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玉麟晚年膺巡阅长江之重任,每年往返万里,整顿军纪,督促训练,除去贪佞,保举人才,使江防稳固;彭玉麟受任于危难之中为广东防务专使,实施了各种防御措施,提出了许多海防方略,既巩固了当时的海防,又为将来海防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薛季宣是永嘉学派发展历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在继承原有的永嘉程学一脉的基础上,注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内容,他怀疑程朱理学自居正统的“道统之序”说,坚持道器不相分离,主张以经制言事功,经史并重.薛季宣学术思想为永嘉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叶适,指明了与程学分道扬镳的方向,并且对朱熹、陈亮、吕祖谦等人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学术语境中,与道相对应的概念有器、气、理、心等,理学家大都将道与理、器与气视为一回事,不能离道言器。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也主张道器相即不离,不过他们并不赞成朱熹所谓器赖道以存的观点,而是将道寓于有形事物之间,力图消解理学形上之道的神秘性。在道与人的关系上,认为道既不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也不违背人的合理情感和欲望,提出了缘物求道、以人行道的践行途径,从而为其变革现实社会的诉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晚清海防战略虽然经历了海岸防御和海上防御两个阶段,但是其战略核心却始终围绕本土安全展开,海军战略也一直执行守势战略.晚清海军守势战略不仅使海军军力部署分散,各军之间互不统属,而且还限制了海军在具体战役中的战术进攻.近代海军主要执行攻势战略,在战术中强调协同指挥、集中兵力、先发制人.与海军攻势战略相比,晚清海军守势战略在备战和实战中都显得相当被动和消极.海军战略的劣势及其对海军战术选择的局限是晚清海防最终失败的军事战略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德治”所包含的两种意义———以德治事和以德治心。进而指出 :在“德治”问题上 ,应当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德”———事功之德与人道之德。在现实的道德建设中 ,对属于不同范畴的道德问题 ,应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解决办法 ,在坚持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原则的前提下 ,尤其应当注意在两种不同意义上开展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在今天 ,特别要重视事功之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将海防问题严峻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因之萌发了海防思想。自兹以降,议海防者渐多,数十年间逐渐蔚为风气。关于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萌发(1840—1861)、重倡(1861—1874)、趋实(1874—1879)、深化(1879—1884)和高潮(1884—1894)。由于海防问题在中国是和近代化问题密切相关的,海防思想之由理论走向实践,必然会不仅带来海防建设的近代化,而且也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广州府海防同知是在虎门和澳门受到英国、西班牙等国兵舰威胁情况下设立的。自1744年4月被批准设立之日起至1849年8月葡萄牙人"钉关逐役,抗不交租"为止,广州府海防同知对于澳门的行政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权责十分明确,有效地捍卫了中国主权。而从1849年到1887年,该海防同知尽管从法理上仍然拥有对澳门民番事宜的行政、司法管理权以及对进出口澳门港船只的稽查权,实际上已经无法履行其职责,名不副实。从1887年到1911年,该海防同知完全丧失了对澳门的控制权,只有一些兼辖事务,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8.
张謇、张静江是近代中国两位分属不同世代的著名经济实干家,但二人都在日本侵略中国这一宏观历史因素的刺激、干扰与影响下提出和施行了各自的工业化方略.张謇的工业化方略要求优先发展中国的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张静江的工业化方略则主张优先发展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借助一种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经济发展策略来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两者在本质上既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不谋而合,又体现了发展经济学中强调农业与工业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广义工业化概念. 相似文献
9.
