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凯 《阅江学刊》2015,(2):129-136
曹星原先生在《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一书中提出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于神宗朝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向氏评论图画记》的创作时间、张择端个人经历以及风俗画创作特点三方面的研究创新,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时间的判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宋徽宗时国子监画学的设立,促使张择端从游学于京师转向绘事;公元1110年六月之后,向宗回选择辞官归家,以书画之事自娱,开始创作《向氏评论图画记》,据此可以判定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公元1108至1110年间。  相似文献   

2.
“《同一首歌》要来青岛了,《同一首歌》要来青岛了”我蹦跳着,舞动着双手在办公室里撒了欢儿地叫。  相似文献   

3.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衣抚生 《唐都学刊》2020,(4):39-41+59
依据《史记》《汉书》《汉书补注》等书中的相关记载,通过使用本校法、理校法、他校法等校勘方法,可以看出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的《诸侯王表》《王子侯表》中存在的错误,共计16条。这些错误可以被细分为四类:数字错误(尤其是诸侯王或诸侯的在位时间方面的数字问题)、地名错误、人名错误、日期错误(包含干支纪日错误、年份错误等两种)等。  相似文献   

5.
韩宏韬 《唐都学刊》2006,22(2):10-12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余昕 《社会》2019,39(4):116-152
莫斯和波兰尼在《礼物》和《大转型》中开创的经济人类学视角为反思当前状况提供了思想资源,但20世纪以英美人类学者为主的解读偏离了两位作者的真实意图并忽略了两者的相通性。这包括:对功利主义的形式经济概念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礼物与商品对立的反对;财富的观念和货币的形式性交换是对社会的实质性交换,即存在于社会深层结构和心智系统中的交换的组织和体现;莫斯和波兰尼在探索现代社会和个人观念的诞生问题上,可以构成互补。最后,波兰尼关于“双向运动”“虚拟商品”“嵌入”的观点以及莫斯关于“总体呈现”的论述,都应置于他们对社会的整体性和实质性的坚持中来理解。莫斯和波兰尼的论述拓展了个人和社会的概念边界,提供了对个体自由和市场的不同理解,他们提出了一种以社会整体性为基础的关于“经济”的多元概念,二者共同奠定了实质主义经济意义上的经济人类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崔梅  谢秉洪 《社科纵横》2011,26(1):86-87,90
《汉书》版本很多,现今使用最多应首推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点校本。然对于《汉书》这样一部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巨著来说,历代辗转抄刻,错讹难免。作为宋"四大类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引书宏富。历来被学者视为校勘、辑佚的宝山。《太平御览》所引《汉书》资料计2823条,且与今本《汉书》有诸多不同,这便可以作为研究《汉书》异文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余群 《学术交流》2004,(10):154-157
《世说新语》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书名、编排体制等,都明显受到了《论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世说新语》有尊儒思想。二、大量运用《论语》典故。三、学习《论语》的人物形象塑造法。四、大量的篇章是仿效《论语》而作的。五、语言风格具有《论语》的简练含蓄、富于哲理和机趣的特征。六、仿效《论语》写实的笔法。  相似文献   

9.
《汉书》是汉代引《诗》较多的一部典籍。《汉书》引《诗》显示了《诗经》在以政治伦理为主的多种文化领域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又体现出“《诗》以正言”的《诗》学观念,并有助于理解其具体含义。考察《汉书》引《诗》可以为《诗经》研究开启一扇新窗。  相似文献   

