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拥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影响力。“泛娱乐化”本身是为了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对其做出的积极回应。但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泛娱乐化”的危害降低了大众文化品位,扭曲了模糊的善、恶、美、丑的概念。在“泛娱乐化”恶心循环中,大众陷入了对刺激、猎奇的追逐之中,社会责任感日渐削弱。反思泛娱乐化现象,警惕娱乐的过度化并提出对策,是防止“泛娱乐化”造成价值观沦陷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然而在市场逻辑的支配下,大众文化呈现只注重娱乐效果,而忽视对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追求,出现了过度娱乐化倾向。本文以电视节目为例,通过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分析这一倾向给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反思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网络泛娱乐化是当今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即将娱乐作为衡量文化价值的根本标准,导致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以及急功近利、浮华虚夸的社会风气盛行.泛娱乐化流行的内在原因主要是个体缺乏理性信仰、自我需要物质化及从众心理的支配;外在原因是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及网络平台和网络编辑的把关不严.应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提高其信息素养能力,并加大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此构建良好的社会心态,才能纠正过度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泛娱乐化是一种假借娱乐之名传播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现象,正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道德知行不一、审美价值观走偏、人际交往质量降低等问题。究其根源是文化商业化浪潮裹挟个体娱乐需求、算法技术虚假放大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工具理性的势强与价值理性的式微。应从强化主流价值的引领、加强娱乐市场的监管、发挥技术的规约功能和提升个体的精神免疫力入手,谨防大学生深陷“愚乐”的自我奴役中,引导其构建丰满厚重的高质量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5.
近来,文化的“泛娱乐化”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但何谓文化的“泛娱乐化”?文化的“泛娱乐化”是一种娱乐态度还是一种审美观念?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梳理,指出今天对文化的“泛娱乐化”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重塑着大众文化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个体主体性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并为个体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虚拟的真实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等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必须立足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从个人、短视频平台、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重塑着大众文化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个体主体性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并为个体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虚拟的真实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等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必须立足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从个人、短视频平台、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泛娱乐主义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各领域,表现为娱乐内容同质化与空心化、娱乐表达简单化与虚无化、娱乐审美单一化与肤浅化。在泛娱乐主义的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受到冲击,表现为削弱青少年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意识、弱化青少年的审美意识与价值判断力、削弱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帮助青少年抵制泛娱乐主义的冲击与危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也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和经济运作方式。从文化角度来考察,新闻的娱乐化趋势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和谐发展中的一个尝试,是大众文化的外衣下裹藏精英文化的内核,体现了电视媒介以受众为本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媒介与娱乐之间的联手逐渐远离其旨在传播并提升大众文化品位的初衷,基于传媒背后金主的商业本能以及对大众文化需求情趣的一再迁就等原因,传媒开始自我放逐从而导致娱乐被一味地放纵。传媒"泛娱乐化"趋向迫使文化的内容大多成为娱乐的附庸,大众传媒亦因此陷入了道德不确定的困惑之中,放纵与教化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突出。解决传媒放纵与教化的矛盾,要求传媒业必须回答其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义利观或是如何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在两者关系上,应在追求义利双赢、义利并举的前提下,秉承"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这也是由传媒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绝对不能颠倒。  相似文献   

11.
形塑泛娱乐化思潮的共生逻辑包括价值逻辑、资本逻辑、媒介逻辑和行动逻辑。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解构机理包括:价值场域上以空心化议题抽离意义感;内容生产上以虚幻化现实物化获得感;话语表达上以浅层化体验钝化认知感;媒介传播上以娱乐化导向模糊边界感;关系生产上以断裂化结构消解认同感。从意义再生产的视角出发,应对策略可从四方面展开,即以德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日常的美好生活教育、变革话语的文化创新传播、关系认同的数字空间生产。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文化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产业化方式进行生产,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大众读本。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合理性,它打破了文化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并具有娱乐功能。但是,大众文化是非个性的文化,并且它还导致了消费者人格的片面化、同一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我们必须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使其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大众文化的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众文化的导向刘忠群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受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206.3大众文化,通常指反映大多数人的文化兴趣和爱好,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并且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乐于采取的消遣娱乐形式。大众文化是社会大众所享受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在开展文化启蒙、培育市民社会、推进民主政治的同时,其强劲的扩张也造成当代大学生理性精神的缺失,表现为理想主义价值的失落和功利主义的泛化。必须加强先进文化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导,充分挖掘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结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微博泛娱乐化指微博平台中的娱乐因素泛滥,主要表现为时政新闻淡化、娱乐网红兴起、追星风潮盛行,它历经萌芽、形成、发展三大阶段。微博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价值认知、角色定位带来了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负面影响,可在媒体层面,以社会主流文化引导话语权,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在学校层面,坚守思政课主阵地,利用微博意见领袖开展教育;在大学生层面,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强化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从古今中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文化价值批判理论出发,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非文化化"现象,认为当前大众文化丧失了精神价值的视野和人文精神的关怀,导致文化的内在性价值逐渐失落而工具性价值却日益高扬。因此,制定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众文化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发展中经济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以及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健康互动是大众文化重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时代的新闻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构成的文化复调时代。其中,作为商业性、世俗性和时效性的大众文化的产生,与新媒体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共同影响着其中的新闻叙事,使叙事的主体更加平民化、个体化,使叙事的内容更加娱乐化、日常生活化,使叙事的方法更加感性化、故事化和陌生化。但新闻叙事在这种时代转换中,也伴随有一些消极现象出现,因此需要加强媒介批评,培育健康的新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谓“当代大众文化”主要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以迎合大众需要为目的大量复制,供大家阅读、欣赏、消遣、娱乐的各种文化制品的总和,如畅销书、通俗电影电视、录象带、歌舞厅、流行时装等文化。这些大众文化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与大陆中国人绝缘,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迅速传入大陆,一批最具当代特色的大众文化迅猛地发展起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渗透到当代生存的各个层面。因此,大众文化的功能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地说,当代大众文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社会功能、教化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等,本文仅就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政治体系决定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反作用于政治体系,其表现为对政治体系权威合法性的认同与否。农民政治社会化是中国政治体系合法性持存的逻辑前提,这无论是从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社会视角,还是个体视角均显现出不容忽视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我国大众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论述在大众文化影响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在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具有娱乐化、商业化和大众化等特点。同时,对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