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类是由男性、女性构成的。在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包括生育和教养)和精神生产(包括文学艺术作品的生产)中,男女都是强大的、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对前者,从古至今没有人敢否认。对后者,一般人们也承认,但对于妇女也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生产力这个命题,是不够重视的。至少中国的情况是这样。就拿文学创作这一门类来说,中国古代能诗会文的女性当不在少数,可作品留下来的有多少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除了女作者自身的原因(如唐孟昌期妻孙氏善诗,一日以为才思非妇人事,遂焚其稿)外,应该说与人们长期对女性创作不重视是有关的。在文学批评专著中,《文心雕龙》不论女作家的作品,《诗品》论及者仅有四位。在重要文学作品选本中,《文选》选诗文七百余篇,女性作品仅收两篇。《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不录女性作品一篇。这种情况在解放后仍未改变。比如“选诗一千首,希望能基本上体现中国古典诗歌优秀成就”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所选有名氏女作者仅蔡琰、李清照、秋瑾三人。“选文曾拟力求全面”的  相似文献   

2.
(1)当前,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究和宣传,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即只注目于自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对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则注意不够。我们以为对此应加以纠正。 (2)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马克思主义中,“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论断,首先是与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以及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精神生产力”概念整合在一起的。 由于人类的任何有别于感性实践的理性实践活动,都包含着人的精神动因的过程~①,因此,人类的生产可从这一角度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能力的展示,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也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初稿中,明确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力"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亦应赋予"生产力"新的定义,即"所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谋求人类自身生存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财富(或物质资料)的能力;二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力的能力."它表示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社会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作者明确指出,"管理"也是一种"劳动","管理者"也是"劳动者";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应当重新认识管理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诗酒精神孟修祥酒是一种物质文化,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的;诗是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产生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和情感表达。而诗与酒的最初结缘绝不会迟于《诗经》的产生之时,因为《诗经》中就有大量的咏酒诗存在。诗的创造并非必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经过多种传媒的广泛宣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发展生产力的具体措施上五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差异,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力的理解仅局限于生产力的物质层面似乎就只有物质生产力,而忽视了生产力的精神层面,即精神生产力.这是不符合生产力含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系统里,既有物质生产力,也有精神生产力,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本应既包括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也包括大力发展精神生产力,而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两种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同属于…  相似文献   

6.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中古时期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不一一分析,只着重分析作品中众多的妇女形象,其中有美的,也有丑的;有着意理想化的;也有肄意丑化的.马克思在1868年12月12日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曾经指出:“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本文拟结合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研究当时阿拉伯妇女的地位、处境,探讨作品的妇女观、婚姻观、爱情观等  相似文献   

7.
人类由男女两性组成,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部男人和女人的生活史。在人类的英雄史诗中,主角一直由男性充当;而在人类的悲剧舞台上,女性则始终是主角。这一历史现象被古今中外的作家在小说中加以反复表现。中国古代小说也不例外,众多地、性格各异的女性现象,重复地述说着自己的悲剧。《红楼梦》中“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便是对封建时代女性整体命运的高度概括。无论皇后嫔妃还是丫环婢女,  相似文献   

8.
探讨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与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理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人类自身生产的一般规定 这里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提法本身是否妥当  相似文献   

9.
诗歌盛于李唐,而女子传将极少,因《全唐诗》赖以存名的女性诗人中,享有盛誉的多系女冠。如李冶、鱼玄机,被誉为“万里桥边女校书”的才媛薛涛,《全唐诗》小传也称其“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在唐代女性文化圈内,女冠占擅一代诗坛风骚,这种颇为奇殊的现象,在女性文学史上也属瞩目。本文将通过对唐代社会风尚、文化背景和女冠这一特殊阶层生活习俗、传世作品的考释论述道教对女冠诗风的影响和女冠诗人在中国女性史上的意义。一、道教为跨逾诗教门阃提供避风港中国的诗教历来比较重视伦理学规范和诗歌的社会功用。《诗大序》把《…  相似文献   

