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德胶澳之战与中日“行军区域”问题交涉黄尊严王涛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打着“日英同盟”的旗号,对德宣战,把欧洲的战火引燃到了远东。为实现攫取山东进而独霸中国的阴谋,日本不仅恃强破坏中国中立,由远离胶澳租借地的龙口强行登陆,迫使中国划...  相似文献   

2.
1914-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非法贸易和走私活动黄尊严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打着"对德宣战"的旗号,出兵侵占了青岛和胶济铁路。在此后的八年间,日本在对山东实行军事占领的同时,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其掠夺的方式,除倾销商品、输出原...  相似文献   

3.
远东战役本身即具独特性,而特殊研究环境下又使得某些观点与史实记述沉淀为经典话语,其中不乏错讹或不实之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疑误和辨析:苏、日中立条约保持到开战之际,苏联希图依赖远东战役有更大的收获:至1945年3月原关东军15个精锐师团全部调出,远东战役发起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约51万人、70%师团为当年新编;苏军战绩为歼灭日军24万、受降日军44万:远东战役主战场的结束延迟到8月20日,未举行正式受降仪式。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侵华战争,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六个星期内”,南京城的恐怖达到了极点。约有“20万以上”的中国被俘军民被屠杀,有“妇女二万人”被强奸,有“三分之一”的城区被烧毁。这时南京城水、电、通讯全无,尸体堆积,房屋变成瓦砾。而被日军杀剩的 20—25万平民得以不死,完全是由于有15位外国中立人士所组织的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进行救援工作的结果。这是中国人民永远应该感谢的。本文本此目的,对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的救援工作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大华 《文史哲》2005,75(2):118-126
在百年前因争夺东北而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不予深究,简单否定。然而,清政府局外中立的表象掩盖着形形色色的真相和矛盾。事实上,出于维护东北主权、联日拒俄的考虑,在战争中,清军和奉天当局暗中为日军提供了帮助或便利,全国舆论更是袒日拒俄不加掩饰。同时,日俄两国也并未尊重清政府的中立,破坏中立的举动屡见不鲜。可见,对于中日俄这三国来说,所谓对中立的“恪守”和“尊重”主要是一种煞有介事的姿态,以避免战争的扩大化,这也折射出当时英美等列强的意图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远东战役本身即具独特性,而特殊研究环境下又使得某些观点与史实记述沉淀为经典话语,其中不乏错讹或不实之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疑误和辨析:苏、日中立条约保持到开战之际,苏联希图依赖远东战役有更大的收获;至1945年3月原关东军15个精锐师团全部调出,远东战役发起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约51万人、70%师团为当年新编;苏军战绩为歼灭日军24万、受降日军44万;远东战役主战场的结束延迟到8月20日,未举行正式受降仪式.  相似文献   

7.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由于广东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各国隔海相连,日军出于封锁中国南大门和进占东南亚各国的需要,在侵华战争中加紧了对广东的侵略,并一直把广东作为重点控制的地区之一。抗战八年中,日军在广东滥施暴行,残害和掠夺了无数的生命财产,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日军对广东的侵略,是从狂轰滥炸开始的。1937年8.月31日,日机6架首袭广州,从此至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时止,广州便处于日机连续不断的轰炸之下。从1937年9月22日至27日,广州市德宣、西山、惠福、西禅、东堤、前鉴、黄沙、石…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从确保本国远东地区安全的角度出发,日本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缔结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均遭拒绝。在日军于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遭到苏军的沉重打击后,被迫表示愿与苏联改善关系。1939年9月15日,苏日签署了关于停止苏蒙和日“满”军队之间的一切军事行动协定。1940年7月27日,日本确定了“南进战略”之后,开始向苏联建议缔结中立条约。日本主动提出原本拒绝的建议,反使急欲保障东线安全的苏联处于有利的地位,苏联当然愿意接受。这样,苏日两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按国际惯例,一个主权国家同另一个主权国家签订彼此认可的双边条约,第三国本不应指责,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是该条约不损害任何第三国的利益,而苏联与日本的签约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日机对重庆的“战略轰炸”和重庆的反空袭斗争温贤美一、日机对重庆“战略轰炸”计划的出笼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后,中日战争开始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已无力对华开辟新战线涸内既无兵力增援,在华的陆军又不能从武汉向酉,越过险要的大巴山和巫山山脉去攻打...  相似文献   

