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微博问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科技发展和知识交融的智慧结晶,是人类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对接平台,也是国家公共治理函数中的重要变量.作为当下公共生活的重要元素和载体,网络引领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不断促推着“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交往空间的公共化.而微博的出现则加速网络公共领域的衍生与扩张,根本性地改变着人们参与国家治理的方式、结果和目的.随着政务微博的涌现和公共议程的设置,网络民主的生产和再生产正在改善着国家治理的结构与进程,微博行政考验着政府官员的执政情商和治理能力,或许,“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微博问政方式将成为新的政治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论微博问政的规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少文  秦前红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00-104,218
网络时代,微博问政成了公众参与的新形式。它以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等优点,推动了公众参与的发展和创新。但微博问政面临着很多难题。立法规范保护,既是微博问政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宪法上的很多规定都可以被援引作为微博问政的依据。促进公众参与,控制政府权力,是微博问政的重要目标。应当设计出具体有效的制度,充分发挥微博的特点,回避其不足。  相似文献   

3.
陈文胜 《中州学刊》2012,(4):204-207
网络传媒时代,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延展,成了公众参与和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新形式,它以灵活、快捷、发散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推动了公众参政、议政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创新;但一方面,微博问政也面临着不良信息的传播、非理性的情绪、娱乐化的心态、相对缺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自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微博问政本质规律的探究,建立科学的规范和导引机制,不仅是民主政治的诉求和考量,也是构建善治政府、实现控制公权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运用现有的知识技术对传统社会管理进行再思考与再设计,而微博问政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微博问政在社会管理中能够推动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促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增强政府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促使公民参与的常态化。但微博问政在发展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现实约束力较低、 流于形式,追随大流、网络舆情监测控制难度大、受众面狭窄等现实困境。因此,为了规范和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下的微博问政要多管齐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陈敏 《理论界》2013,(2):39-41
微博问政现已成为政府倾听民意、网友问政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试从微博问政的特点、效应、以及目前呈现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角度,对微博问政予以总结和分析。就微博问政的未来走向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即为政务微博明确运作规范,激发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热情,让政务微博成为微博问政主力,成立更多的网民问政组织。  相似文献   

6.
唐爱芳 《理论界》2012,(6):160-161
微博凭借优越于传统媒体的便捷性和互动性,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的新阵地。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拓宽了官民沟通的渠道,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化的水平,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在新的形势下以新思维解决新问题,但由于微博用户素质的良莠不齐,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表达方式会在一些微博中表现得较为过激,故意寻衅滋事难以避免,因此,研究如何建设"微博问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刘畅 《南京社会科学》2012,(4):110-116,123
中国“网坛”,微博崛起.由特殊国情决定,问政、议政甚至“参政”成为中国微博的一种主要功能.微博问政恰与中国所处的微观转型期相吻合,这就是“治理转型”,二者有着高度的对应重合性.如借鉴波普尔“零碎社会工程”理论,又会发现在“微博问政”、“治理转型”和“零碎社会工程”三者之间,隐然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微博问政”、“治理转型”,是现象层面的呈现,“零碎社会工程”则是从思想高度对其给予了理论上的概括,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Web2.0技术的发展应用、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以及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微博和微博问政蓬勃兴起,使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微博问政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也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微博问政的二重性作用,积极探索完善微博问政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微博问政作为公众参政议政的一种新形式,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治民主的新型社会实践,彻底改变了过去由传统媒介掌控政坛舆论的格局。当前,公众的网络诉求和责难使政府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担负国计民生之重任的政府,决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应当正视这一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合理应对。  相似文献   

10.
微博在教学应用中的传播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微博的特点以及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公共治理视角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不可能只涉及单一主体,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确定需要克服单一主体的局限来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公正。基于公共治理视角和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构成及其多元化构建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实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应构建参与型文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内外主体合作效力,实现参与途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模式将产生体系性影响。“多中心治理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需要发挥不同社会主体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在地方政府职责中应更加强调服务职能的完善。所以在地方政府权力的横向配置中,要求重新划分政府与社会、市场间的权力范围,并且推动三者间关系的法治化。但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间“上下同责”、“上下同粗”的权力体系严重阻碍了地方政府权力的多中心横向配置,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分权以及增强基层政府的自主权成为地方政府权力重构的首要任务。此外,国家治理体系对行政法学的基本原则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时期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的道路上,应更加强调监督和制约地方政府行政权的行使,防止各级地方政府恣意逾越横向、纵向的权力边界。因此,法律保留原则和越权无效原则的价值将会更加凸显,而相关立法也应当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精英与政府间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事务的复杂性、治理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主体不会是唯一的而可能是多元的。在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村庄治理主体可以被析出主要的三方: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乡村精英。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乡村精英或成长为村庄治理的主体。能否或者可能,将取决于三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博弈。当然,这种博弈并非出自各方治理主体的主观意愿,而是农村社会的深刻转型与发展态势使然。其中,地方精英与乡镇政府的博弈态势对村庄治理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科学的意识形态传播理论,体现了意识作用于实践的必然需求,实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其社会化、聚集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新背景下“灌输”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不能囿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分析框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去考察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所有政治问题的核心,要从根本上理解国家行为,就必须从国家的本质入手;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都被打上了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烙印,具有本质一致性,但在形式上又有显著区另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就必须要处理好国家治理中阶级性与社会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提升社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独立性,实现“国家-社会”的正和博弈,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新型关系模式;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不能落入国家全能主义的陷阱,轻视市民社会的培育,也不能片面强调弱化国家力量,消解国家权威.应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下,努力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邓金沙 《理论界》2014,(5):58-61
公共事务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政府应成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中外各国空气污染治理实践也都以政府为主导展开。空气污染治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以北京市顺义区政府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在空气污染治理工作中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并在区域生态治理、保障辖区空气质量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面临缺乏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联动、缺乏有效政策制定工具和治理手段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身的缺陷,同时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得政府网络治理面临挑战。应抓住外部机会发挥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的比较优势(S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微博应用于政府形象塑造的劣势(WO策略),发挥微博的独特功能防范其面临的威胁(ST策略),"内外发力"改变劣势应对威胁(WT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治理理论及我国大学的治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是指调动与大学利益相关的各种力量,使他们之间通过权力分割、责任分担与利益分享,共同为实现大学教学科研的目标服务。我国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中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建议我国从落实大学的法人地位、建立完善的校长遴选机制、扩大学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学事务等方面着手推进大学的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政府治理与善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与善治既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又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统治模式。它强调公共权力的社会化配置,需要成熟的市民社会的现实支持。合法、透明、责任、法治、回应以及有效构成了善治的精神内核,民主发展的最终结果促进了治理的实现。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个逐渐走向治理与善治的过程。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的努力,法治与德治思想的提出,政府主导型治理道路的确立,村民自治、社区建设、电子政府等典型案例的展开,标志着中国在走向善治的道路上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善治之路并不平坦。舶来理论的本土化、治理失效问题的解决、第三种力量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都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回顾已有的中国学术界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成果,从政治学角度出发,以批判性的视角并从中国具体的语境出发,结合学者们的文本,梳理了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概念的理解,以及政府治理研究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试图回答中国学者如何理解治理与政府治理,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涉及哪些主题,未来中国政府治理研究的重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