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行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物质生产的重要前提。徒步行路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行路方式。本文以《说文解字》中与徒步行路有关的字的说解为主要依据,从行走的指称、路、行走的方式、行走的心情与神态、行走的距离、行走的速度、行走的方向、行走的步伐、行走的人数等九个方面初步探讨古代的行路文化。  相似文献   

2.
志贺直哉作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小说《暗夜行路》作为他的唯一一部长篇私小说,主要叙述了主人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志贺直哉从"对立的自然观"向"调和的自然观"的转变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思想变化过程剖析了志贺直哉的自然观,并分析了其自然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变了没有,它和追求盈利最大化目的有没有矛盾等等,涉及到社会主义生产实质性问题,理论工作必须做出回答,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毫无疑问,任何社会形态都有自身特定的生产目的,为了个性的比较,往往需要先对人类社会共有的生产实质进行科学的抽象。 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目的首先都是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必然面临生活的第一需要,即食物、衣服、住房、行路等基本  相似文献   

4.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人类经历了从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到新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此相应的是,伦理学发展也经历了从传统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到发展伦理学的不同阶段。其中,发展伦理学是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类伦理学。它从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问题出发,在"天道"、"人道"和"物道"的关系中重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以此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从而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而人类对"自然权利"有了更明确的解析;在"自然权利"运动的推动下,"自然权利"的内涵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它对于今天指导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中心主义"对其责难之声不绝于耳。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却不一而足,在面对"人类中心主义"可否超越的问题上,更是莫衷一是。自柏拉图以降,人类就踏上了"自我中心"的超越之路,但此种"超越"并非等同于"废除",而应该是扬弃,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确又具有不可超越之处。笔者认为,人们改进自身思想,从敬畏人类到尊重自然的转变,恰恰正是解决矛盾,统一超越与不可超越辩证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以来权利思维模式的影响下,用类概念的人类取代集合概念的人类,并把环境要素与从环境中获取的财产相混同,从而形成了"人类共同遗产"这一概念,而各国的自利动机最终把这一概念推进了矛盾重重的困境。尽管"人类共同关切"概念在许多方面都比"人类共同遗产"概念更为合理,但不足以解救困境中的"人类共同遗产"概念而成为环境保护视野下对待有关国际公域的正确态度。在环境保护视野下,"人类利益"才是对待国际公域的正确态度。人类利益的实现机制是国际社会应当努力合作探寻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虽然国内学者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特征、面临的挑战、构建路径、价值定位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国内学者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领域的研究,突破以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方法,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中一个重大的、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研究论文的检索和综述中可以看出,该问题讨论的系统背景是环境危机,争论的焦点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因而对于走入还是走出抑或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学术界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类交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古希腊口语传播的历史维度看,人类交流生发于基于超验信仰的神话"传说",并从神人对话的吟唱、宣讲过渡到人际对话的演讲.因而,人类交流是从"神话"时代进入到"人话"时代的.在人话时代,从演讲中孕育出修辞术.古希腊吟唱、宣讲、演说及修辞术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一部人类早期的交流史.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本"和"该"是多义字,它们都具有指示代词的功能。代词"本"和"该"在我国书面语,特别是正式公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从人类认知领域探讨代词的用法,可以进一步分析、解释人类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言语行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指示代词"本"和"该",从人类认知结构分析代词"本"和"该"的使用情况和特点,以补充我国目前汉语代词研究领域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闪耀着人民性思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方面展现了人民性思想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涵盖国内人民,而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涵盖各国人民,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丰富和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老庄之"道"从一种形而上的角度把人类从西方所谓不证自明的"上帝"、"天"的压制下解放出来,通过论述"道"在人类生存的本根物质世界、伦理世界以及自由与审美世界如何可能,来还人类自由诗意和谐的生存空间,让人类融入"天人合一"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生存途径,并达到自由人性的完美实现,从而完成人类诗意地居住、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类发展奇迹比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更为令人惊叹。1950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极贫时代""先富时代"和"共富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人类发展水平先后登上了三个大台阶,是这段时期世界人类发展指数HDI增长最快的国家,实现了从"极低人类发展水平"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质变,将在2021年左右步入世界极高人类发展组。中国人类发展奇迹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四大优势,即大国优势、后发优势、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是世界人类发展的最大贡献者,中国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将引领实现几十亿人口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它以个人为本位,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色彩,但仍然与民族主义发生了深刻的关联。从兴起的原因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民族危机的产物;从发展的结果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民族主义的高涨;从运动的特点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个人为本位,并具有一定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倾向,但它所推崇的"个人"和"自我",绝对不是执著于一己痛痒的"个人"和"自我",它所关注的"世界"和"人类",也绝对不是完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世界"和"人类"。  相似文献   

16.
人类左、右的分工很早就有,一般的都是右手有利,从左、右引申出的相关意义也是"左贬右尊",但在汉语中为何"左前右后",是否违背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文章从左、右的汉字结构,语言使用中"右"、"左"的引申含义及左手和右手在使用过程中的差异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左前右后"的原因,指出汉语中的"左前右后"并没有违背人类语言的认知性原则--首位原则.  相似文献   

17.
孟德斯鸠从"根本理性"出发来认识"人类理性",并指出"人类理性"的"独立行动"倾向造成人类政治的不自由。而"法的精神"克服了人的"独立行动"从而实现"政治自由"。同时,在西方国家政治体系中,"三权分立"限制了人的独立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治自由"。通过对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分权制衡和司法公信等思想进行分析与批判,从而更加促进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按语:在当下学术界,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有两种内涵。一是指随着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赛博时空等极富想象力的高科技手段出现,彰显出"人类身体"日益技术化发展趋势,身体由传统生物学意义上的"固定本体"转变为具有灵活多变性的生物—技术的存在,人类由此进入了"后人类"空间,由此带来技术哲学层面上的后人类主义反思。本期"学术关注"所指的后人类主义并不是这种含义,而是一种看待科学的新视角:从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在实践舞台上的"阻抗与适应的辨证法"中去思考科学。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本近代文坛的"小说之神",志贺直哉在《暗夜行路》中以牧歌式的笔调记录了主人公时任谦作对待自我、自然由冲突走向调和的全过程,希冀寻找理想的世界以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东方美学的浸润,使得志贺直哉的牧歌式书写充满幽玄与寂的东洋古典审美情趣。研究牧歌这种范式在小说中的表现,可为解读作品提供一种新角度。  相似文献   

20.
人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远行"到"回归"的过程,从而呈现出前艺术——纯艺术——后艺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艺术从最初与人类日常生活及实用技术一体化的状态出发,逐步"远行",不断净化自身,直至与技术的最终分离。到了现时代,技术性作为一种看得见的因素又重新参与到艺术当中来,并促使跨媒体艺术的形成;艺术在技术的引领下再次与生活"跨界"融合,实现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回归"。在跨媒体艺术空前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当具有"跨界"思维方式和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