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项投资巨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除自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城市发展进程中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收益平衡不仅是发达国家百年来轨道交通发展史上尚未根本解决的问题,更是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以周务院批准的重庆特大型城市及其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为案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分析框架;研究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和网络化运营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因素突变原理,估算重庆六线一环的网络化效益,动态模拟和测算网络化运营与收益平衡;对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的建设分组、建设时序、分段运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进行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状况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密度高,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网络中心势较高,城市群网络化结构明显;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创新特性决定了其创新组织模式的网络化。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是在完善的国内分工网络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发展,国内分工网络与国际分工网络融合互动,获取了全球资源和市场。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有体制下大中型设备企业主导的分工网络结构性强及各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升级压力所诱发的潮涌现象和资源分散,导致国内区域分工网络间处于竞争分立状态,制约了国内分工网络发展。由此,跨国设备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网络的延伸,在带来技术溢出和带动效应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挤出和市场窃取效应,促使中国国内分工网络与国际分工网络处于竞争分立势态。为此,需要以体制和政府政策模式改革为突破点,推动国内分工网络发展,进而在国内分工网络国际化发展中推动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运行方式,在产业形态上将经历从循环型企业到循环型产业链再到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演化过程.循环型产业网络是由若干在生态上产业共生共荣、在经济上价值共创共享、在关系上利益互补互惠的企业和产业链条耦合而成的产业共同体.循环型产业网络的形成是不断市场化、产业化和生态化的过程.基于此,循环经济的网络化运作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因此,研究这种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以双边关系治理为主的关系管理能力是企业网络能力和多元网络嵌入获得创新所需资源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围绕关系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展开深入研究。 设计/方法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性特征的视角引入网络位置作为中介变量,网络密度及网络规模作为调节变量, 以304家广东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聚焦关系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论/发现 第一,关系管理能力正向影响网络位置,但网络密度在其中的负向调节效应不显著;第二, 关系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网络位置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第三,网络规模正向调节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结论不仅丰富了创新网络领域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提升和合作创新网络构建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网络治理机制探讨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演进的基本特征,认为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外部资源的协调效率是保证企业孵化器功能的主要内容,建立在孵化企业集群和孵化器集群基础上的网络联系是网络组织形成的经济动因。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孵化器网络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在我国形成完善、健全的孵化器网络体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功能联系网络的空间外部性对解释区际互联互助、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产业联系下的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及其协调发展空间效应:首先,根据城市产业分类及功能特性构建了城市功能结构体系;其次,基于产业联系角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城市功能网络联系强度,并借助重尾分级法确定网络层级结构;再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空间分布结构、网络密度效率和网络边界效应三个层面剖析各类功能网络结构特征;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市功能联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全域内各类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形态存在差异,流通和公共服务功能网络呈跳跃式交织联结分布,其余三类功能网络均呈“东密西疏”梯度化递减的网状分布;全域内各类功能联系网络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异性,上游以成渝双核引擎式联动发展,中游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式”轮轴辐射结构,下游呈“一核多中心式”扁平化结构;城市综合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产业联系的分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生产功能溢出效应最大,流通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负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化已经逐渐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对青年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网络的特点入手,分析网络对青年的学习、生活、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并对由此产生的负效应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计算机网络部门应采取措施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人们对网络社会中青年社会化的概念应有新的认识,促进青年社会化健康发展;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网络文化,应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推动青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地级市、人口普查、工业企业及企业专利数据,从“城市—企业”视角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揭示了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多种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呈正向关系,基于Heckman和2SLS结合的实证结果显示城市人力资本提升1%,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约0.77%;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区域分布的城市,其人力资本会对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水平产生异质性影响;城市人力资本行业内溢出效应、行业间溢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都具有正向作用,其中行业内溢出效应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采用 2006—2020 年 16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测度成渝城市群 16 个城市在 2006—2020 年间的空间网络联系度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和网络外部效应, 发现: ( 1) 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可促进本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但将在周边形成 集聚阴影, 产生不利于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网络负外部效应。 (2) 成渝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成都市、 重庆市双核心城市以及绵阳市、 宜宾市和泸州市三个副中心城市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产生促进作用。 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 城市网络联系逐渐由不利于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负外部效应转变为促进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正外部效应。 (3) 城市空间网络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呈现先负后正, 最后趋于收敛的倒 S 型, 且在 0- 100 公里的范围内形成 集聚阴影, 150-200 公里范围内为城市网络联系发挥正外部效应的最优半径。 (4) 科技创新和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是城市空间网络联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渠道。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新技术革命的需求,各国先后兴建起大学城,并且大学城周边出现了与教育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集群和生活服务产业集群。大学城周边产业集群对城市发展产生的互动效应主体现在经济集聚效应、经济辐射效应、外部正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四方面,由分析可知产生良性的互动效应,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必须进行资源共享和有效合作,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与高校在产业结构和学科结构上相互融合,协同创新,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推进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 ,对于处在西部大开发最前缘的全国最年轻的恩施自治州来说 ,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温饱已经基本解决的山区农村 ,大力开展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农村“二次创业”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战场摆在小城镇上 ,是民族经济得以迅速振兴、农村经济实现结构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是土苗儿女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善的根本途径 ,也是保持农村稳定和山区经济繁荣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13.
加快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入世的机遇与挑战 ,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应选择新的发展战略思路 ,重点应实施绿色生态产业创新战略、区域经济主体民营化战略、特色产业创新战略、加快城镇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战略、新一轮开放带动战略。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有 :有效地利用政策资源 ,造、输血相结合努力增强造血功能 ;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与人才工程 ;加大体制改革创新 ,提供新发展的体制平台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供新一轮大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省广汉市的两个发展模式不同的镇的调查分析,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农民在非农化的进程中,并没有把当地的小城镇作为流向的主要选择地,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在西部地区没有很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小城镇经过多年的建设,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配套设施差、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针对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根据各地社会经济情况发展特色性小城镇,依靠雄厚农业科教实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小城镇等建议,将对陕西省小城镇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制度障碍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障碍之一 ,其作用具有明显的刚性 ;制度创新是释放城市化空间的重要路径。当前对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最大、最直接的制度主要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放开大中城市的户口管理以及改变必须购买商品房的规定 ;城镇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城镇土地的年租制 ,降低企业和个人进入城市的门槛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扩大保障面 ,根据不同的保障内容实行不同的过渡性的保障办法 ,逐步将农民工人纳入社会保障系统 ,为未来 2 0~ 30年中国切实实现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换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内部城乡二元对立、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愈发凸显。作为对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突破与超越,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培育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根据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政策目标,特色小镇将有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要素流动障碍,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群内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创建中的浙江省特色小镇,根据其空间布局的不同,可划分为中心镇、卫星镇和专业镇三种类型。可以通过产业修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三类功能的有机结合,增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社会联系,营造城乡高效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城镇化的角度 ,分析了陕西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义 ,以及陕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揭示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条件下 ,陕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关键在于建造若干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镇 ,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指数测度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总结关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集聚-碎化指数对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的状况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关中城镇集聚与碎化均在同时进行,但主要以集聚为主,碎化过程是在以核心城市为主的大都市向外围扩散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被动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等级低等问题,给全社会的经济秩序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文章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特点进行具体研究,提出了较为合适的信用评价体系,并结合河南省企业调查队在全省13个地市分别抽取50家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的数据资料,对其信用状况作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为河南省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提供了一些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