10.
《礼拜六》杂论李炎 民国初期,有一份杂志《礼拜六》曾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风靡一时。它就是于1914年6月6日在上海创刊发行的文艺周刊,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份周末刊物。它以浓厚的趣味性和一定的文学品位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有几篇记叙《礼拜六》风靡的文章,虽属...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政府借故扩大战争,投入了百万大军,开始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自此之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八年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民族生存的可歌可泣的伟大战争。1、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和起因。1937年7月7日深夜,驻丰台日军中国驻屯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于距卢沟桥西北一千米的龙王庙附近进行夜间演习,并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进行搜索,还开枪数响,向我示威。我驻卢沟桥部队37师110旅认为,午夜日军入城搜索,势必惊扰城中居…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日本攻占青岛之军事行动,北京政府经多方筹议,仿日俄战争先例,向外宣告了行军区域。然而,日军无视中国的中立布告及其自身对行军区域界线的承诺,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于不顾,强占胶济铁路、侵扰地方、杀害人民。胶济铁路不是德国国有,而是归中德两国合办的铁路公司所有,不能被视为敌产。日军在行军区域内种种非法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13.
松村俊夫在<南京大屠杀大疑问>中认为,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到12月16日才提出对日军暴行的强烈抗议,这说明日军在16日以前没有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这是他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之一.本文则认为,16日才提出严正抗议,不但不能说明此前没有暴行,反而说明日军暴行的疯狂与野蛮.南京沦陷前,国际委员会对日军的军纪高度信任,认为即使日军占领南京,也会很快恢复秩序,因此,他们将自己定位为短期内住房和食物的救济者.但是,日军入城后,大开杀戒,暴行累累,这使国际委员会的成员们大为震惊,在由预期中的救济者转化为现实要求中的生命保护者时,他们产生了角色紧张现象,一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就使抗议暴行的时间稍稍延误了.  相似文献   

14.
广泛而又极具杀伤力的游击战争,使大量日军陷入华北战场的泥沼,损失极其惨重,在同我八路军交战的各日军师团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以致于日军一些师团的番号都打没了,这其中之一就有日寇第一О八师团。日军一О八师团,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直属师团,这个师团从1937年8月底进入中国华北后,便开始了它的梦魇般的行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我八路军的多次沉重打击下几近伤亡殆尽。  相似文献   

15.
莫名 《快乐青春》2014,(9):19-21
1938年10月25日下午,天空一片瓦蓝,没有一丝风。这时,三八六旅全体将士正潜伏在青峰山上,准备消灭进犯之敌。旅长陈赓和副旅长许世友,在一个只有五平方米的简易帐篷里席地而坐,对着地图精心研究作战方案。忽然,几个侦察兵陆续前来报告:日军大佐小野茨郎率领百余名日军和千余名伪军向这个方向“扫荡”而来,前锋离我军驻地不足十五华里。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金剑华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中立"──援华──结盟──扶蒋反共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是什么原因驱使美国政府不断地调整对华政策?研究这一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此间的中美关系,也对今天正确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不...  相似文献   

17.
滇西抗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张晓琼,李根5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日军结束了进攻作战,转入了对中国长期的持久战争。为了支持对华的持久战争,日军于1939年冬在广西钦州...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25日是香港历史上的“黑色圣诞日”.在一万五千多英军抵抗18天之后,时任港督杨慕琦宣布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从此,香港开始了3年零8个月黑暗的日占时期.沦陷期间,日军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对香港进行了残酷的统治,而且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给初步繁荣的香港经济造成惨病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新马闽籍华侨在日军南侵的铁蹄下受尽摧残,他们作为新马各民族的一员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援,有些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新马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一、新马闽籍华侨是东南亚地区抗日力量的组织者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夏天,菲律宾侨领李清泉与印尼侨领庄西言联名写信给探嘉庚先生,提议组织全东南亚华侨救亡斗争的最高组织。同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南洋中学成立。南侨总会负责东南亚各…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魏宏运上海旧称十里洋场,是外国人心目中的“冒险家乐园”。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英法租界处于日军四面包围之中,成为孤岛。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英法租界,孤岛不复存在。孤岛这个词,不知何人首先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