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文艺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并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体系,论述的只是文艺的“外部规律”,没有涉及文艺的“内部规律”。事情果真是这样吗?否! 笔者认为,所谓科学体系或理论体系,无非是指某人对于某门学科的基本规律问题所发表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见解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是说,判断某人对于某门学科所发表的某些理论观点是否形成科学体系,从内容上说,要看这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学的审美及意识形态性葛启进从根本性质上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文学区别于哲学、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以及宗教等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3.
论文艺的审美功用胡家祥文艺从社会的机体上产生,担当了特殊的角色,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艺的功用就是审美功用;其它社会功用都统一于审美功用。所谓“统一”,其实就是“包容”;把审美作为其它社会功用的“中介”或“基础”等等说法,都是将它作为一种抽象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分析了文艺社会功能的两种极端观点的代表性论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从美感心理角度对文艺社会功能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文章阐明了艺术审美的心理特质(包括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和欣赏中的审美心理机制),指出文艺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文艺的认识功能是教育功能的基础和一翼,教育功能是认识功能的深化和延伸,文艺的审美功能是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负载者,同时,文艺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又是文艺审美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文艺学的研究态势看,静态的个案分析已向动态的系统与整体研究倾斜。特别是对文艺与其他相近学科的渗透研究,成为一种学术时尚。继文艺心理学异军突起之后,文艺社会学、文艺人类学、文学语言学、文艺民俗学纷纷崛起,各领风骚。而这些新学科的共同特点,就是牢牢抓住了文艺与相近学科相互影响与转换的中介。实际上,对文艺系统中各种关系的研究,说到底就是中介研究。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与中介”辨证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反对把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相互关系,看成是非此即彼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要充分认识对立双方进行转化的中介。“一切矛盾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本文所以提出对文艺民俗中介的分析与界定,一方面想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讨论文艺与社会生活关系中,民俗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则想在文艺的整个运行机制中,讨论民俗作为客观的制约因素所具有的中介质。当然,除了民俗外,构成文艺系统的客观中介还应包括,作为文艺的外在物化形态与表现形式的语言(材料)中介。而本文主要讨论前者。  相似文献   

6.
论文艺的美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精神在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这种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在人史关系、主客关系和天人关系相对立的情境下往往表现为美学意义上的崇高精神 ;在人史关系、主客关系和天人关系相统一的情境下往往表现为美学意义上的和谐精神。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和和谐精神总是通过弘扬人的崇高精神逐步地加以实现的。我们需要描写壮美和崇高的人物、事件和现象 ,以感召和呼唤的激情 ,用壮美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和增强人们的不畏艰险和追求光明的信心与勇气 ,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艺的真实性问题,近年来在文艺理论战线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并不仅是在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中才发生的。据黑格尔说,这是在美学史上时常提起而又老是意见分歧的问题。他在《美学》中说,“有一个时常重新掀起的老争论至今还没有解决:艺术究竟根据现前的外在形状照实描绘呢?还是要对自然现象加以提炼和改造呢?‘自然的权利’和‘美的权利’,‘理想的真实’和‘自然的真实’——这些本来不明确的字眼可以使人们争论不休。”这位德国美学家所指出的使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经常进行的讨论中反复出现。这就是在讨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混乱不清,争论的各方往往使用一些“不明确的字眼”.这当然就使巳经存在的分歧更加扩大,各方面的意见始终不能趋于一致。最近,朱持同志指出,对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在讨论方法上缺乏科学性,不能不是一个使得问题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斯大林这句名言极其形象而精辟地道出了文艺对建树人的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对于文艺这种特殊的社会功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有着极深刻的认识。他在不少文章、演讲及谈话中,对文艺在建树人的精神文明中的作用,文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等问题,都有着许多精到的见解。一对于文艺在建树人的精神文明中的重要性,鲁迅在青年时代就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他弃医从文的基本动因。大家熟知的,一次,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的课堂里,看到银幕上绑着一个据说是替俄国做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理论,从文艺发生、发展的实际出发,批驳了那种否定文艺商品化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文艺作品当作商品,把文艺生产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这不仅是可能的和必然的,而且还是十分必要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艺的大众化曾经是我国文艺创作中的独特现象,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确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左”的思潮推动下,“大众化”被作了简单的理解,导致所谓“大众化”的文艺作品缺乏生活质味。