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世纪初,马君武留学日本期间,最早追随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力宣传和坚决捍卫孙中山及其学说三民主义。他广泛联络爱国志士,积极建立革命团体和创办进步刊物,认真培训军事骨干,始终不渝地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创立。马君武是孙中山早期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为中国同盟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孙中山与澳门的关系:其一,澳门是孙中山安置家人和从事革命活动,进行救国斗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基地;其一,澳门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对孙中山革命思想和近代化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公认的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赵凤昌被时人称为"民国产婆",都可谓共和建国功臣。正因为此,人们普遍认为民初大局与他们之间的频繁往来、密商大计休戚相关。根据已知的、公开的资料,他们的确有过接触,但并没有那么密切。然而,民初的新旧递嬗不是用铁和血铸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幕后调停斡旋的结果,而幕后的讨价还价和交易本为机密,知者甚少,若无记录及当事人回忆,很难获知详情。孙中山与赵凤昌原有认识的机会,但却错失了,直至辛亥时期才首次相见相识。除公开的接触外,他们有私下密商革命大计的可能,但具体情形如何,则有待新材料的发现。对于未置身他们密谈现场的相关记述,尽管言之凿凿,也不可轻信,要加以考证,谨慎采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陈嘉庚接受并追随了孙中山的革命理论,政治生涯与社会公益活动从此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陈嘉庚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并不因孙中山的逝世而消散,反而不断得到升华。从林文庆就任厦大校长与集美学村名称由来两个事件上可知,陈嘉庚与孙中山虽然未有深厚私交,但是他们的友谊建立在对民族大义的关怀上,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联德活动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在孙中山外交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一次大战期间到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孙中山致力于联德倒段 (祺瑞 ) ;从第二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到陈炯明叛变 ,孙中山将德国列为参与《实业计划》的重要国家之一 ,并寻求建立中德俄三国同盟 ;陈炯明叛变后到孙中山逝世 ,联德联俄是孙中山外交活动的基本取向 ,他不仅“以俄为师”,也称德国为“独一之导师”。孙中山一系列联德活动尽管收效甚微 ,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后来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广泛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权力制约是防止权力异化和腐败的重要途径.孙中山汲取了西方权力制约理论和制度中的合理内容,再结合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创造出了融贯中西的独特的权力制约理论.在今天,探讨并研究孙中山的权力制约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巨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广志 《老友》2010,(10):9-9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的口才家。在革命活动中,他以演讲和口才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宣传革命思想,联络有志之士,组织革命团体,发动革命斗争。其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的机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相似文献   

8.
包爱芹 《东方论坛》2004,(1):120-124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从海外华侨中开始进行革命的,其侨务主张是:把华侨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视侨胞为建设国家、兴办实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关心、爱护华侨.孙中山之所以能把华侨当作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孙中山的侨务主张反映了广大华侨的愿望与要求,在客观上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的,它深深地吸引了海外华侨,使其踊跃赞助革命;孙中山的侨务主张为现代中国的侨务政策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宠惠早年在孙中山的带动和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 ,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追随者 ;辛亥革命时期是二人在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时期 ,王宠惠成为孙中山在外交等方面的得力助手 ;袁世凯窃国后 ,王宠惠投身北洋政务 ,但与孙中山仍保持了密切联系。孙中山是以救国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 ,而王宠惠则是学者从政型的技术官僚  相似文献   

10.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将中华民族推向亡国的边缘,这一残酷的现实促使孙中山走上了挽救祖国危亡的革命道路,其中反对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是其革命斗争的重要部分,但是孙中山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曾言:"华侨是革命之母。"长期以来,在孙中山研究领域,孙中山与华侨关系的研究,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的华侨关系,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事实上,孙中山在整个革命阶段都与华侨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且,以辛亥革命为分界,其前后的侧重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前一个阶段主要是向华侨寻求军费支持,以利于革命事业的顺利开展;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向华侨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使其对新生的民国充满信心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作为20世纪中国的爱国巨匠,不仅有系统的革命思想,也有相当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4.
"民生主义"中的孙中山的所有制思想是中国自己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所决定,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级标志.孙中山的所有制模式实质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与毛泽东都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为教育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倡导教育兴国,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实行民众的普及教育;都强调立志报国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主张进行爱国教育、修身教育、启智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和社会实践的教育方法改革等。但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孙中山关注的往往是上层士大夫有识之士和有为青年,而毛泽东关注更多的是贫苦工人和农民;孙中山更侧重西方自然科学和军事训练等内容,而毛泽东则更多的是让下层贫苦民众"写得、算得"以及唤醒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反抗精神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也是大同梦。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中国人的最大梦想,而孙中山是这一梦想的首位追梦人。他最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开启民族复兴梦;创立三民主义,寻觅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模式;领导革命,建立共和国,跨出了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锁定民族复兴梦的高远目标,抓住筑梦的关键。孙中山追梦的历史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冲破封建主义文化观念和“中体西用”论的束缚,鲜明地提出了以民主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文化观念体系,倡导博取兼收、融贯中西,走出一条文化综合创新之路。他的文化观念不仅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尊崇资产阶级革命家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尊崇孙中山先生是"振兴中华"后继者的应有情结,"振兴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先生的共同理想;孙中山伟大的思想品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从孙中山与南社人物的交往,浅述南社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起的作用和南社人物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说明孙中山善于利用先进的革命文化及文人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伟大气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