10.
马理 《浙江学刊》2003,(2):214-219
《金瓶梅》在语言上存在着大量抄引前代和同时代各类作品的现象,其中以《水浒传》和《西厢记》最为突出。但是,这种抄引是什么性质,有什么文学意义,在现今的文本艺术研究中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巴赫金对话思想为立足点,借助现代语言学、小说修辞学方法,认为文本内与文本间存在着一个多层次结构的讽刺性语义关系,这种艺术关系可用“讽刺摹拟”术语来描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职业技术学校大规模的发展,在校学生的增多,关于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工人是我们职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未来人才必需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创新意识,这就对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兴趣,完成好在校学习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左传会笺》为20世纪初《左传》注释的重要著作。《春秋左传注》晚出,能海纳百川,富采旧注,择撢群籍,遂有驾旧轶往之势,在《左传》训释诸书之中,最为称首。作为往籍旧说,以《左传会笺》之重,自然纳入《春秋左传注》参考权揆之范畴。对比分析两书,可以看到《春秋左传注》受到了《左传会笺》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基本接受、约取其意、取其精粹、作以申发等几个方面。这种对比分析,为正确评价《左传会笺》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为深入理解《春秋左传注》的学术成就和特征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农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诗经》与《易经》交互影响,共为中国文化之根。区别在于认知自然、社会、人生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为感性的、艺术的方式,一为理性的、逻辑的方式。在先秦社会制度剧烈变革时期,《诗经》与《易经》在思想上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影响及于诸子各派思想。《七月》是《诗经》中一首比较突出的农事诗,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易学中"变"与"和"两大观念,就受到《七月》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在<水浒传>"武松杀嫂"故事基础上创作而成,不具所谓的"原创性".笑笑生之所以要借径<水浒传>,主要是基于题材的特定性质和要求,看到了"武松杀嫂"中英雄、侏儒、泼皮与一个美人故事的潜在审美效应,迎合了人们崇拜英雄的心理,体悟到"武松杀嫂"故事本身所具有的与自己创作主旨相合的深刻蕴涵,以及与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表达的某些思想观念的合榫.  相似文献   

15.
窦忠如 《东西南北》2013,(24):28-29
1936年,徐悲鸿应邀前往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他在时任香港大学教授的好友许地山夫妇的家宴上获知:一位德籍马丁夫人藏有满满四箱中国古书画,正在寻找买主。  相似文献   

16.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诗三百》的经典化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从尘封的历史中现身以来,《诗三百》的经学化过程再一次受到关注,《孔子诗论》的出现为我们探寻《诗经》的经典化源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推进了《诗三百》的普及,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引《诗》、证《诗》比比皆是,《孔子诗论》正是产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孔子诗论》与先秦的用《诗》风气是密切相关的,而《毛诗序》与之是一脉相承的,所注重的都是《诗》的教化作用;《诗论》释《诗》与汉儒解《诗》的方式、内容、思想内涵又有很多差别,对《诗三百》走向经典《诗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学》教学的方法。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对金融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老师教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8.
《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以特指疑问句为最多,其次是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相对较少.是非疑问句以使用句末语气词最为常见;特指疑问句疑问代词比较丰富,四个版本同一询问对象所使用的疑问代词大体一致,句末语气词的使用相对简单且频率很低;选择问句都是以带有语气词和关联词的句式为主,但语气词和关联词的种类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丰富了;反复问句中“VP-PRT-Neg”和“VP-Neg-VP”势均力敌,句中语气词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19.
董晔  李妍妍 《唐都学刊》2006,22(3):131-134
孔子在《论语》中用“思无邪”对《诗经》作了整体性的评价。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后人对“思无邪”作何种解释,它的意思仍是说:《诗经》中的所有篇章都合乎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由于《诗经》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相当复杂,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之“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的原因,就必须考察其在《诗经》和《论语》中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以及由此造成的两种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郑玄的诗教思想受孟子影响最深的是"以意逆志"法与以史说<诗>.他在笺<诗>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孟子诗教思想的精髓.孟子认为<诗经>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可以用<诗>来证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王道时代.郑玄接受孟子以史说诗的方法,于<毛诗传笺>中在<诗序>和<毛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成体系的"正变"说以史释诗.郑玄也继承了孟子"以意逆志"的理论,并加入了他自己的创新,将孟子的"以意逆志"法上升为以"美刺"释<诗>.他将<诗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置于解诗的过程之中,从而推求和诠释诗人之志,赋予"以意逆志"更为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