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精神形成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民系之一。客家精神是客家先民、客家人的在流浪、拼搏和创业中锤炼的,是客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穷山恶水中锻冶的。客家精神内容丰富,本文将从历史地理角度和社会学角度来探索“冒险进取、爱国爱乡、崇文重教、海纳百川”这四个客家精神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末期,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维新运动,实质上是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急关头,由我国资产阶级的早期代表人物,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发起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虽然它只是自上而下的改良,但是对整个民族的觉醒,激发后人的爱国斗争精神,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被誉为晚清思想界“慧星”的谭嗣同,为改革而献身,值得人们钦佩。本文试图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肤浅的探讨,以求教于行家与读者。  相似文献   

3.
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精神的存在物.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尤具重要意义.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主导倾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尚未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能达到理性认同层次,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明显,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严重脱节,存在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上,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关注大学生精神生活整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应该从精神生活的危机中摆脱出来,超越物化的精神生活方式。本文运用马克思哲学的思想资源,从哲学层面对此问题进行积极探索。首先从精神生活的哲学内涵、内在品质及其存在论意义阐明精神生活的应然状态;其次从精神生活的物质依附化、单向度和病理状态对当代人精神生活现实处境加以深刻揭示,并对当代人这种生存困境的原因及危害加以反思;最后在以上哲学思考的基础上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内在超越的崇高精神境界、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和谐、个性化和全面丰富的精神生活等四个方面,向人们展示理想健康的精神生活样式,以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既是整个中国社会精神生活的缩影,同时又是影响中国今后精神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生活层面的缺陷。如何看待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问题,文章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是引起当代青年价值观嬗变的根本社会原因 ;价值取向多元化、思维方式多样化和价值理念丰富化是当代青年价值观嬗变的具体表现 ;面向新世纪 ,当代青年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 ,出现了更加实务的判断标准和理想现实化的趋向 ,又由于当代青年不断地调适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因而 ,他们的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的互动、趋近与整合的态势亦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与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与表现.一方面,它为青年精神生活的理性构建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现代性社会化的后果使青年的精神生活世界变得多元而复杂,价值观与文化的多元化使青年感到迷茫并逐渐产生异化现象,传统与现代精神生活的断裂日益明显.现代性背景下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信仰虚无化、心理生活自私化和文化生活庸俗化等困境.探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和音年自身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编码综合和解码分析并不是绝对机械的反映和转换.发话人传递的信息和受话人接收的信息不等值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从交际过程中的信道干扰、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的认知差异等三个方面研究言语信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者的言语信息差的调控,从而达到交际语言准确、得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定势既是规范解题的模式,又是干扰解题的因素。走出定势形成的解题陷阱,消除定势对解题过程的干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共同特点(1)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构成精神生活,首先是人们了解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条件和特征的过程。这种了解,是以两种方式完成的:直接的,是作为人们在自己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的直接反映;间接的,则借助于对现实进行精神开拓的专门形式(如意识形态、科学、艺  相似文献   

12.
关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倡导人文关怀,为关注农民工精神生活奠定思想基础;消除制度阻隔,为关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提供制度保障;改进服务形式,为关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创造基本条件;提升主体素质,为关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增添素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精神生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科学把知识和真理,也就是周围世界在人的头脑中最完整和最深刻的反映,作为自己活动的主要目标。寻求真理的主要(但这不是唯一的)手段,是以事实、逻辑和理性为基础的研究。与掌握现实的其他精神文明形式相比,科学的特殊性也就在于此。与以前所有的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系列变革,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转向了"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女大学就业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这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问题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 :积极从事农民运动的革命实践是其认识来源 ;全党对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是其重要基础 ;在同党内外关于农民问题的错误观点斗争中逐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生活转折与创作转型——试论皮日休创作差异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日休前后期作品在内容、体裁、风格乃至成就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创作表现为一个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尤其是生活转折密切关联.皮日体生活转折带来政治热情的消长以及性格气质的变化,创作主体心态与此遥相呼应,互为表里.两者的互动关系,正是前后期创作差异形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就当前我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影响回族精神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如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主导作用;先辈原始血统的“天赋素质”,频繁的空间迁移及社区特征;汉族文化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简要论述了回族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面貌、品质和精神状态.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形成具有四重逻辑:它根植于中华优秀劳动文化中勤勉肯干、实干兴邦的文化逻辑;继承于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理论逻辑;发展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程中弘扬劳动精神的历史逻辑;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实践逻辑.新时代"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升华了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回过头来看一下人类精神活动发展历史的出发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精神生产本身的问题是必要的。自从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同生物界的进化划分了界限,就拉开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序幕。火及其原始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奠定了史前社会人类精神活动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原始宗教观念,图腾崇拜成为这一时期世界各民族精神活动的特殊表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