10.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风格迥异的作品,然而它们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侧面的描写,体现的都是女性在人类社会早期男性话语架构下的地位,即: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既由于原始的性别魅力为男性所敬畏;同时又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附属性和奴性。事实上,通过三部作品中对女性群像描写的分析比较,揭示出的是东西方早期社会对女性的相似的价值观和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论观点看,生产力不是生产要素,也不是生产系统本身。生产力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生产系统诸要素在相互联系和结合(即形成的结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整体性功能。生产系统的要素具有生产力的元功能;生产系统的结构(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力的结构功能,"结构—功能"律说明了这个问题。环境对生产力具有潜功能,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凸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成为对生产力功能影响最大的精神文化,其他社会环境也对生产力起着潜在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引:姜亮夫说:“关于屈子身世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写下的《离骚》的首八句诗。”这八句诗,“是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才是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屈原部分(《屈原》。见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事实上对屈原的身世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对这八句诗的理解不一致。对屈原作品的理解有分歧,也往往与此有关。因此准确地理解这八句诗,是准确地理解屈原身世并进而准确地理解他的作品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这就是我讲疏这八句诗的原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考曰伯庸。1:帝——王逸说:“德合天地,称帝。”(《楚辞章句》。下同)故知首出“帝”字,有歌颂远祖之意。  相似文献   

13.
《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编纂的一部以女性为主题选诗结集的诗歌总集,其中表现的女性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欣赏。这种美包括容貌、姿态、服饰的外在美和人情、人格的内在美,具有体现古代女性的创造力和纯洁人们道德、美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学精神的基本构成中应该包括:(1)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念。(2)主要由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富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且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文化精神、时代精神等一般价值理念。除了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学精神这一内容外,与作品紧密相联系的世界、作者和读者三者所体现的普遍精神也应当重视。中国文学精神的构成是有层次的。文学精神与其它意识形态相比有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浅论苏轼的寓言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一代文坛领袖,无论在诗、词、散文哪一方面,他的成就都足以代表他的那个时代,这已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但是,由于已往人们对寓言文学不够重视,苏轼的寓言作品,包括寓言散文和寓言诗,至今也不曾被人重视。其实,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是足以和他在其他方面的地位相称的。单就诗歌来说,在今存《苏轼诗集》中,就有一百二、三十首寓言作品,其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妇女的苦难是深重的,她们历来备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的束缚,在被损害、被侮辱中哭泣与抗争。那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往往都通过笔墨对妇女命运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因此,妇女主题在文学史中一直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水浒》虽然是以草莽英雄的塑造闻名于世的,但依然  相似文献   

17.
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他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多寓写故国之思,反映民间疾苦,内容比较充实;在艺术表现上,情真语切,专于用白描手法纪写时事,也独具特色。著有《陋轩诗》及其续集,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辑佚诗,排印出版了《吴嘉纪诗笺校》。  相似文献   

18.
怨刺诗都是些“变风”、“变雅”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诗经》怨刺诗中的“怨”并不仅仅是指怨刺上政,更有普通人民对日常生活之痛和人生感伤的“怨”,“怨”也包括恋人的相思之苦、征人的思妇之怨等;而“刺”则有责备、讽刺之意。  相似文献   

19.
《无字》是一部有多重声音的小说,在叙述上自由地转换叙述的视点,在女性的经验上充分展开,同时又对男性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透析,小说致力于呈现生存图景,也致力于对人物精神性格的批判。《无字》力图超越女性性别本位立场的意味很明显,这种努力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在作品的叙述形式上。《无字》对性别立场的自觉超越使《无字》不仅成为张洁最好的作品,也使《无字》跻身中国当代优秀的长篇力作之列。  相似文献   

20.
周代是我国造酒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酒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诗经》中有许多作品表现了周代的酿酒、饮酒等活动,这些诗篇的主旨反映出隆礼、重德的文化精神。其中"祭祀诗"反映出酒与周人宗教生活的关系,酒是沟通天人关系的重要媒体;"宴飨诗"直接描写王室贵族的饮宴活动,体现宗族团结、敦结亲情的礼义之道;"农事诗"表现周代春祈秋报的祭祀礼仪,以及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谏酒诗"是对饮酒活动的规谏,体现周代酒德观念对生活和行事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