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儒主义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一个表征。当代青年之所以出现犬儒主义倾向,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社会文化基因、微时代的网络文化冲击、科学技术自身的悖论、市场经济的资本逻辑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犬儒主义无法成为青年人精神生活的栖居之地,对个体及社会带来诸多影响。要超越、消解犬儒主义,需要从改善青年人的文化环境、给资本划定界限、以启蒙对抗犬儒、推进社会正义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心情的特点是绝望和对未来丧失信心。根据一份社会问题调查资料,在被调查的青年人中,40%感到自己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22%感到自己遭受到社会的剥削,15%感到孤立无助。大多数16—20岁的青年不想建立未来的计划,因为他们在失业、原子战争、生态灾难与政治压力面前感到恐惧。学校是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源泉。知识的范围已经明显地扩大,首先是因为法国义务教育的年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价值观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定位,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虽然主流是好的,但存在的信仰淡化、价值观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周恩来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理想人格与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优秀品格的完美结合和集中体现,对青年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具有恒久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青年的恋爱观、婚姻观以及婚姻状况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已经进入婚育年龄,巨大的社会变革在这一代青年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必将对其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陕西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特点是:重视人品、健康和才能;关注职业、收入、住房和性生活;淡化海外关系、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总体评价当前,青年干部队伍,总的说是发展健康的,一大批青年干部在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鱼得水,大展才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带头人.用历史的观点和科学的结论来评价青年——中国的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青年、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青年.当代青年的形象是什么——德才兼备、有胆有识;当代青年追求的是什么——探索人生、献身社会;当代青年注重的是什么——情感真挚、相互理解;当代青年的生活色彩是什么——现代化意识、全方位、高层次.必须看到,青年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村青年婚恋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 ,对山东省 12个地区的农村青年进行的婚恋观调查结果表明 :( 1)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方式主要是通过“自由恋爱”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 2 )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主要强调个人因素 ,尤其是个人的品性、身体健康状况、个性、能力及学识等 ,而相对忽视家庭、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 ;( 3)对离婚、婚外恋等当前一些婚恋中的社会问题 ,当代农村青年不同程度地持一种否定态度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或可以理解 ,表示赞赏的人则较少 ;( 4)在某些婚恋观上既存在个别差异 ,也存在着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信仰与理想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正处于发展构建的关键时期,虽然有少数大学生达到了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水平,但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正处于由非理性主导向理性主导发展这样一个境界水平。面对我国目前信仰态势的严峻形势,我们的核心对策是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理想信仰教育的思想,提高对理想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年应当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现代生活方式”,这是近年来青年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语.青年人在努力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同时,都向往和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现代生活方式?有的青年认为,身着牛仔服,脚踏耐克鞋,腰挂BP机的生活方式,嘴叨555烟,出门坐“的士”,这就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如此理解,显然只注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内容.完整地讲,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也就是说物质生活中有精神的内容,精神生活也需要有物质的条件.讲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当然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另外还要看到,“现代化”是中性概念,它既可以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如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样,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应当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务实、世俗、追求个性、自觉学习,但社会理想淡化、价值困惑加剧,是当代浙江城市青年价值取向积极与消极交互参现的基本特征,疏导的关键在于有效消除青年对国家未来较模糊的预期,充许并鼓励中间层次价值的追求及其向上渐进,改变舆论引导的内容枯燥与形式单调。  相似文献   

10.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生命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同青春相伴的青年,是整个社会最活跃的最有生气的一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希望之光。“我们的事业是走向未来的事业,党和人民总是把自己的最大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蓬勃向上的青年身上,中华民族的振兴,美好未来的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要靠全体人民的努力,归根到底,要靠青年继往开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十五大报告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青年和团结青年,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乃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学的视角切入中国当代社会,在审视中国女性社会的历史、镀亮民族文化精神和发掘本土化的女性文化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对纷繁的当代社会及中国女性的文化处境提供观察的视角和评判的标准.在对男权文化、商业大潮和女性自身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对当代女性文化的现实生存状态、未来发展前景及其陷阱也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年在社会实践和人生生活中,在不懈地探寻求索,并把追求聚焦在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服务和实现自我价值上。然而,青年的这种追求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外来文化思潮对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的嬗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的情况下。青年问题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青年精神     
青年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逐渐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虽然时代不同的发展主题会对青年的角色定位产生一定影响,但应该始终强调把青年问题视为影响时代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他们都对青年问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并且都十分强调青年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青年精神”是有生命力的新鲜活泼而且强健有力、独立有力的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语言犹如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观照出历史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点,在流行语中表现更为突出。自2001—2012年出现的青年流行语不仅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且也折射着青年群体心态的某些新变化。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现状,而且还揭示了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趋向。  相似文献   

15.
萨特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毕生最关注的是人的自由问题。在当代西方哲学、文学论坛上有广泛的影响。无论在生前或者死后都是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人物。在我国,萨特也受到一些人的重视和崇敬。作为对中国始终怀有友好情谊的一位哲学家是应当报以崇敬的。也正因为如此,有的人把萨特的世界观误属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宣扬萨特的精神遗产,只能由无产阶级来继承,并且在一部分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通过对该地区大学生婚恋特征的调查发现:他们淡化对"大龄青年"的传统观念;"三观一致、两情相悦"是他们择偶的首选因素;"烦恼的恋爱关系"对他们未必是多大烦恼;"来自恋人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至关重要;他们有较好的性行为安全意识;同时,试婚等新兴婚恋观在他们当中也有流行的趋势。共青团组织应顺应青年婚恋特征,针对青年群体实施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倡导宽松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对"大龄青年"问题泰然处之;助力培育多元和谐的社会文化,引导社会对青年新兴婚恋观适度宽容;强化青年主流婚恋观教育,引导青年个性化、多元化婚恋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里发育成长。以此有效实现共青团了解青年、贴近青年、凝聚青年和引导青年的组织职能,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充分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人群的精神需求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对南京 6城区和 2所老年大学的调查显示 :城市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主要表现在生活安全、社会尊重、行为意义三个方面 ,经常性的精神活动主要有看电视、阅览报纸、文体健身、知识性活动等。他们对市政府广辟市民广场和修建街心花园等非常满意 ,而影响制约他们精神需求满足的因素有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和充满矛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淡化或弱化,是一个不用申辩的事实,研考其文化根由大致有三: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民族精神淡化的主体因素;代际文化的断层是其直接因素;中西文化的冲撞,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震荡和冲击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淡化或弱化的又一重要客观因素.对此,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与提升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之一.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大学生的孝观念体现自律性;能理性地把握敬亲与自尊;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和生活照料,提出了更有时代特征的孝观点;以自强不息取代继志述事;淡化传统孝道的"事死";由孝敬自己的父母衍生到关爱社会和他人、守法、自律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是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同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素质竞争.尤其是青年人才的竞争。当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代际转换1,。新一代终究要成为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国家的前途在很大成度t取决于青年一代,“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因此,在新旧体制转换、整个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当代青年责无旁贷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那么青年人能否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觉悟和奋斗。这就要求当代青年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提高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