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2年前后,列宁形成了建党原则、策略和组织“三位一体”的思想,为巩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01年至1902年,列宁通过批判“经济派”,把这些思想凝练在《怎么办?》这部著作中。原则上,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列宁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以坚定的阶级斗争引领社会革命。策略上,通过透视各大阶级的政治经济矛盾,列宁扬弃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策略,以坚决的鼓动手段塑造革命热情,瓦解封建主义的镇压和自由主义的腐蚀。组织上,通过回顾俄国社会民众工党的斗争历史,列宁提出了全俄政治组织报计划,以坚强的秘密组织团结革命力量。《怎么办?》的建党思想是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对当代党的建设有重要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洪霞 《理论界》2004,(2):39-4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充分体现出我党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党的各级组织的监督和党的专门机构的监督。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监督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人,其党内监督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完善我国的党内监督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首先,…  相似文献   

3.
列宁有着众多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他主张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应坚持严格的党性,强调通过宣传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视运用“典型”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进行宣传。认识和把握列宁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经历了从否定性到阶级性的转换。在意识形态概念性质演变的基础上,列宁和葛兰西分别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出了两种视角不同的路径,即意识形态的“灌输论”和意识形态的“生成论”。两种路径的提出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制度化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灌输论”和“生成论”的协同效应,提升意识形态宣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和教育人民。同时,积极培养党的有机知识分子,构建无产阶级为主导的联盟,不断扩大社会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性。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般将列宁的哲学思想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①1894~1905年,列宁哲学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怎么办?》;②1905~1914年,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列宁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认识论问题上,发表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③1914~1924年,列宁哲学思想的成熟时期,主要著作即《哲学笔记》。1905年前后,俄国国内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如何对待革命问题·上,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与此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经验。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意识形态的最新成果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把构建完善的宣传体系和宣传制度作为宣传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证,把社会实践作为宣传的重要途径,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宣传的切入点,把党内教育视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和载体,用通俗化的语言阐释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7.
“左派共产主义者”是十月革命后俄国党内关于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争论中形成的以布哈林、拉狄克为首的“左派集团”。他们不顾当时严峻的国际国内条件,一味强调坚持革命原则,力主同德国进行战争,在这场争论中始终持与列宁意见相左的观点。列宁为了苏维埃政权的前途,对“左派共产主义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终于以党内多数通过了同德国签约的决议,从而保住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8.
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一般规律总结,是进行党的建设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列宁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情况,形成系统的"灌输论"。今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但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存在。根据"灌输论"的本质要求和时代背景的变化,要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功能三个方面探析新时代条件下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俄国革命中,经济派主张工人运动“自发论”的错误思想盛行,这对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极为不利。针对这个挑战,列宁高度重视理论斗争对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科学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抵御思想侵蚀、凝聚革命力量。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明确其时代价值,寻找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契合点,是正确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21世纪以来,“两制并存”背景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经成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民主集中制"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清亮 《学术界》2001,(1):189-191
列宁是提出“民主集中制”的第一人。俄共 (那时的名称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的建党初期没有“民主集中制”这一提法。 1 90 3年、1 90 4年 ,列宁针对民主派曾提过“集中制”。 1 90 6年 3月 2 0日 ,列宁为社会民主工党拟定了一份策略纲领 ,其中提出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1〕4月 ,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决定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为党的组织章程的第一条。从那时 ,联共 (布 )一直保留这一条文。从列宁执行的情况来看 ,在党处在地下状态时 ,他强调集中 ,二月革命后 ,党取得了合法地位 ,他又强调民主。十月革命后…  相似文献   

11.
列宁从推进俄国革命的角度出发,对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进行了批判.在建党时期,列宁同经济派和孟什维克进行了斗争,使布尔什维克党从理论信仰到组织原则上都避免了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在俄国革命时期,列宁同取消派进行了斗争,保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领导权以及革命后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与西欧社会民主党反伯恩施坦主义的失利相比,在组织上不断清党以及立足于俄国国情找到一条将党的革命纲领与党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的现实途径是列宁战胜伯恩施坦主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列宁提出和形成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俄国无产阶级和后来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目前,探讨列宁的这一学说,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东方社会的特点是封建传统悠久和经济文化落后,这导致了民主的缺失。20世纪初在俄国建立的共产党,由于没有社会民主的环境,党内民主也无法得以实施。对此,列宁阐释道,党内民主是十分必要的,但实行党内民主需要完全的公开性,在完全公开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党的干部的民主选举。俄国当时根本不具备欧美国家的社会民主条件,政党处于秘密状态,成为职业革命家组织,只能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前,列宁先后发表了奠定布尔什维克党思想基础的《怎么办》,奠定党的组织基础的《进一步、退两步》和奠定党的策略基础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要论著。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又根据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的建设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和阐明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原则,并竭力付诸实践。这些重要思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重要文献《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发表在1905年十月总罢工之后,十二月武装起义之前。仅从文章本身看,涉及时代背景的问题不少。由于列宁所说的“文学”不仅是指狭义的艺术文学,而且是指广泛的出版宣传文字,他提出的党性原则也是就此而言的,所以只在小说诗歌创作中解决有关《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的时代背景问题,是困难的,必须对当时的政治斗争、报刊宣传进行考察,才可以对某些方面,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6.
重庆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张翼星先生编著的《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以下简称《命运》)一书。该书分正篇(列宁哲学思想与当代现实)和附篇(国外学者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若干评论)两大部分。正篇由10章构成,前9章的内容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列宁主义总体问题。作者着眼于社会主义实践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估、列宁主义理论贡献和历史遗产的考察,以及对列宁主义的国际性和民族特色的分析,揭示了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第二部分是关于列宁哲学  相似文献   

17.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蕴含了本质论、功能论、灌输论和建设论的四重逻辑。本质论方面,列宁从否定性、描述性和肯定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意义转换,建构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概念。功能论方面,列宁强调意识形态具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助推社会主义革命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功能。灌输论方面,列宁阐述了意识形态灌输的必要性、主客体、内容与原则等要素。建设论方面,列宁认为要从领导核心、宣传阵地和教育引导等方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从上述四个方面探赜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建构,可以为新时代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载于1905年11月13日《新生活报》上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是列宁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所写的有关文艺问题的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它不但对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文艺工作,对俄国的进步作家和革命作家,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文艺工作,对这些国家的作家艺术家,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文艺史上,很少有这样的文献竟然对文艺工作,文艺创作产生过如此广泛而深远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文献中,列宁提出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关于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的思想,其它文艺思想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论证、发挥、说明这一文艺思想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1908年为开展党内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而写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它是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读书。 1905年至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进入了政治、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0.
高旺  包毅 《南方论刊》2013,(9):35-37,33
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列宁汲取了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精华在内的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创立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阶级分析方法贯穿意识形态理论始终;具有主观性和价值性;从实践的角度考察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