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和七月二日两期《纽约客》上,连载了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新作中篇小说《鬼作家》。这篇小说以叙述、倒叙、回忆、幻想、内心独白、潜台词等等多种艺术手法,几乎提出了美国犹太文学中全部主要的传统主题,如: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同化与特殊身份问题,个人奋斗与成功问题,父与子两代犹太人的矛盾问题,犹太人的神圣家族问题,犹太人受迫害与歧视的问题,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即所谓“婚姻同化”问题等等。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篇最新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潘光 《社会科学》2006,(2):121-130
1840年后,来华的犹太人主要有三大群体:第一是从中东、南亚和东南亚来华经商办实业的塞法迪犹太人;第二是为逃避反犹恶浪、革命和内战来华谋生的俄国犹太人;第三是从纳粹统治下的欧洲亡命来华的犹太难民。对这三大犹太移民群体来华概况及其法律地位,特别是国籍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是在来华犹太人研究方面的深化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莫玉梅 《理论界》2009,(4):205-207
一般说来,犹太人在中世纪的西欧遭受了许多歧视、迫害和驱逐。相比较之下,12世纪的英国犹太人却因享受到了王室有力的保护政策并与基督徒邻居甚至当地的教会机构和睦相处,这是犹太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透过12世纪犹太社区的柘殖、犹太借贷业的空前发展及其财富的大量积累可探寻促使犹太社区兴旺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弥赛亚是犹太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在维护犹太民族身份认同和犹太人战胜苦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犹太弥赛亚观念在欧洲社会面临着来自基督教世界、世俗国家和犹太社会内部三个方面的挑战.随着近代欧洲社会形势的变化,犹太启蒙思想家根据时代精神对弥赛亚进行新的阐释,试图消除传统弥赛亚观给犹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最终改善犹太人地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隔都是中世纪欧洲社会通过法律手段对犹太人实行强削隔离而设立的犹太区.它人为地将犹太人从非犹太社会中分离开来,对犹太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同时,隔都生活又将犹太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犹太人非但没有被同化,而且还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使犹太民族历经劫难却顽强地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6.
徐新 《江苏社会科学》2000,1(4):102-108
香港犹太杜团是19世纪中叶我国门户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在我国形成的4个犹太社团之一.然而,由于中国内地政治格局的演变和香港的独特地位,上海、天津、哈尔滨三地的犹太杜团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相继解体后,香港犹太社团却依然留存,成为我国近现代史上唯一的一个具有连续历史和完全社团功能的犹太社团.随着1997年香港的回归,香港犹太社团实际上已成为我主权范围内一个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犹太社团.目前,它不仅是犹太人在我国领土范围内犹太人的最大聚集中心,而且还是连结世界犹太人和促进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犹太人团体.本文旨在通过对香港犹太社团150年历史的梳理和现状的追踪,具体考察该社团的发展轨迹,以便人们对这一独特犹太社团的历史和现状有所洞察和了解.同时论及的还包括香港犹大社团的宗教生活和与以色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二战时期中国上海犹太人历史的叙述,认识到: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犹太人,都不会忘记曾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活过的犹太社团的历史,更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和犹太难民在黄埔江畔共同谱写的患难情谊,上海作为那个年代历史的见证,今日必将发挥中国人民和犹太人传统友谊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宗教冲突和经济纠葛,欧洲国家形成反犹主义.犹太人被排拒在主流社会之外,只能从事高利贷和商业.反犹主义也波及到文学创作,作家在呈现犹太人时戴上种族偏见的有色眼镜.英国文学中三部描写犹太商人的名作<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威尼斯商人>和<艾凡赫>,就在隐形的反犹主义视闻下来表现基督教对犹太教的胜利、犹太商人的活命哲学,以及对犹太商人女子的功利塑造的.  相似文献   

9.
潘光  周国建 《社会科学》2007,(6):130-13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华犹太人逐渐离去。在欧洲犹太难民、塞法迪犹商和俄国犹太人这三个群体的内部,不同的人在不同时候离去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不能刻意归于政治原因和意识形态因素。在文革前的17年里,仍然有许多犹太人生活在新中国,他们的主要组织上海犹太社团委员会在中国政府支持下顺利开展工作。同时,香港的犹太社团一直十分活跃。当中国改革开放后,许多犹太人又回到了内地,出现了新的犹太居民群体,积极参与当地的新一轮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10.
开封犹太文化的基本特征付文忠(山西雁北师院)古老的犹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犹太文化,对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一世纪犹太民族的国家被罗马帝国灭亡后,幸存的犹太人逃离了家园,散居在世界各地,同时把他们的犹太文化也带到了世界各地。在漫长的历史磨难...  相似文献   

