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污罪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给公共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损害,同时也严重败坏了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贪污罪的客体要件是使贪污罪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有关贪污罪的客体问题存在某些争论,笔者以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以便更有力地惩治贪污犯罪行为.一、建国以来我国贪污罪客体内容的变化从建国后我国颁行的第一部有关贪污罪的立法规定,即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4月2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到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从中可以看出有关贪污罪客体的规定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其内容有着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刑法观念及刑事立法具体内容的制  相似文献   

2.
由于贪污罪本身的复杂性,贪污罪的概念不仅要全面考虑到我国现行刑法之规定,而且要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相吻合;不是所有的违禁品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绝对禁止流通的物品由于其内在属性不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相对禁止流通的物品是可以纳入贪污罪归置的;贪污罪的未遂、既遂标准具体应从控制论角度来界定。  相似文献   

3.
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历来是刑法打击的重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有关贪污罪的主体、行为和犯罪对象在司法实践中尚存在争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以期解决司法认定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贪污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笔者赞成肯定说,认为贪污罪属于结果犯,因而存在犯罪未遂,刑法总则规定的构成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一般原则,同样适用于贪污罪;关于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存在失控说、控制说与占有说,笔者则主张非法占有说,认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是贪污罪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直接将是否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准;贪污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具有不同的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一些新问题。会计核算属于学校财务管理的重点,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在总结当前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监督体系不完善、缺少高效的考评机制、"营改增"提升了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工作标准及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等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基础,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优化考评机制,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改革会计核算制度以适应"营改增"政策;提高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解决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效。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刑法问题。其中就网络犯罪地而言,采用遍在说,对犯罪结果地的认定,应当适当限制;对窃取、骗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有必要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以财产犯罪论处;对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的复制行为宜做扩大理解,且有必要将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同行为也作犯罪对待;此外,在确定网络犯罪的数额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应适当考虑损失数额。  相似文献   

7.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目前贪污罪发案较多,危害较大,必须严厉打击。本文拟就贪污罪的特征发表一些浅见。一、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由此可以把贪污罪的主体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贪污罪的概念及其处罚原则,从历史出发,论述了贪污罪的社会背景,并从造成的危害性上,说明了要认真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强调以刑法的条款为依据,轻重的处罚规定的划分以及危害性.从贪污罪的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即犯罪的客体、客观要件、主体和主观要件,着重分析了贪污罪的客体和主体,均从特征出发,使人易于区分,贪污罪同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区别.使之能准确地掌握与运用法律武器,打击该类犯罪.  相似文献   

9.
贪污与收受贿赂是剥削制度所固有的不治之症。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反动统治机构内任职的官员和公务人员中贪污受贿成风。所以,毛泽东同志在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腐败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的特色之一”。(《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997页)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0.
贪污罪的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实务界对贪污罪共同犯罪认定和处罚有点混乱,影响了对该犯罪的定罪量刑.我国刑法学界对此的探讨尚不充分,也远没有达成共识.文章就贪污罪共同犯罪作出初步探讨,以期促进和推动贪污罪共同犯罪的预防和惩治.  相似文献   

11.
犯罪主体(即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指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贪污犯罪的主体是犯罪主体中的一种特殊主体。立法规定必须是同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8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1982年3月8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规定:“本决定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军队、国营企业、国家事业机构工作的人员,以及其他各种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关于规定追究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刑事责任的…  相似文献   

12.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在我国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都存在着争议。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应当把握公务性、直接性、内容的特定性三个特点。侵吞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业已持有的公共财物非法变更为自己或者第三人所有。窃取是指以秘密的方式获取行为人与他人共同管理或者经手的财物。骗取是指采取欺骗手段将处于他人主管、经手的或者是行为人与他人共同主管、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诈骗罪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诈骗罪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客观方面两个问题,分析了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含义,以及刑法上“占有”与民法上“占有”的质的差别,指出了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若干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4.
BOT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BOT投资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应用。随之而来,有关BOT方式的讨论也愈演愈烈,进而对其的认识也日趋成熟。就BOT的概念、特征及价值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中国引进BOT方式做出了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贪污罪的犯罪构成,是稳、准、狠地打击这种犯罪的前提之一。但是多年来,在刑法教材中或在报刊杂志上的刑法论文中,对具体罪的基本特征和具体罪的犯罪构成这两个概念经常混合使用,这就形成一种定型的观念:在讲述某种罪的基本特征时,就  相似文献   

16.
论贪污罪主体的存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辩证法,全面理解了规定贪污罪主体的刑事立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并对贪污罪主体的存在范围及其合理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贪污罪与盗窃罪同属于我国刑法第二编第五章的侵犯财产罪。以二者侵犯财产数额大体一致,情节基本相同为前提,加以类比,可以明显地看出,立法上对贪污罪的惩处严于盗窃罪。但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关于贪污罪几个问题”(引自1985年7月31日《中国法制报》)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引自1984年《人民司法》第12期,以下简称《两院两个解答》)来看,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贪污罪似乎宽于盗窃罪。本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仅就贪污罪与盗窃罪的惩处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论贪污罪主体的存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辩证法,全面理解了规定贪污罪主体的刑事立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并对贪污罪主体的存在范围及其合理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楼组是城市居民基础的生活场所,是家庭间互动的纽带,是关心互助的港湾,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延伸,更是发挥群众自治管理的平台。它作为直接面向居民的基层组织,作为居民与政府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