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金香 《现代交际》2014,(7):116-116
反对"四风",首要的就是反对形式主义。而在治病、照镜子中,怎样解决现实问题,怎样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处理好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是纠正形式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提出了一个重大思路,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并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从战略高度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苏和堂 《职业》2016,(3):28-29
本文以中德合作工业机械专业BSH项目为例,通过基于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提出实施校企合作"双元制"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院校生源的质量和规模问题,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有利于与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接轨,有利于解决校企不衔接问题,有利于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做人、做职业人的道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一、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建立信任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课堂民主氛围的基础1.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为什么学"是一个认识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学  相似文献   

5.
为破解抓落实难题,探索完善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淄博市委党校课题组结合培训工作,对500余名领导干部作了问卷调研。整理分析后,提出了明确目标,解决"抓什么"的问题;明晰责任,解决"谁来抓"的问题;科学考评,解决"不想抓"的问题;提升能力,解决"不会抓"的问题;精准问责,解决"抓不好怎么办"的问题等"一抓到底"的体制机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混淆"知"与"行"的界限,其哲学理论上的纰缪是明显的。但王阳明此说的立言宗旨在于解决人民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知行脱节的实际问题,因而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证中又包含了对于解决人们道德修养的实际问题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可为我们提供一份吸收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建设希望解决的是城市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问题。在现阶段,单纯为了满足一系列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指标,而把海绵设施建设考虑在项目规划设计后期的"+海绵"情况比较突出,由此产生了很多弊端。笔者因此提出"海绵+"理念,希望在综合解决城市雨洪与水资源问题的同时,主动强化其附加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提出了"海绵+"在生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应用策略,在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同时,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进化与真正和谐的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序 《城市观察》2014,(3):18-25
通过发行"教育券"来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是当前一种较流行的主张。但这一主张只是从表面上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流动人口家庭之间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儿童的入学难题,却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根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其根源在于对弗里德曼教育券理论的一种错误理解和运用。在美国,教育券要解决的是促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通过竞争得到发展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谁应该为学生的义务教育买单的问题。只有将义务教育经费划拨从"以县为主"上升为"以省为主",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两个婆婆"的管理十分普遍,存在岗位职责不清、流程不顺等问题,这与政府运行的机制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解决"两个婆婆"的问题需要政府拿出具体的行政措施和解决方案。应该说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区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统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权力,使责任明确,职责清晰。本文讨论分析了有关"两个婆婆"管理制度的问题根源,提出了政府治理中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叶兴建 《中国扶贫》2017,(19):18-21
一、宁德市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 (一)宁德市扶贫开发历程 1.20世纪80年代,以解决温饱为基本任务.该时期的扶贫被形象地称为"输血式扶贫"("救济式扶贫"),即采取送钱送物为主,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个人与家庭进行救助为主要扶贫方式.特别是80年代末,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地委书记以后,大力提倡因地制宜和扶贫扶志,大唱"山海田经",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黄云忠 《职业》2012,(24):117-118
一、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基本内涵模式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一书中,从模式论的高度对什么是模式给出了一个全面的定性叙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引进发源于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必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的社会工作界对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的讨论,笔者认为,这一讨论的必要性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社会工作进入我国这个特定的"文化区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13.
解数学题离不开观察-联想-转化这一思维过程.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如果直接求解较为困难,可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直接攻击,而是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直接把问题化归为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运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运用数学变换的方法去灵活地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中国小卫生间无法同时解决如厕和洗漱,虽然这对于一个国际设计师来说小了点,但是却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面对的现实.这个问题让Lino怔了一下,似乎"风格"和"主义"问题他更加驾轻就熟.但是国际大师的确经验丰富,他很快就为我们提出了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个体从家庭与社区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成长必定伴随着困扰,生理上的困扰、心理上的困扰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困扰,这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青少年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同样的,帮助其解决此问题势必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以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为主线对青少年"问题"及其矫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早已成为我国政府、高校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金融风暴袭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宽松的就业政策,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就业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汪磊  邹哲 《城市》2004,(5):45-47
一、概述 解决交通问题的战略多种多样.有人热衷于通过简单的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交通问题,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效力是非常短暂的.于是,又有人开始研究更新、更为有效的新方法--"双赢"交通战略.  相似文献   

18.
赵赞辉 《职业》2012,(9):182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看电视难而开展的惠农工程。由于很多自然村地处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采用无线和有线的方式都难以解决他们看电视的问题,因而这些村庄被称为电视信号的"盲村"。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直播卫  相似文献   

19.
王明浩  肖翊 《城市》2008,(4):8-12
一、住宅具有的特性 (一)住宅是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 "衣、食、住、行"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住"的问题便更为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住宅,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孝经》正式宣布"孝"的经典化的同时却隐含着以下几个没有解决的问题:(1)"孝"有没有一个的标准,如果有,是什么?(2)"孝"到底是什么?(3)为什么一定要"孝"?表面上来看,《孝经》对三个问题都进行了回答,那么,《孝经》是否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则有必要就《孝经》来考察一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