11.
近代内蒙古的犹太人主要集中在满洲里和海拉尔,基本为俄系,他们不但为两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犹太社团和祈祷所,并创设了犹太人学校。对近代内蒙古犹太人史的研究,不仅可填补近代中国犹太人史和内蒙古史研究上的一项空白,对于促进中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人在英国工人运动中开始崭露头角,并具体表现为工人激进组织的出现和工会运动的开展等。犹太工人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国犹太族群内部的阶级斗争,并且与同期的非犹太工人运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英国犹太人积极参与英国大众政治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东欧犹太移民在维护自身利益和表达政治意愿方面开始英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下半叶,三次瓜分波兰导致大批波兰犹太人成为俄国犹太人。至1917年十月革命,犹太人在俄国生活的一百多年里,广泛而深刻地参与了俄国的经济生活。犹太资本的原始积累始于19世纪上半叶,从19世纪下半叶起,犹太人把聚集起来的资本主要投向蓬勃发展的工业和金融业,开始了犹太中等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形成的过程。犹太人在俄国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促进了俄国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自公元135年罗马帝国镇压犹太大起义之后,犹太民族开始了长达1 800年的流亡生活,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即犹太民族史上的"大流散"时期。在中世纪,犹太人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国,而其中中世纪英国犹太人的历史是欧洲犹太人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认为,自1066年诺曼人征服盎格鲁—萨克森诸国起,欧洲大陆的犹太人开始大规模地移居英国,由于犹太人在借贷、金融业中的特殊作用,历代英王对英国犹太人采取了保护政策。到12世纪后期,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英国犹太社团已颇具规模。但自狮心王理查德时期起,由于十字军运动在英国引发的反犹浪潮日渐高涨,加上王室因为摆脱财政困境而对犹太人推行竭泽而渔的盘剥政策,英国犹太社团开始迅速走向衰落,并最终于1290年被全部逐出英国。从13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犹太人作为一个族群从英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直到17世纪中期后,犹太人才得以重返英国。  相似文献   

15.
施特劳斯与阿伦特均系流亡美国的德裔犹太哲人,作为犹太人的经历体验及其对犹太人问题的关注,构成了二者学术思考的理论起点和重要方面。但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时代背景因素并没有拉近二者的思想距离:施特劳斯将目光瞄向前现代的中古犹太思想和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试图通过阅读和理解古人来找寻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万能密钥;阿伦特则将目光放到当下,试图通过对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各种影响要素和相关事例的哲学反思得出对20世纪政治现象,尤其是极权主义的本质、原因及其危害的根本性把握。为何二者起点相同,终点迥异呢?本文通过施特劳斯和阿伦特对犹太人问题,极权主义的起源以及思想内在旨趣等三个方面差异的对勘来理解两位犹太政治哲人理论歧见的原因及其视点高下。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03-108
美国犹太作家亨利·罗思的小说以不无矛盾的方式呈现出清晰的犹太性。罗思的小说着力塑造犹太人物,表现犹太生活,呈现出显性的犹太性。在其小说文本中潜藏着具有犹太特征的文化母题和认知模式,呈现出隐性的犹太性。同时,罗思对犹太传统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使其作品呈现出反讽的犹太性。罗思对犹太性的书写隐喻了传统和变迁中的犹太文明所遭遇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是我们反思现代性的重要理论资源.针对犹太人问题,马克思具体剖析了布鲁诺·鲍威尔的政治解放方案,并指出政治解放是抽象的、有局限的解放.现代性状况下人的形象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个性,而是抽象的个性和抽象的普遍性相互分立.布鲁诺·鲍威尔之所以误解政治解放是普遍的解放,其内在的思想逻辑源于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颠倒性理解.马克思主张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犹太人问题的真正解决在于市民社会批判.犹太精神是市民社会的精神,人的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8.
拿破仑时期的犹太人政策是犹太历史上一个重大内容,他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和平等的资本主义原则,给予了法国犹太人平等的公民权利,在对欧洲的一系列战争中又把这个原则带给欧洲各国,对欧洲犹太人的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犹太人墓地在犹太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它的成功迁移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当时哈尔滨犹太公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哈尔滨犹太人墓地的成功迁移是中国不存在反犹势力的重要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正确的宗教民族政策的产物,它拉近了哈尔滨人与犹太文化的距离,也是哈尔滨居民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学术论坛》2012,35(12):172-177
美国犹太文学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母题"是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诸多母题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通过文内分析和文外解读,文章指出,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历史母题"既披露了犹太民族曾经屈辱的历史,又起到了督促主流社会反思自我的效果,还传递了美国犹太作家期望犹太民族树立"坚定的历史观"这一讯息;既揭示了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历史意识整体缺失的状况,又向犹太民族指出了建构历史意识的具体方法;既道明了犹太民族加强宗教信仰,强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为犹太民族历史意识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实现了"告诫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在建构历史意识时,应努力寻找引路人"这一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