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山 《老年人》2007,(8):26-27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珍品。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不少人因为研究“红学”而成为了大师。  相似文献   

2.
3.
鲁礼敏 《老年人》2010,(2):22-23
《离骚》、《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这些名著既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作,也汇成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可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的,却是一位名叫杨宪益的著名翻译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一生的勤劳“翻译了整个中国”,译著均被欧美各大图书馆收藏。可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术译著,  相似文献   

4.
魏万军 《现代妇女》2010,(10):85-85
红楼人相思红楼人,青山绿水流。夜幕谈天地,处处留情意。  相似文献   

5.
书法     
城府何曾异样深,怜卿处事见琴心。一从扑蝶归来后,惹得评家说到今。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朋友们,你们领略过大观园内外所展现的洋洋大观的艺术世界吗?那里的建筑雕绣槛,高楼插空;那里的山石股山曾纵横,曲径通幽;那里的奇花异草,更是如喷火蒸霞一般。二百多年以来,《红楼梦》以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究它的艺术奥秘,这难道不是值得深思的一种“红学现象”吗?  相似文献   

7.
曾经在一家杂志上写了篇《聚书而不读》,之后想起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8.
巴山 《女性天地》2007,(8):8-10
瓜子脸,小巧的嘴,一双如梦似幻的眼睛,还有一头缎子般光滑的头发,妩媚而不失清秀,一颦一笑问,尽显江南女儿的灵气……她就是现代版“林黛玉”李旭丹。在2007年的红楼选秀中,她就像观众心目中一个美丽的梦……  相似文献   

9.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一部《红楼》,百千世家”。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李纨、平儿等一批聪明美丽的女孩子们治府理家的管理艺术,令人一叹三唱。作者曹雪芹亦有“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的感叹。从《红楼梦》中所蕴涵的管理思想来看,分为几层境界:第一层是王熙凤的权力统御型,第二层是贾探春的创新分权型,第三层是薛宝钗的无为而治型。三家评本中有一句夹批“凤能驭探,而钗又能驭凤,强中有强”,很准确地从三个人的关系,揭示了管理能力和智慧的不同境界。虽然管理本身无所谓优劣,适用的就是最好的,或者说管理的最高境界因人因事因时可以演变、转换,此一时,彼一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但今天的管理者们还是可以从她们各自的管理风格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1.
黄胜蛟 《老年人》2004,(6):31-31
我的奶奶勤俭朴素,从不讲究打扮,现在穿得还像个“老八路”似的,全家人都叫她“老革命”。奶奶是老牌大学生,也算是知识分子了。按理说,她月月拿退休金,又没有别的负担,并不缺钱花。我搞不懂她为什么那样节俭,穿得那么落伍?一次,我问奶奶为什么老穿那么土里土气的衣服,奶奶土气  相似文献   

12.
陈禹山 《老年世界》2006,(11):10-11
1979年元旦过后,我从新华社调到《光明日报》记者部工作。那年春天,报社收到了辽宁《共产党员》杂志寄的一份稿件,标题是《为真理而斗争》,主人公是刚刚被平反的一位叫张志新的烈士。记者部主任卢云让我看一下,粗略看后.我感觉报道的整个调子是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完全符合报纸需要.只是大话套话太多,具体细节很少。  相似文献   

13.
明朝人汤若士所作的《牡丹亭》,是我国传奇剧本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已在昆曲界中流行数百年,至今不衰,其“知名度”直欲驾《西厢记》而上之。连《红楼梦》中都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样的回目和情节,便是明证。因此可以说,中国读书人若不知道什么是《牡丹亭》,可算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从最初的山寨手机等一系列山寨数码产品到其概念泛化后衍生出的山寨艺人、山寨春晚、山寨《红楼梦》等等,山寨文化一路被哄炒起来,且不断地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真是令人不能小觑。就连从来跟八卦不沾边的央视《新闻联播》,  相似文献   

15.
赵蘅 《炎黄世界》2010,(1):24-27
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2009年11月23日在京逝世。这位《红楼梦》最好的英译本作者、24岁一气呵成译《离骚》的天才翻译家享年95岁。上世纪60年代初,杨宪益与英籍夫人戴乃迭开始翻译《红楼梦》,最终于1974年完成。英译三卷本《红楼梦》广获好评。后又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石头记》,被誉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英译本。  相似文献   

16.
有那么一小会儿,我没有去想妈妈,却又其他人或事让我想起她。这时首先映入我脑海的形象,还是我是随时看到的她的样子。她走在大街上,穿着一件花格外套,提着一两个购物袋,我站在起居室的窗户旁,看着她越走越近,等到能看清她的脸时,我就从房子里冲出去,跑着去迎接她。她笑着招呼我,我感到心里一下子温暖起来。有时我会从她手里接过一个袋子,有时她不让我帮她,但不管怎样,我都会用手挽住她的臂弯,和她一起走完剩下的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布朗和莱文森两位语用学家的面子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部分情节中的体现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初中,高中     
段暄 《金色年华》2011,(7):18-18
初中里喜欢你的人会冲你笑,高中里讨厌你的人会冲你笑;初中里几句话就是哥们,下次一起玩就会叫你,高中里几句话就算认识,下次要帮忙就会找你;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给予孩子数不清的、甚至叫他们无法承受的爱,因为我们“望子成龙”。于是在“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的爱心之下,出现了家庭中的“老少错位”现象。你观察一下,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或留意一下,你亲朋邻里的家庭是不是这样子呢?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很久了。细心的读者一看就明白,题目是借来的,无非置换了“关键词”而已。28年前,也就是1980年10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逝世前写于病床上的一篇名文,题目叫做《管的太具体,文艺没希望》。两天以后,赵丹死于癌症,享年65岁。在这篇文章里,赵丹十分沉痛地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