文艺的世俗化则是近 20 年来文艺发展的流向之一,这种流向与当代社会人的务实尚真观念和社会消费式文化潮流密切相关。文艺的世俗化表现在创作中是多了生活的原汁味和人情味。而在世俗化的流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味表现“欲”、渲染“欲”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人们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只注重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一般本质的阐述,而对于它的特质则注意不够.本文试图在阐述文学艺术一般本质的基础上,着重谈谈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特质. 人们常说,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它的唯一源泉.显然,这是就文学的来源说的,即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都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找到根源.然而,实践证明,任何作家从事创作,总是要通过对生活的描写把他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反映出来,表达他的一定思想感情与意愿.只不过他的认识与感受、思想感情与意愿,是通过对生活的具体描写,或者说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例如鲁迅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文艺创作按照自己的特点、特殊规律,表现历史和现实的生活真实。他们认为,只有当艺术作品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性格,深刻有力地表现时代精神、阶级共性和生活的某些本质时,才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复杂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13.
时下,市场经济勃兴,文艺特别是流行文艺也在滚滚商潮中空前活跃。对此,有人皱起了眉头,认为这是造成严肃文艺严重萎缩的祸根,指责日:"通俗文化艺术,由于多按照某种固定的文化艺术模式复制,所花的社会劳动时间大大低于高雅文化艺术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之销售最大。...·这对部分严肃文化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不能不发生诱惑作用。"容忍通俗艺术泛滥,只能钝化人的感觉,诱使艺术家误人歧途。"①因而主张取消通俗文艺。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文学的消遣性、娱乐性、渲泄性被凸现了。真正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学作品日渐增…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者,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核心、基本途径、基本方针、重要保证等。客观来讲,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是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思想武器,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先导,但也存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设方面错误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的气势是存在于文章内容诸因素与体式诸因素的组合之中和整体流动之中的功能 ,它是论文的审美价值的体现。毛泽东论文具有视野开阔 ,驰骋恣肆 ;理足情切 ,虚实相得 ;起点高直 ,纲举目张 ;堂而皇之 ,文笔酣畅等气势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中必然包含意识形态因素,关键是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中的比重是否符合理性的标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国外交的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外交的三个时期,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相同,这是与各个时期的客观环境,以及毛泽东为领导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认知有很大关系的.毛泽东外交中意识形态因素地位不同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内制度因素、国际环境的原因,以及毛泽东个人性格等方面.对毛泽东外交中意识形态因素是否理想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从不同的时期,依据意识形态在外交中的比重是否能正确地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来判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者,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核心、基本途径、基本方针、重要保证等。客观来讲,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是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思想武器,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先导,但也存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设方面错误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8.
模糊理论作为文艺研究的新方法,至少有以下几个角度。首先是模糊逻辑方法。传统的形式逻辑是一种精确逻辑,它对于建立严谨的文艺学体系来说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它面对许多充满不确定性的文艺现象时,却显得无能为力了。从严谨倒向严  相似文献   

19.
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孔子是首先强调内容,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和支配作用的。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这本是孔子谈论人的“德”、“言”关系的。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只要有了好的道德品质,就必然能说出有价值的言语;与道德品质相较,人的言语是次要的,能说漂亮话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他认为“巧言乱德”(《卫灵公》)反对“巧言令色”(《学而》)而缺少仁德的伪君子。孔子对人的“德”、“言”关系的论述,实际就涉及到文艺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20.
鲁迅有关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的论述虽然分散,却颇全面。本文加以综合、整理,着重阐明政治对文艺的发展方向、兴衰状况、思想内容以至形式、风格,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文艺又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