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日本大修馆组织撰写的《日中文化交流史丛书》全十卷本,经日中两国学者反复论证、探讨,已经组织就绪。该丛书将由日中双方学者驱使最新资料,共同执笔。在论及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的同时,详述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促进意义。读者对象为学界、日中关系部门、知识界及一般读者。该丛书由石田一良、周一良先生任  相似文献   

2.
战争与我     
战争与我编者按日中友好人士用井千惠子女士将她为“全国妇女主张和平大会”写的征文寄给本刊,以表达她对“故乡”中国的深厚情谊。作者的悲惨遭遇和此后为发展日中友好所做的努力,更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馒略战争,不仅使中国人民,而且也使日本...  相似文献   

3.
1989年金秋季节,中国北京日语演讲比赛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演讲比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演讲会的主题是“日本的社会与文化”。 这次演讲比赛是由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会长根本安雄先生提议和赞  相似文献   

4.
日中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以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为中心〔日〕田中明彦一、战后的日中关系在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中关系史的时候,颇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对双边关系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不仅要看到两国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还要看到国际环境和两国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面向21世纪的日本研究〔日〕小熊旭今年,适逢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值得纪念,值得庆贺。为此,我想借此机会对中国的日本研究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助事业的有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再过3年多,我们将跨入21世纪。在进入新的世纪后,中国的日本研究状况究竟...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邀请日本驻华大使馆官本雄二公使作了题为《日中关系的新思考》的报告。约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报告会。官本公使在报告中强调:日中间稳定的政治关系与合作关系是整个亚太地区政治安定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日中两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两国国际化的急速进展将会扩大双方经济交流,增强双方经济的相互依存。两国间稳定的政治关系对双方的安全保障来说也十分必要。宫本公使认为: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领土问题这三大问题是影响日中关…  相似文献   

7.
对日本来说,中国是难能可贵的文化大恩之国。日本若不珍惜这份因缘,就会偏离正途。日中建立在两国人民互相理解基础上的牢固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亚洲的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周恩来、邓颖超、苏步青等诸位先生待人情真意挚,通过和他们的深交,能够感到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蕴含着一种深邃的精神。"和"的思想智慧是一种内在规律性的力量,能使多元文化在相遇时不但不发生对立,反而能启发互相的创造力。"和"的思想与生命尊严的价值观,也贯穿于自古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在日中和平友好的事业上,青年们要传承历史并使之发展。日中要世代友好,日日培育新的友好之树,以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日本和中国的合作为基础,为地球的利益、为人类的利益携起手来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8.
<正>一、当前国际环境与日美中的处境在过去三年,日中关系一直处于持续改善的过程中。2018年李克强总理访日时,我也受邀参加了日方的接待活动,活动的气氛非常热烈。与外界认为日中总是在相互竞争不同,实际上,日中两国有着几千年的交往历史,其中真正竞争和对抗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最近日本的平成时代结束了,刚退位的明仁天皇曾于1992年访问中国。同时,日本通过政府开发援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我深感骄傲。过去几十年,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日中关系源远流长。去西安可看到很多记载,表明在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日本人就已到中国留学。现在日语中使用的汉字就是从中国传来的。截至19世纪末的日清战争(即日本侵华的甲午战争——译者注)之前,日中关系基本上是良好的。在我1972年随三木武夫先生访问北京时,中日友协副会长王国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王晓平所谓日中比较文学,是指日本学者以日本文学为出发点、以日中两国文学为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这自然属于日本学术的范畴。它与中国学者以中国文学为出发点的相同对象的中日比较文学相比,由于立场、出发点、视角、方法的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世界体系、国内政治和两国间相互作用等三个层次对邦交正常化 3 0年来的日中关系做了回顾和展望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日中关系虽然不能保障 70— 80年代那种亲睦性 ,但也不可能产生 1 971年那种敌对关系 ;日中两国的国内政治 90年代以后都趋于多元化 ;在双边关系中虽然不时出现相互排斥作用 ,但更要看到存在着“相互促进趋势”。  相似文献   

12.
日中民间经济交流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中民间经济交流不仅仅是在过去,即使是在今后仍然需要加强。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中,日中民间经济交流和合作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应将视野从日中扩大到东亚整个地区去考察。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繁荣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和日本都应重新审视世贸组织协定以及经济合作协定对今后经济贸易的影响,并考虑出对策。而为此,“官”和“民”都应该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和职能。  相似文献   

13.
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位置[日本]沟口雄三(一)对于中国,20世纪是一个变化巨大的世纪。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1911年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日中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及即将来临的1997年的香港回...  相似文献   

14.
迎接缔约25周年展望日中关系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原点《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日中条约”)的原点 ,存在于 1 972年 9月 2 9日在北京发表的《日中联合声明》。第一 ,《日中联合声明》第八款载明 :“日本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基于这一共识 ,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 1 974年 1月访华时提议开始进行缔约谈判。这一谈判于 1 978年 8月 1 2日在北京达成协议 ,同日签署了日中条约。第二 ,日中条约在其前言载明 :“确认上述联合声明是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 ,联合声明所…  相似文献   

15.
一、日中关系面临的两个问题从整体来看,日中关系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特别是1978年日中友好条约的签订,使日中两国关系的基础更为巩固了。然而,在其良好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时常给两国关系带来阴影:一个是“战争责任问题”,另一...  相似文献   

16.
一、战前的中国研究——以支那学为中心日中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文化联系密切。人们常用“同文同种”、“一衣带水”形容两国关系的特殊亲密性。但近代日中关系史却不象言辞那样美妙,基本上是日本侵略与中国抵抗的历史。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二十多年前缔结《日清修好条规》时,明治新政府对中国的野心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在这一背景下,战前的“日本中国研究”也得到特殊发展。近代以前,江户幕府采取锁国政策,  相似文献   

17.
新年贺访隅谷三喜男新年伊始,辽大日本研究所所长马兴国教授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等参事官来福来先生到隅谷三喜男府上,拜会这位德高望重的日中友好活动家及夫人隅谷优子女士。马兴国代表莽景石、崔新京二位副所长及全所人员向隅谷夫妇贺年,并祝贺他荣任日前成立的日中...  相似文献   

18.
"我在美丽富饶、人民友好的锦州,和锦州人共同祝贺新年,就有如在我的家乡,更有如和我的家人在共同庆祝元旦.虽然生活方式不同,但此时此刻的心情让我永生难忘.我愿为日中友好努力,愿为锦州发展作贡献."这是1987年锦州市政府举行的庆祝元旦晚会上,白根滋郎先生的祝酒辞.当我为他即席翻译后,在座的各界人士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9.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博士及该中心教官、日中文学比较研究专家中西进教授、管理部长秦明夫先生于1988年5月8日至10日来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梅原猛所长在研究所的欢迎大会上发表即席演讲,介绍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活动内容及将来的规划,强调了开展国际间日本文化研  相似文献   

20.
15年前的1972年9月29日,我在东京的外务省研修所的所长室里正凝视着通过卫星转播的北京的情景。日中两国签署联合声明,一致同意结束两国间的长期空白,建立新的关系,此情此景令人感动。对于在外务省长期从事有关中国的工作、盼望这一天到来的我来说,这情景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