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观古今,饱览前贤。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多少伟人的成功与辉煌都来源于一个“和”字。试想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如果人心不一,各自为政,何谈效益?何谈强大?如果想成为一位成功者,那就务必存团队中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效能与团队效能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天人有分思想,在先秦的天人观中具有独到的贡献。他坚持以类明分的原则,厘清了不同于天功的人功、不同于天道的人道,从而为确立合理的天人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准确把握后世的天人合一观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人类思维是由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组成的.抽象思维也就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而进行的逻辑思维.按照思维中所遵循的逻辑规律与所用的逻辑方法的不同,可以把逻辑思维分成形式逻辑思唯与辩证逻辑思维两大类,前者是指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后者则是指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遵循辩证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这两种思维是紧密相联、互不可分、互相补充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4.
阎庆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一) 通常把按照形式逻辑同一律建立起来的概念叫作抽象概念。当我们对抽象概念进行深入考察后会发现,抽象概念是通过对客观对象的特征、特点的把握而建立起来的。然而,特征、特点是在客观对象的相互比较中把握到的,不比较是说不出特征、特点的。因此,凡是规定了的概念在它所把握的客观对象之外,一定还有另一客观对象存在,它所把握的特征、特点又正是把握另一客观对象的概念所不包含的。一切规定了的概念所把握的客观对象都是有限的,一切规定了的概念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成对的。这些成对概念的内涵是互不包含、互相排斥的;也只有成对概念内涵的互不包含、互相排斥,使每一概念内涵保持自我同一,才能使概念是规定了的、建立起来了的、有意义的。这就是说,如果用 相似文献
5.
周洪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当前,摆在中国哲学、逻辑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可迥避的问题是: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一方认为,“辩证逻辑不是逻辑”;另一方认为,“辩证逻辑是逻辑”。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这是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6.
刘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10
黑格尔认为辩证逻辑包含形式逻辑,并且把前者看作高等逻辑,后者看作初等逻辑。黑格尔的这一思想有其“合理内核”,直到今天,这些思想在我国学界还有深刻的影响。分析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对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实现其现代化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比较缺乏形式逻辑这一思维工具,传统的辩证思维又由于缺少形式逻辑的支撑而导致其先天不足,所以必须加强形式逻辑的培养和训练,更新辩证思维,全面提升逻辑素养。 相似文献
7.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按劳分配原则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关系作过全面的论述,一方面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统一性,按劳分配"通行的就是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矛盾,"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 相似文献
8.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3)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按劳分配原则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关系作过全面的论述,一方面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统一性,按劳分配“通行的就是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矛盾,“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这些论断阐明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晓鹏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111-115
语言的发展一方面受语言系统内部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语言外部环境的作用。当今研究语言的主流无外乎从语言的内部和外部这两个角度来观察语言。语法与语义的对立与统一正是这种语言观察的结果。这种关系的阐明更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语言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为我们以后的语言研究工作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11.
马学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改革开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发生更大的转变.人们需要转变的观念很多,本文着重谈转变对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绝对对立的认识,树立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既对立又同一的观念;转变只以生产关系作为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的认识,树立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统一来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13.
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邓小平是注重实际的实用主义者,不问姓"社"姓"资",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怎么搞都行。"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说邓小平重视实践,这是正确的,他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反对空谈。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把它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具体方针、政策、措施成败得失的标准。但是,说邓小平不重视理论,不讲发展的政治方向,把他描写成一位不问姓"社"姓 相似文献
14.
△飘荡在宇宙间的一切天体、基本粒子和场都因互相作用的不对称而必然旋转,兹因作用与被作用对立的两极向着反面转化而造成星之盛衰和场与粒子的彼此转化。△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它的空间彼此是统一而谐调的,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空间,运动形式随空间的变异而变异空间也随粒子的运动而变异。 相似文献
15.
刘天喜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在哲学界历来有争论。我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和功能。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和功能,哲学界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大致的看法,即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揭示哲学派别对立的实质。如在《哲学基本问题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一书中,作者们或者把哲学基本问题确定为揭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质,或者把它确定为既揭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质又 相似文献
16.
生死问题在彝族古典自然哲学中?从本体认识论到辩证法都肯定世间万物包括人类有生死?认为自然界生命乃至人 类的存在?是一个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相依而对立统一?而全人类的生与死观念是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人类社会历 史进程的生活写照和生活缩影?反映和再现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个体生命生与死是灵魂崇拜和祖 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反映和说明了“生是死的前奏?死是生的转折”的生死轮回观? 彝族对人类生死现象的认识?不只有唯心 主义的人类生死观?同时也含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种相互并存?也相互矛盾统一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7.
黄瑞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论辩证逻辑命题“A是A又非A”的实质黄瑞雄“A是人又非A”的命题是几年来逻辑界争论的焦点和重,6lul题之一一。当然。大家首先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公认这一命题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定律,因此,在形式逻辑中不能成立,但在辩证逻辑中,这一命题到底能否成立?... 相似文献
18.
徐运良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0-54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以人治为核心治国理念的儒家文化与法治精神是根本对立的。然而,儒家文化中也有许多精华的东西,在法治社会中,以儒修身的内在修为与依法治国的外部规制是可以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20.
龙珲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1):103-107
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大致可分为重复、展开与对比三大类。音乐主题发展中的对立与统一就是重复、展开与对比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及其各自内部的对立与统一。重复类发展手法、展开类发展手法主要是使主题与以后的发展部分在音调与节奏等诸多音乐要素方面紧相联系,以达到音乐风格高度统一的目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音乐也不例外。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多样,然而它们都是根据对立与统一这两个原则来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