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原  兰婕 《民族学刊》2013,4(6):56-62,112-115
以民族志的方式,对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和灾害感知进行完整呈现和系统转述,是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关键。《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基于特定灾害场景的系统考察,来呈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互动过程,并就不同人类群体如何借助社会文化资源来认识和应对灾害的经验图景加以辨析,这代表了灾害人类学研究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各种自然、人为灾害总是与人类社会变迁交织在一起,无数次毁坏过人类文明及人类自身,并时刻威胁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因此,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减灾、避灾的“强韧性”建设需求。灾害文化对于提升地域社会强韧性、推动地域社会变迁的作用是十分明了的,学界应更为深入地展开地域社会中灾害文化的研究,并延伸至包括灾害文化史在内的地域文化史之中,再借由教育、传播等途径的文化传承,充分启动地域社会居民的主体性,发挥灾害文化的能动性,从而为现在、未来建设更为强韧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段时间在文化遗产地频繁发生的灾害,使得灾害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灾害不但对文化遗产地的传承与保护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对文化遗产地重建的过程中也相应带来许多问题.因而,从灾害的视角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不但可以有效地预见与防范文化遗产地的灾害风险,也能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应用领域.同时在文化遗产地进行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扩大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对灾害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因而,在灾害人类学中引入文化遗产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直伴随人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一个无法忽视的课题,无论是地理学的角度还是生态学的视野,人类学者始终致力于人类及其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并且创建了文化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人类生态系统等诸多理论流派.应用这些理论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这就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角度和特色.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特殊的自然条件或以特殊的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研究重点、学术流派和发展趋向等方面对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研讨。灾害不仅是一种自然事件,还是一种社会和文化事件。灾害的发生是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相结合的结果,即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破坏性因素与处在较为落后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人口状况是其产生条件。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内容广泛,形成了多种解释方式及理论流派,核心是对灾害进行文化构建,与其他学科共享研究的问题及调查方法是其总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球生态圈中的实存物种,不论有意无意,人的行为成为了自然演变的重要力量。当人类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自然对象发生改变时,特定群体的生产行为和由此衍生的文化关系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在新溪邑村渔获活动及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洱海区域内渔权归属和鱼种结构的转变成为其关键动因,国家、渔民和洱海三者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7.
植物与思维——认知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植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在利用植物的过程中,植物对人类的思维活动以及认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即植物文化.本文在回顾"原始思维"之争和认知人类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应用认知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了民间植物分类与土著民族思维之间的关系,并以具体的田野资料比较了民间植物分类与科学分类的异同,得出了民间分类与科学分类都是人类认识植物的正确方法的结论,这从根本上驳斥了"原始思维"或"土著思维"如同"儿童思维"的西方种族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人类学对农业社会或农业生产方式所做的多角度研究,为深入理解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认识途径和更加广阔的阐释空间.结合达斡尔族农业发展个案,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以及文化支持体系的调适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从中认识有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与人类社会的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人类自其历史发端起,就一直在不断调适自身文化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人类学以此作为学科的逻辑起点,将文化视为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手段,把社会发展、文化变迁视为文化与环境适应互动的过程,进而,引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或"生态文化"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产生之初,文化的诞生之时,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实则是一个语言、文化的历史。羊作为一个动物很早就进入人类的视野,从古自今和人为相依为命,大量的"羊"之语言在这个过程产生,记载了丰富的"羊"之文化。  相似文献   

11.
