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对物质结构层次的研究既为“物质无限可分论”提供论据,也为物质分割“有限论”提供了论据。然而,科学发展到今天“有限论”从现代科学中获得的证据比“无限论”的证据显得更为充分些。所以,我们不能将影响科学不断深入研究物质结构层次的功劳全部记到“物质无限可分论”的帐上,而指责物质分割“有限论”束缚了科学对物质结构层次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物质分割“有限论刀与“物质无限可分论”对立统一于科学对物质结构层次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是以各个时代的科学成果作为自己立论基础。“有限论”与“无限论”这一矛眉双方客观上产生的一股合力这才是推动科学对物质结构层次研究不断深入的哲学领域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无限扩展和现有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相对减弱以至逐渐走向枯竭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突出。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一二十年以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推进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问题也深深困扰着世界各国,成为20世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实一再告诫人们,人的物质需求欲望是无限的,为了今后长远的未来,物质需求…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学进步势头仍然强劲,正在更广、更深层次上推进。科技知识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表明了科学劳动规模的扩大,而现代大生产则把科学劳动直接纳入企业结合劳动之中。科学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资本化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的大趋势,更多的科学成果成了商品,更多的科学活动成为创造商品的劳动。  相似文献   

4.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科问题的评价是科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科学哲学家们对前者的研究甚多,并取得了丰盛的成果;而对于后者的研究的成果目前还寥寥无几.本文以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学探究者的背景知识和从科学探究者的背景知识的亲缘性角度,将世界进行了划分,进而界定了科学问题的定义,该定义区别于以往那些不加区别问题类型的科学问题的定义.在科学问题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理论起源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依赖于科学理论”,进而得出科学理论与科学问题之间是相互引导和互为生成的关系,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图案.重点讨论了科学问题进步的三个评价标准,即前比较标准、后比较标准和当下比较标准,得出科学问题当下标准中的矩标准和秩标准的一致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问题与科学进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呢?问题有哪些类型呢?问题与科学进步的关系怎样呢?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本文所承担的任务。一问题的实质问题是疑问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广义的问题既包括科学尚待解决的疑点,也包括明知故问,或提问者虽不知,但所提之问实属科学已经解决。狭义的问题则不包括后者。与问题相对应的是回答。回答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肯定与否定)。事物情况是客观方面的认识对象,回答则是主观方面的认  相似文献   

6.
7.
科学进步问题是科学观中诸问题的深化和归宿,是科学发展的实质所在。六十年代以来,以美国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T·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使这一问题的研究以突出的方式占据了科学哲学舞台的一个显要地位,掀起了一个高潮。进入七十、八十年代以来,科学进步问题已经成了科学哲学界讨论的中心课题之一。特别是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加突出了对于科学进步问题研究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巨大价值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但人们对于深层的科学精神的理解和重视却是不足的,由此在现实中不断出现一方面宣传重视科学、另一方面又违背科学精神的现象。这种不协调的存在必然影响科学健康的发展。本文拟就科学精神对社会进步的价值略陈管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有限的规定,这种有限的规定既不是对人类发展意义与价值的贬低,也不意味着以消极和终结的态度来看待和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科学发展观是对强调无限发展及盲目发展行为的理智警醒,是解决科学发展道路上困惑与难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卢梭关于科学、艺术发展会导致道德堕落的观点,长期被思想界认为是一个难题;其实,科学、艺术的发展不仅不是道德堕落的原因,而是道德进步发展的契机和新的起点。二者的对立和背反,往往出现在社会大变革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这不是科学、艺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体制问题,生产关系问题,落后或反动的社会势力利用腐朽道德阻止社会前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物质”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物质”范畴,还是以“实践”,范畴做为自己的全部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轴心?这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重大问题。我们现行的哲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通常把所谓辩证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把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列宁的物质定义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和逻辑起点,说它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遵循世界固有的发展规律改造世界的坚实的哲学基础”。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物质变情神,精神变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公式,流行于一些哲学教科书中,甚至被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在道德进步中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历史现象。它们不仅表现为知识形态,而且还表现为活动过程。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人类道德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社会得以有效地实现自我调节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它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并发生新的变化。层出不穷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对社会道德的进步也能发挥其有效的功能,成为影响道德进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建设提出许多新问题,如生态问题、城市问题、杜会工程问题、发展战略问题等等,需要发展新学科来回答、来解决。一部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与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新学科正是交叉点上诞生的宁馨儿。当传统学科呈现明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愈益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的革命力量。然而科学技术在当代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不能摆脱肇始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学大飞跃过程中,理性启蒙自身所蕴涵着的难以克服的困境与难题。不难发见,这些难题及由此而产生的困感,对当今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影响已愈来愈大。因此,我们本着一种历史的反思意识和精神的自我批判,试图对理性启蒙的难题和在当代的困惑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引导和道德尺度问题作一哲学思考,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进入生产力的结构系列,已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当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与“人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这一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观点相对时,则仿佛出现了科学与人同是生产力中第一的或首要的因素的逻辑矛盾。因此,探讨生产力中科学与人的关系,解开这个咋一看来的逻辑矛盾,对在全社会确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晚出的社会因素,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近代,它成为区分强国和弱国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它成为区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到了当代,它进一步成为经济为主体的综合国力激烈较量的坚实后盾。以科技实力为特色的国际竞争环境,使得人类社会实践呈现出一系列的新面貌和新特征。并以五个方面的变化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已由传统形态转化为当代形态。在这五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其实是玄学同玄学的吵闹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时,原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随着运动的扩大和深入,这个统一战线便起了分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傅播,越来越感到不满和恐惧,于是便试图竖起改良主义的旗帜,进行公开挑战。首先是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作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对社会进行根本变革。他说:“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对于这样恶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是不科学的。因为就物质和精神的本质来说,二者是根本不能互“变”的,物质既不能“变”精神,精神也不能“变”物质。“物质变精神”,歪曲了精神即意识产生过程的本质,“精神变物质”则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个命题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否定,从根本上动摇了唯物论。如果说“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也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的观点,还仅仅是给唯心主义留下了一个缺口的话,那么,“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则给唯心主义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9.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进步主义"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应当予以摒弃。缘此,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解放事业来讲,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家们也总是借以"进步主义"来指责马克思的虚妄。对此回应需要追问三个前提性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者认定的"进步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进步主义"?马克思是"进步主义"者吗?如果是,那么它与后现代主义者质疑的那个"进步主义"是否一致?从后现代主义对"进步主义"批判的内在机理中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的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线性"进步主义"的历史单向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与"进步主义"命意中的历史目的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进步观是一种"进步与灾难"的辩证法与线性的"进步主义"都是相异质的,因而,以"进步主义"来指责历史唯物主义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哲学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科学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动力。本文着重从现代科学发展引起哲学对象、哲学内容、哲学研究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现代科学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