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清康熙年间陈士斌的《西游真诠》是《西游记》传本中较具特色的一个,它尊崇金丹大道的内丹学修炼准则,主张道不外求、修心积德的修炼方法。其学说主要来自北宋张紫阳专讲“内丹说”的著作《悟真篇》,《悟真篇》的内容和理论在《西游真诠》中20幅精美的插图和所附的图赞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图赞内容多来自《悟真篇》中的诗词,这些图赞所阐释的内容实际上是道家的内丹修炼纲领,指出了炼丹修炼的意义、炼丹总纲、炼精化气阶段的核心、丹法修炼的正确途径、丹法修炼的全过程和修炼的关键等,把《西游》取经故事变成形象的道家内丹修炼读本。《西游真诠》把《西游记》作为一本道教的证道书,作为传播道教内丹说的工具,掩盖了《西游记》所具有的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2.
《道乡集》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一部丹经,它主张性即神,命即气(精);性命有先后天之分;先天即无极之时,后天即太极之时;内丹性命双修是以性为体,以命为用。守明堂为炼精化炁的入手功夫;守明堂最难在止念;止念之法的实质就是凝神入气穴;凝神入气穴的首务是得着玄关;凝神之法是"寂照得所"。伏气就是神气相依气穴,息定于中;心息相依,息定心亦定,心定息亦定。行周天火候,乃自然而然;十二时与十二卦均是虚比;不仅升降有沐浴,呼吸之间亦有沐浴;气来则用武火,气去则用文火。元神即火,真息即风;风火同用,精自然化为炁。这既继承前人,又多发前人之未发。与藏传佛教的性命思想相比,除了先天气之外,《道乡集》的上述内丹性命思想不同于藏传佛教的性命思想;两者各有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性命"的先后天划分以及"性命"、"神气"和"道"在理论上的贯通确立了内丹学境界的自足性。"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依据谈论的语境不同各有两层含义。首先,"先命后性"是指从"命功"到"性功"的内丹修炼过程,"先性后命"在于强调修"后天性"在内丹修炼论中的基础地位,这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的一个基本含义;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还分别对应着"先天性命"修炼的两种入手方式,即"由命而性"、"以命制性"和"由性而命"、"以性制命"的不同,这才是南北宗丹法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4.
老庄天人哲学思维中的"道法自然"具有两层含义,从宏观来说,自然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从微观说,"自然"实为顺乎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这两层含义的本质实为"内外兼顾"。道教吸取了老庄归于自然之道,以宗教的形式成功地诠释了这种"内外兼顾"的意蕴。无论在向外求索的外丹炼制还是在向内求索的内丹修炼过程中,道教的终极目标均在于成仙,仙的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唯神是守。道教的双向修炼实则为老庄"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与追寻自由的人文气质的历史传承,这一传承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的宗教性过渡。  相似文献   

5.
李道纯从内丹哲学的视野出发,将老学与易学切换成内丹之道,确立起其内丹思想的两大基石,在此基础上李道纯将儒释思想融摄到内丹学理中去,开创了内丹学史上三教融合的新风,在丹法内容上,李道纯汇集了南北二宗丹法的特点,成为"中派"的实际开创者.  相似文献   

6.
哲学思想是早期全真道教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但根据时下学界的研究成果,人们多把该道派的内丹说或内丹修炼作为探讨的重点,而对作为最高理论层次的哲学思想或忽略不提,或将其与丹道说一锅煮,以致使全真道的哲学思想淹没不显。丁原明、白如祥、  相似文献   

7.
李百川的《绿野仙踪》是清中期一部有着鲜明特色和较高文学价值的小说,它是以冷于冰求仙访道的过程为框架,使得小说具有了浓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其中不仅有对于道教内丹和外丹修炼技法的详细介绍,还有对于道教法术详尽而全面的展示,这都反映出深藏其间的“内炼为本、内外兼修”的道教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8.
庄子其人,个性好自由不受拘束,思想超乎常人想像之外,笔调流畅,时间、空间及世人的看法所不能拘束,生死富贵也不能束缚他。《庄子》其书,可与《老子》同样尊贵,同样成为道家学术思想之主流,主导了魏晋玄学的哲学思路,影响了佛教中国禅的形成,也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他的让心灵自由(心斋坐忘),更是道教上清斋醮最高修炼法门。庄子其人其书,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至深且广。但庄子其人,有宋人、魏人之争;《庄子》其书,则有真假及篇章多少之辩。今以出土文物及现存史料看来,庄子应为宋人,《庄子》书应为庄子所著,而内、外、杂三篇的形成,则当在魏晋南北朝时,系沿袭晋·郭象之归类而来。  相似文献   

