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明根  李妙晴 《探求》2011,(4):112-117
时下被媒体关注的“80后”作家群有“都市写作”与“乡村写作”之分。“80后”“乡村写作”的实力派写手是来自湘西农村的李傻傻。李傻傻的城乡写作不仅充满繁复的城乡经验或记忆,并且以一种现实和想象交织的诗意呈现出与以往作家城乡经验或记忆不相同的书写方式,而这又显然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程延 《社会工作》2008,(3):55-56
现在的报刊杂志习惯将1980年代出生的人称之为“80后”。这些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社会和父母的特殊关爱。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有的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上从事各项工作,并到了谈婚论嫁和生育后代的年龄。“80后”有着与1960年代、1970年代出生的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袁旻 《东西南北》2011,(6):62-63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富家女”这个词的理解,经常偏于负面。但最近,几位“80后”富家女”的出现,纠正了这种偏见。在“海归”女儿左颖的推动下,左宗中的宗中集团走出了国门;2005年在杨国强去美国治病之际,时年24岁的女儿杨惠妍勇敢挑起了碧桂园的重担,几经风雨……“富家女”也可以成为“女强人”。那么,她们能像父辈那样,成为中国经济界的标志性人物吗?  相似文献   

4.
赵丽涛 《创新》2013,(2):99-102
家庭精神文化是家庭价值观、家庭信念、家庭精神、传统习俗等的综合,是家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对于维系家庭的存在与发展有重要作用。"80后"青年正面临或已经步入婚姻组建家庭的阶段,但"80后"家庭精神文化的建设存在困境,其原因是"80后"青年对家庭精神文化的期望值过高或认知失调。为此,"80后"青年应调整心态,合理确定他们在家庭精神文化建设上的期望值,承袭传统家庭的优秀精神文化,并汲取现代性家庭理念,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来建设良好的家庭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代际问题并逐渐将之发展成为一个学术议题的。随着"80后"、"90后"新青年的成长,对这两代人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仍在深化和完善中。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80后""90后"问题的提出、代际特征描述的共性及个性等方面。如何从方法论角度解决代际问题,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部分。解读现象可以正确地看待青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武晓伟  闫艳 《社科纵横》2009,24(12):84-86
闪婚,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颇受争议的新型婚姻模式,是当代青年人在婚姻问题上所做的一种全新尝试。闪电般相识,闪电般擦出爱情火花,闪电般结婚。本文主要通过个案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社会学成因。  相似文献   

7.
苏洁 《东西南北》2013,(1):78-79
现代生活中,从生孩子、孩子起名、到生日会、恋爱、婚礼、老人照顾、葬礼,只要你愿意出钱,你的生活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请到专业人士量身定制。而你越多使用这些服务,就越会对这些专业人士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批判和拒斥"抽象"的人,它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拨开观念和意识的层层迷雾,揭示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受"抽象"统治的世界。马克思怀着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深刻洞悉到人类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活现象,而是一个现实的辩证的能动的生活过程,人在改变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改变着人自身。马克思的这种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钱炜 《东西南北》2012,(15):51-53
门萨是老牌的“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近年来,热衷于贴上“聪明人”标签的中国人,在门萨的入门考试里保持了极高的通过率。目前,仅有150多名会员的门萨中国还只是一个“临时性国别分会”,会员主要以“80后”为主。  相似文献   

10.
徐延平 《社会福利》2014,(10):61-62
针对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缺少精神关怀的情况,黄山市徽州区丰乐社区推出了“走读式”日间照料服务,采用白天在社区里享受生活照料、健身休闲等服务,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方式,来充实空巢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贺大卓 《东西南北》2011,(22):64-65
中国企业界“富二代”代表人物、“80后”的刘畅正走向新希望集团的台前。虽然留学海外,但她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呵护的小姑娘,父母为她保驾护航,甚至帮她“定制”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2.
卢岩 《东西南北》2010,(7):14-17
世界杯32强的名单已经公布,南非的绿茵场将很有可能是“70后”球员们最后一次集体亮相的机会。或许最后一次身披国家队战袍、冲击足球殿堂最高荣誉的他们,或悲壮、或慷慨,但都有着一颗渴望胜利的心脏。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2,(3):54-54
科学化打造的星级"舒适小窝" 老年福利中心主体建筑由前楼、后楼和综合楼构成,前楼为自理老人寄养区,房间设置了卫生间、阳台,配备了电视机、空调,床头上安装了呼叫器,一按就可以唤来护理人员。后楼为介助、介护老人生活楼,入住生活需要护理的老人。一二层为残疾人托养区,三层为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孤老供养区,四五层为特护区。特护区老人的床,为定制的可升降护理床,特护老人的房间之间,借助卫生间连通,以方便护理人员照顾。  相似文献   

14.
麦清华 《探求》2011,(4):95-97
当前“90后”青年有些已经步人大学校闶,有些已经进入职场。“90后”具有鲜明的市场经济时代特征,这对传统的青年管理形成巨大挑战。本文从“90后”青年的群体性特征及其对管理的挑战出发,提出“90后”青年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新理念、完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风格和管理手段的转变、积极推行青年自我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制度与生活"是立足我国社会的特定研究范式,其建构和运用突破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关系,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制度和生活之间的接榫点,内蕴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用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制度观照生活、回应生活的过程,既是提升中国共产党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的过程,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获得大众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忠芳  李萍 《社科纵横》2011,(11):48-50
通过对高校"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认知度及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了"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从校园环境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及教育师资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岩  完颜华 《创新》2012,6(5):94-98
"90后"大学生思想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认知与实践相背离、心理抗挫能力较弱、集体主义观念相对淡漠等问题。结合"90后"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针对性地因"理"、情"、境"、行"施教,才能切实增强"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陆海霞 《创新》2012,6(3):41-43,126,127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随着"90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主体,基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类解放为主旨的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是一种“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即高度关注经济领域对抗性的政治性问题,这是从经济和财产权的视角切入人类解放这一政治性问题的唯一路径.正是立足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马克思自身对于革命主体——“阶级”的建构.在“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在思考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术语时,拉克劳、墨菲在通向列宁、葛兰西的“思想墓碑”上错误地镌刻了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的碑文,从而将“阶级”的思考从经济基础这一分析框架上抽离出来并使其碎片化,以达到其在“资本主义民主”这一既定的前提下实现激进多元民主政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黄莺 《浙江学刊》2012,(2):215-219
随着我国“90后”大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90后”党员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成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主体.本文从“90后”大学生党员的人格特质及其形成原因入手,提出“90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对策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