理学大儒杨时为官于两宋之交,乃是徽宗、钦宗、高宗三帝之名臣。在外敌入侵、国家危难之际,面对内忧外患,杨时上书钦宗、上表高宗,非尧、舜之道不陈于王前,以尧舜之道呈献安邦方略;经筳讲义于朝廷,力谏效法尧舜之道为治国良策。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的主体涉及面虽小,但由于它极大地侵蚀我们社会的机体,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企业持续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也是最难解决的,就是非正式组织的管理。这类问题的潜伏期很长,当管理者意识到时,往往已积重难返,企业的巨额激励应产生的作用会被“悄然化解”,使企业激励制度陷入两难境地。本文旨在对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难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清朝治理蒙藏方略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达200多年的实践中,清朝历代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当然也出现不少失误。文章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对清朝治理蒙藏方略的得失进行了分析,旨在使人们对清朝治理蒙藏的实践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曾国藩读书善识大体,是经世之学。其整体成就属于通识的范围,归属士大夫之学。曾国藩对学问的认识始终以"事"为中心,在礼学经世思想蕲向下,一宗宋儒,不废汉学,嗜好辞章,使学术的本质转化为学术的功能,使得事功实践与知识阅读融通起来。曾氏所学不是出于著述,而是作为事功和德性开启的前提条件,一切学问的认知与实践最终指向理想实现和人格提升的总判断。 相似文献
15.
社会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予公民各种社会权益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部门。新中国的社会法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系统建设时期,迄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仍十分落后,成为中国七大法律部门中的短板。当前,中国社会法制建设不仅表现为法律制度残缺不全,而且既有法律质量不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事实上已经影响到了公民社会权益的维护和社会建设的发展,因而必须加快社会法制建设步伐。中国社会法建设的基本方略是必须确立科学的立法理念与基本原则、做好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坚持立法与修法并重、真正实行开门立法与民主立法并高度重视各专门领域专家学者意见,力争在2035年前全面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完备的社会法体系,为公民社会权益的实现和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冯智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3):1-7,17
清雍正初年,西藏发生了噶伦内讧和卫藏战争的严重事件,对清政府边疆和西藏地方的安宁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同时又为清政府进一步加强西藏地方的施政提供了绝好机遇。雍正帝以高屋建瓴之势运筹对藏的施政,其问题之复杂、事务之繁多、酝酿之繁复,都前所未有。然而能以变通之方针原则,通盘筹划,严厉治乱,其步骤之周详、措施之适当、制度之深入、影响之深远,也是前无所有,是清代治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除积极肯定雍正治藏的业绩之外,重在对其产生的思想、动因、影响和历史启示及评价作一探讨,以补前人之些许漏遗。 相似文献
17.
晚清海防与近代日本海权之战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海防与拓展海权是19世纪末中日两国面对海洋危机提出的不同战略.晚清海防以本土安全为目标,以分区设防为特征,强调海军的防御功能,严格将海防范围锁定在本国海岸和沿海一带.日本海权以俄国、中国为假想敌,强调海军攻势战略,将朝鲜半岛和中国领土视为利益所在之地.由于日本海权目标直指中国领土,而中国仅以沿海为前沿阵地,因此,战略提出之际,中国已处劣势.面对强调海外利益和超过正常国家安全利益要求的海权战略,中国将对本土危机作为海防建设和海防战略的主要参照系,在战略实践中否定海上防御,实施海岸防御等战略方针使中国海军的战略效能消耗殆尽.以海防应对海权的战略错误不但决定了战争结果,而且使中国地缘战略空间完全塌缩.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历史具有传承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传统治国方略中的民本论、用人论、教化论、修养论,是新时代德法结合顺利进行的本土资源,能为现实中的道德缺失现象提供治理经验与借鉴,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托底"社会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新的政策理念。"托底"社会政策要保障广大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需求,实施积极托底,为民众构建覆盖全面、综合协调、保障水平合理、各项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的社会政策保障网,提高民众防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在具体建设方面,应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与可持续的要求与策略建构"托底"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20.
明朝对藏的治理之策的出炉与明朝、尤其是明初诸君面临的客观形势以及作为汉族为主体的古代中原王朝对藏区了解的不断加深有密切的联系。同时 ,正是明初两次大调整对藏策略的重心 ,最终形成了较前代更具特色的理藏制度体系 ,既成功地承袭了中原王朝对藏区地方的主权 ,又以较少代价维护了藏区在终明之世的相对稳定。其中的成败得失 ,很值得后人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