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数量庞大、口语性强、真实可靠、覆盖面广,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词汇学方面,白话报刊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崭新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勾勒清末民初词汇系统概貌,促进现代汉语词汇及方言词汇的研究;辞书学方面,白话报刊为大型语文辞书增补未收条目、添加遗漏义项、补充缺失书证;民俗学方面,白话报刊展现出清末民初的物质民俗形态,描绘出清末民初的社会民俗画卷,勾画出清末民初的精神民俗图景。为适应新时代文献资料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应当考虑建立专门的清末民初白话报刊数据库,以实现白话报刊学术资源全方位的整合与共享。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国安法的立法期间,中美报刊就此展开了激烈的对弈性报道。借助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对比《人民日报》和《华盛顿时报》各20篇关于香港国安法报道的介入资源差异并分析成因,可发现:在宏观上,两种报刊都倾向于从支持各自国家的站位来运用单声句子和引发多声对话,《人民日报》的对话收缩资源比例较高,而《华盛顿时报》的多声资源密度和对话扩展资源比例较高;在微观上,前者的否定、对立、强调、疏离等介入资源比例较高,而后者的引发和宣称资源比例较高,两种报刊倾向于采取支持各自国家的站位来运用8种介入资源;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催生以上报道介入资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如何开发利用印刷型报刊、网络报刊、电子期刊资源,使三者有机结合,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港台与大陆交流日益频繁,港台报刊成为内地了解港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对如何开发和利用港台报刊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报刊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种类也极其众多,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报刊史料能很好地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因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项史料。利用近代报刊史料研究中国近代史,需要加强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要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此外利用报刊史料也要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实施细则》以来,各地都在大力进行报刊体制改革,根据细则对本地的报刊进行了治理和整顿。本文试图分析细则的出台对传媒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及启示,并指出传媒物种应尽可能向关键种转变,合理配置媒介资源,优化传媒生态,打造生态传媒,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著作和论文。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发展进程、史料价值以及外国传教士与近代报刊、近代妇女报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目前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陪都时期的重庆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呈现出高校林立、报刊云集、学人荟萃、群贤毕至的局面。尽管抗战时期的中心工作是抗日救亡,但这并未妨碍众多深受中西文化洗礼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们以跨文化的眼光探讨文学与艺术的各种问题。一时间,大量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以及文艺研究的著述,发表于重庆的各大报刊或出版于重庆的各个出版社,使得陪都时期的重庆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日重庆的比较文学界留下了一批丰厚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9.
报刊是社会的窗口 ,老报刊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从 1898年创办《蜀报》至 1911年底 ,在成都先后共出现过 4 8份报刊。本文概述了清末成都报刊的发展 ,分析了清末报刊呈现出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外文报刊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外文图书情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部分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情报服务的观念、方式等却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外文报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受影响。高校图书馆应着重从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树立读者模仿的典型和提供一流的服务水平等方面采取措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外文报刊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为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增强抗日斗志,昆明史家以昆明报刊为平台,利用史学进行抗战宣传。昆明报刊的史学研究一度呈现繁荣之势。这时昆明报刊的史学研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爱国主义思潮贯穿于史学研究之中,一切为抗战服务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支点,重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史研究是抗战时期昆明报刊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昆明报刊的史学研究工作,书写了20世纪学术史上很有意义的一页,同时也给抗战大业的最终完成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对英语报刊和音像节目资源的使用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式 ,为英语教师开辟了多种教学可能性。本文概述了网络报刊对英语教学的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针对汉语语境下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及其它语言技能教学中对因特网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陪都时期的重庆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呈现出高校林立、报刊云集、学人荟萃、群贤毕至的局面.尽管抗战时期的中心工作是抗日救亡,但这并未妨碍众多深受中西文化洗礼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们以跨文化的眼光探讨文学与艺术的各种问题.一时间,大量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以及文艺研究的著述,发表于重庆的各大报刊或出版于重庆的各个出版社,使得陪都时期的重庆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日重庆的比较文学界留下了一批丰厚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4.
报刊资料是近代报刊业逐步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近代报刊史分为7个阶段:1815-1872年,1872-1915年,1915-1927年,1927-1949年,1949-1976年,1976-1995年,1995年至今;应该加强对近代以来的重点报刊的研究,对报纸的学术版以及学术刊物的研究,对报纸的生活版、娱乐版以及时尚类、休闲类、通俗类杂志的研究,对政府内部报刊、企事业报刊的研究,对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小报”或“文革小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报刊资料具有记录内容的全面性、资料存量的丰富性以及新闻性、文献性等特点。利用报刊资料应该注意7个问题:对报刊史、过期报刊的收藏状况和检索方法应有一定了解;注意核实报刊上面发表的文献资料;对报刊上的新闻资料,注意遵循新闻学的某些规律来看待它的真实性;注意核实报刊发表的新闻资料,以免采用失实的新闻报道;在评估史料价值的时候,适当注意新闻的倾向性因素;注意字号、化名、笔名、网名的使用问题;注意互联网和网络资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张天星《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以近代中文报刊为视角,研究晚清文学在报刊媒介作用下的近现代变革,体系阔大,视野开阔,资料翔实,论证细密,新见纷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一部研究报刊与晚清文学近现代转型的厚重力作。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获得语言知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英语报刊阅读能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且内容新颖时尚、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将英文报刊阅读引入课堂,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报刊标题是英文报刊的文章内容最高度的概括和浓缩,具有很强的引导功能。本文作者结合中外不同种类的英文报刊标题,从修辞格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和研究了英文报刊标题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开发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迅速准确地获取网上有用信息,推动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化的双向发展。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障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六种组织形式、四种组织方式及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提供分类链接熏建立导航库、制作主页、提供数据库查询、建立网络资源数据库、搜索网上电子报刊补充馆藏等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动、指导报刊朝职业化方向发展,是五四前后徐宝璜、邵飘萍等人研究新闻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报业组织及其运转,是他们研究分析的主要对象。提供新闻是报业的天职;为全社会服务是报业的目的;经济独立是职业化报刊的基石;言论自由是职业化报刊的生存环境。他们的这些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的报刊实践,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思潮在新闻研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中美报刊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本文针对中美报刊选题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中美报刊选题上的差异,并指出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对中国报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