9.
葛洪内丹养生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洪虽以道教外丹学名世,但其内丹养生学也在道教发展史上居有承先启后的地位,惜乎过去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对葛洪道教内丹学形成的由来及其成因,对其内丹功法诸如宝精、行气、导引等内容一一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元代道士陈致虚在《上阳子金丹大要》一书中,讲到禅学与内丹相结合,其金丹姑且称为"禅丹".陈致虚的禅丹要求弟子们禅道俱明、仙佛同证、性命双修.陈致虚不止于援引南宗禅学,他还向前进一步,认定南宗禅就是丹.南宗禅至元代势力大衰,谁能想到另有道教陈致虚在道教弟子中推行修惠能南宗禅?陈致虚还虚构惠能炼丹故事,意在提倡禅丹.陈致虚的禅丹不仅弘扬惠能南宗禅,而且虚构故事以借用惠能的名气,可见惠能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谁能说惠能与禅丹关系不密?  相似文献   

11.
医学的宗教化:道教存思修炼术的创造机理与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医学理论和养生实践宗教神学化,由健身疗疾、延年益寿的医学养生术演化出长生不死、飞身成仙的宗教方术,这是存思修炼术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内在机理;存思修炼术发端于老庄的守一养生术,结合医学理论、养生实践、神灵崇拜和神仙方术,历经《太平经》、《老子中经》、《黄庭内景经》和《上清大洞真经》而渐趋完善,由此确定了其重在养生和重在成仙的两个发展方向。本文对道教修炼术和神仙世界,以及道教炼养学的医学理论创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否定吴承恩是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的人有各种理由,其中有一条就是吴承恩不懂金丹大道。通过对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的阅读整理发现,吴承恩对于金丹大道非常了解。他在诗文中多处谈到金丹之道,涉及到许多道家典籍,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加之在吴承恩周围的朋友中,有许多人的佛道知识十分丰富,并热衷金丹之术,这是当时的时代风气。多方面事实分析证明,吴承恩颇通金丹之道。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炼金术和中国的金丹术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原始形态,西方的炼金术发展为现代化学,中国的金丹术却最终消亡了.中国金丹术以对外在世界的存在和不可变更的认识为前提,通过类比推理等方式来创造和解释炼丹过程以及炼丹所能产生的效果和目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探究其最终走向消亡的原因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金丹术的认知特征与理论基础,论证了金丹术的目的、方法及检验方式的合理性基础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转型时期,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向近代转变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科学方面自然也不例外,炼金术即为其中之一。阿拉伯炼金术除了吸收之前文化的精华外,还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炼金术高度重视实验的做法,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道教外丹术的“黄金时期” ,然而 ,这一时期亦是外丹术发生深刻的世俗性变异的阶段。对此 ,本文运用充分史料 ,分析证明 :外丹术活动在唐代社会已呈现出了主体杂芜化、目的功利化、手段任意化的特征。在各种因素作用下 ,外丹术活动由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方术转变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时俗。  相似文献   

16.
炼丹术与《本草经集注》中的矿物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融摄医、道编撰而成的.陶弘景以中医本草学为基础,大量吸收道教服食方术尤其是金丹黄白术的药物知识,为丰富本草学矿物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创了医家本草与道经知识相结合的本草著作编撰模式,对后世本草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炼丹术与《本草经集注》中的矿物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融摄医、道编撰而成的。陶弘景以中医本草学为基础,大量吸收道教服食方术尤其是金丹黄白术的药物知识,为丰富本草学矿物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创了医家本草与道经知识相结合的本草著作编撰模式,对后世本草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炼丹活动产生了很多化学成就却一直没有产生近代化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道士们炼丹活动的指导思想带有神秘主义的义理体系;其次是因为道士们的炼丹活动带有强烈的世俗目的。而一旦这种神秘主义义理体系之下的炼丹活动,没有办法达到预定的世俗目的,就必然走向自身的式微和消亡。  相似文献   

19.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是国内目前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明代万历年间那地州土司罗谦端丹道修炼遗存,以具象活态展示了罗谦端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和"实验"活动。罗谦端为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南宗陈致虚道脉后学,其"三元合修"丹法思想渊源于道教南宗内外丹合炼的思想传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壮族土司罗谦端的丹道思想是历史上道教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紧密联系的生动案例,显示了道教文化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生命哲学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