的技术进步还是城市要素配置效率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会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而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则会导致要素配置效率的损失;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还会受城市初始发展水平的影响;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会显著提高富裕城市的要素配置效率,而对贫困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据此,建议城市在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而形成技术进步与要素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企业集团、政府干预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企业集团降低了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了投资效率,并且企业集团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即对于过度投资样本,企业集团可以降低过度投资程度;对于投资不足样本,企业集团可以减少投资不足程度.其次,政府干预增加了非效率投资从而降低了投资效率,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样本.再次,企业集团可以缓解政府干预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方保护造成的市场分割为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提供可能.文章利用1999-2012年中国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和西部各省工业资本配置效率普遍高于中部;东、中、西部地区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表现出区域差异;政府财政支持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西部由于政府政策性投资推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存在一定程度高估,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其虚高的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修正作用;银行业金融发展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股票交易规模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保险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股票市值仅对东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积极影响,对中西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X(低 )效率、要素互补激励增值等理论 ,当努力被确定为生产函数的一项输入后 ,教育水平会对劳动生产率造成影响 ;当劳动力决定其工作努力程度时 ,较高的教育水平可以导致较高的劳动力努力水平 ,并可影响和制约增值生产函数。据此建立的人力资源素质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模型包括一个有形输入和无形输入的生产函数 ,并将生产筹划为一个二阶段连续的进度过程 ,从而证实了人力资源素质可以对生产形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劳动要素的充分流动是社会分工、生产协作、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从古典学派到马歇尔、到现代西方各学派以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劳动要素的自由流动构成了其理论和政策的基本点,劳动要素的流动性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有劳动要素的价格水平、劳动要素潜能的发挥、其流动成本、替代程度、自身素质、需求、有关政策及市场信息等因素,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从总量和构成上增强或降低劳动要素的流动性,并通过流动程度的改变,影响劳动要素效率的发挥以及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19年158家A股文化创意上市企业数据,从支持性政策角度,分析了政府支持对文化创意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中央支持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对技术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地方支持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主要来源于对资本和技术配置效率的负向影响。区分不同要素市场化水平的中介作用显示,资本市场化水平在中央支持政策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而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市场化水平对地方支持政策均不存在中介作用。此外,文化创意企业履行社会职责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央支持政策与资源配置效率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的政府管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制是以法规为依据基于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行为。城市土地市场的失灵主要表现在外在性、不完全的信息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政府管制城市土地的方式包括对土地产权的管制、对土地使用的管制以及对土地交易的管制等。政府对城市土地管制的效果是双重的,除了在消除城市土地市场失灵的积极作用外,有时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造成土地供给的短缺以及地价的上涨。市场有失灵,政府管制也同样有缺陷,现实的选择并不是非此即彼,而应该是对同样具有缺陷的二者的权衡。  相似文献   

11.
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型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 ,需要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 ,解决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政府的资金投入引导、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管理、科技示范等可以有效地降低林业活动的风险 ,实现乡村社会林业的收益 ,从而有力地促进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均衡干预的法律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宗璋 《南都学坛》2003,23(1):96-100
均衡干预具有很强的理论包容性和解释张力 ,它科学地揭示了政府与市场应有的关系。通过分析均衡干预的法律需求和供给 ,可以将均衡干预思想反映到经济法的制度设计当中。对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方式和机制进行法律界定 ,是促成政府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在此基础上 ,对政府干预从执法和司法上以及监督等方面加以控制 ,加强均衡干预之法———经济法的可适用性 ,将进一步保证均衡干预最大可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前提是不同社会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文明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必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公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公共决策中,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公众利益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宪政制度设计思想为规范政府权力,促使政府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制度设计思路。从宪政制度设计思想出发,思考政府转型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通常有两条进路:一是通过规范分权来规范政府权力,使政府超越于市场与社会,自主地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二是调整政府权力与社会组织的权利关系,促使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治,从而防止政府权力变异,促使政府承担其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5.
整合是政府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保障,对于政府职能的履行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组织效率和社会活力两个主要参数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政府整合类型大致分为四种,即:僵化-低效型、僵化-高效型、活力-低效型和活力-高效型。不同的政府整合类型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背景、社会条件各不相同,对于政府的行政效能及其社会后果也有着鲜明的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业结构上游化 生态条件脆弱、支柱产业的行政垄断、东西部协作信息不对称、东西部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单靠市场调节的力量,难以打破西部地区经济的结构刚性和体制障碍,需要加强政府干预。然而,加强政府干预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选择,只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加强政府干预才有助于打破西部地区经济的结构刚性和体制障碍,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衡量公共利益的准则,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应当遵循确定性、严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并与公共利益的概念和认定方法、认定原则、认定程序区别开来。公共受益性是公共利益的首要标准,包括公共利益受益主体的普遍性、受益内容的共同性、供给主体的统一性等方面。同时,公共利益能为社会公众亲身体会和直接享受,具有具体的实质性内容,符合实质性受益标准。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整个社会秩序都会受到侵害,全体社会成员也都会受到相应的损失,因而要从全局性、整体性角度考量利益诸要素。另外,对于公共利益的判断,不能只顾眼前的需要,而是要从社会整体长远的发展需要出发,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政府介入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目前政府在劳动力"市场化"中角色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劳动力"市场化"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长期繁衍生息于湘鄂渝黔边的武陵山区,受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生产力状况的影响,形成了这个民族在生产中的许多特点。尤其是土家族的传统分配和交换制度在阶级社会中仍然保留着原始民族的一般互惠性分配方式的遗迹,在封建社会的产品交换中仍然表现出浓厚的等价互惠性。但是,由于阶级的出现,传统的分配和交换已打上了阶级压迫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PPP项目模式下公私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二者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分歧,过高的资本回报率会直接损害公众利益、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过低的资本回报率则会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解决公共产品服务效率与社会资本回报率的矛盾至关重要.基于博弈视角,分别在完全市场信息和不完全市场信息条件下建立公理化议价模型,寻求整体合作效益最大化的均衡解和盈利区间.结果表明:在完全市场信息条件下,双方利益与消费者对于该项目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市场需求量呈正相关;在不完全市场信息条件下,不同的市场需求量,私人企业生产总成本的合理区间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控制项目风险,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