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24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静脉渗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静脉炎、静脉渗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使用24G留置针穿刺于前臂静脉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在外科病人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已于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已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目前,国内一些医院也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本文应用统计学方差分析方法,对本科收治的输液病人随机抽样135例,进行了头皮针和静脉留置针的对比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巧及减少静脉炎和局部炎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肝病科住院老年患者372例,收集留置针操作信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留置针并发症发生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有并发症发生209例(56.2%),无并发症发生163例(43.8%),导致发生并发症的因素有留置针型号(P0.05),输入刺激性液体(P0.01),留置时间(P0.05),穿刺人职称(P0.05)等。结论临床中应加强静脉留置针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低职称护士的穿刺技术、掌握留置针留置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老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穿刺前先局部热敷的应用效果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入住我科,老年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由两名N4级护士操作,观察组穿刺前先局部热敷穿刺侧肢体数分钟后再常规穿刺,对照组进行常规留置针操作,通过调查分析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等评价标准。结果两组患者穿刺中,观察组在一针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例数、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穿刺前先热敷穿刺侧肢体数分钟,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方面有很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最好固定方式,延伸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消减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出。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9月我科收治住院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输液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先用一条输液贴横向牢固留置针外套管的Y型毗邻处,然后再用3M透明敷贴固定,对照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天数。结果两组留置针固定方式对照:观察组留置针的留置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以后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式可明显延伸留置针的留置天数,制止留置针的脱出。  相似文献   

6.
成年女性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量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选择120例女性上肢浅静脉输液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拔针后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1分钟,对照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针眼片刻,发现实验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淤斑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31%,即按压针眼1分钟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明显优于按压时间片刻。  相似文献   

7.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并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为了保护老年患者的外周血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为患者进行化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样,一些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就出现在临床工作中,气胸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为1%-10%,我科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为老年化疗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48例,确诊术后气胸者1例,处理及时,未引起医患矛盾,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为临床老年患者输液提供借鉴。方法对经上臂静脉置入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的89例老年患者资料进行总结,从导管置入长度、留置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51%,导管置入长度为25~30cm,留置时间为13~44天。其中穿刺点渗血2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1例,1例因抢救无效于第13天死亡,其余均使用至疗程结束。结论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置入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在老年患者的抢救、静脉营养输注、长期输液等治疗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静脉中长导管(MVC)临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和辽宁省人民医院经周围静脉留置MVC老年住院患者59例(MCM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经周围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62例,两组对象均在Site-Rite5超声仪引导下,使用改良赛丁格技术完成静脉留置MVC和PICC操作,留置时间分别≥2周。由操作者在留置后第2天、第28天和拔管时进行评估,并填写"留置MVC或PICC相关并发症观察表",内容包括:①导管移位、堵塞或脱出;②静脉炎;③穿刺处感染及血流感染;④穿刺点渗液及渗血;⑤深静脉血栓。结果 MVC组和PICC组导管留置期间的各类并发症例数和并发症总例数分布无明显区别(均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MCM和PICC≥2周时间各类临床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3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87.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可有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1.
中药膏剂外敷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用中药膏剂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膏剂外敷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止血带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对86例需行静脉留置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常规静脉留置穿刺术和应用双止血带改良静脉留置穿刺术各43例,固定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结果常规法成功率53.5%,双止血带改良法成功率90.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静脉置管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止血带应用在外周静脉充盈不良、严重浮肿、血管硬化、肥胖、恶液质、严重静脉炎及重危患者的静脉留置穿刺中起重要作用,能有效的提高静脉留置术穿刺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压输液接头与零压输液接头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肿瘤科放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取正压输液接头与已穿刺好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对照组20例采取零压输液接头与已穿刺好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输液结束皆采用生理盐水20ml正压脉冲式封管,比较两组阻管率、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阻管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7);两组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1);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正压输液接头能更有效地协助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输液管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阻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的穿刺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 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法,观察局部穿刺部位血管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静脉逆行穿刺法因针头部位肿胀或滑脱而重新穿刺的几率明显低于静脉顺行穿刺法,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论 静脉逆行穿刺术十分适合于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因此,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也影响患者的治疗。我院自2007年至2008年期间,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静脉炎3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甘露醇药物治疗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将125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给予细节护理,比较患者细节护理后输液部位静脉炎、血管硬化、液体外渗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静脉使用甘露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血管硬化、液体外渗)发生率改善优于细节护理前,患者满意度高于细节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细节护理,能及时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甘露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消除或减少此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将8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治疗中输液部位静脉炎、液体外渗、便秘发生率及出院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使用甘露醇治疗中静脉炎、液体外渗、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预见性护理,能及时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减少此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从而做到用药及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对480例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使用的由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IntrocanSafety-专为保护医护人员设计的安全留置针.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护理中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们对140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宣教、皮肤的观察、置管的护理、并发症干预等,对照组实行了简单的输液护理。结果两组在预防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减少了留置针在使用中的并发症,保证了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输液疗法的护理质量,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随机选择120例女性上肢浅静脉输液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拔针后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1分钟,对照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针眼片刻,发现实验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淤斑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31%,即按压针眼1分钟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明显优于按压时间片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