间断熵在文化领域被定义为一种永久的衰退,是人类文化系统对环境适应灵活性的永久萎缩,它预测并解释了灾后人类系统不能重建的原因。1989年发生于埃克森·瓦尔迪兹的石油泄漏事故是一次技术性灾难,对威廉王子湾地区的商业性捕鱼和建立在生存资料基础上的社区生活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在其随后的灾后重建中表现出明显的间断熵过程。究其原因在于:(1)自然资源基础受到严重损坏,影响了原有的生计方式;(2)外来援助的方向性错误或有所保留,致使当地居民的精神创伤加剧;(3)灾后地区政治生态妨碍人类与环境互动传统模式的恢复。威廉王子湾地区作为自然资源社区,代表了一种文化上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他们应该被竭力保护,而不是被排斥或消除。对此,人类学家应该致力于研究如何对抗间断熵,为预防、应对和缓解灾难创造出文化上适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对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进行深入调查后,总结出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形成的原因及宗教、民族迁徙、民族之间的交融、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对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时相关研究的梳理,及布努瑶引进黑山羊、金银花等种养技术和过山瑶妇女习得抛秧技术两个案例,认为科技人类学研究在于探究技术与文化的关联性:一方面寻求技术导引文化进化的机理或标识.另一方面揭示出技术背后的精神体系.以期合理把握技术与文化的变迁细节及共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14,5(1):9-15,98-99
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使得世界各民族处于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之中,发展中国家及其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文化适应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布朗族为个案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向。在对文化适应理论进行回顾之后,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本文认为,贝瑞所提出的文化适应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及指引布朗族社会变迁及文化传承,在调适中寻求发展应是人口较少民族当前社会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5.
廖杨  杨志群  张木明 《民族学刊》2021,12(1):73-82, 92
2019年至2020年初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重要影响。在这场"大灾大难"面前和持久的防疫、抗疫、战疫实践中,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中华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的作用下辐射汇聚,形成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向心力、聚合力、凝聚力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党和国家在这场防疫、抗疫、战疫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健康和美世界的实践中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国声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强音,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时代精神的民族特征赋予了全球化时代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于逢春 《民族学刊》2012,3(5):1-17,91
到1820年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时,当年汉武帝所开拓的"泛中原农耕文明板块"的边缘地带——曾相对稳定的朝鲜四郡、南越三郡已先后自立,但素来交通闭塞、瘴疠肆虐、经济文化独特、割据势力强劲,风雨飘摇一千余年的西南夷之地依然掌握在清廷之手。这是因为该区域是元世祖忽必烈龙兴之地,他在此创设行省、创制土司制以加强统治;明朝则希冀利用该地的自然与人力资源建立后方基地,以此严防北元重新占领西南,掊击其后背;清朝则为了防止蒙藏势力与西南土司势力合流、保障滇铜供应,通过改土归流等措施以强化对西南的经营。上述三朝的有力举措,辅之以明后期以降携带着耐高寒、耐瘠土且高产的美洲农作物种子的中原农民移植此地,使得素称难治的西南地区最终成为"泛中原板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0月发生在奥克兰地区的大火灾造成25人丧生,6000多人无家可归。幸存者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场灾难的认识,其中凸显了有关自然与文化、有序与无序、时间与空间以及传统的男女性别区分与生死等二元结构,尤其是对作为自然象征的母亲与作为灾难象征的魔兽二者之间的对立显示了自然与非自然力量的对比。人们为了解释灾难的去而复来,甚至认定灾难的发生是早已注定的、循环的,从而肯定了上帝对于自然灾害发生的控制权,由此,毁灭者也是创造者。奥克兰大火中隐含着如建筑材料的不当使用和居民区的不合理规划等技术性因素,因此其可部分归结为技术性灾难。而由于技术性灾难产生于一个文化的竞技场,而不是自然自身的,在这种情况下,能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合乎情理的灾难意象或隐喻非常少,因此,技术性灾难不会流变为神话,而是作为永远的历史而存在。综观上述过程,灾难被重新界定为"创造性的毁灭",从而被赋予了一种令人敬畏的美。尽管并非所有的文化都会以上述方式去象征地表达灾难,但所有的文化在描述与解释灾难时,象征都将会是他们行动的一部分。这些象征的建立缓解或消解了灾民对于灾难的恐惧,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灾难多发区的居民大多不愿意搬迁。  相似文献   

18.
周大鸣  詹虚致 《民族学刊》2015,6(2):26-33,95-98
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重建依赖于国家政府的规划和指导,原本的乡镇在重建后呈现出明显的都市特征,然而政府构想中的都市化效应与地方的实际表达产生了差别,"政府的都市化"不等同于"人的都市化"。地方群众面对"灾变"后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重建后的数年间,当地人在逐渐适应"政府都市化"的同时也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形塑着"人的都市化"。南坝镇经历"灾变"后的都市化表现,当地人对灾后重建的适应和改造,表明了人的能动性在从"政府的都市化"到"人的都市化"的变迁过程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虎 《民族学刊》2016,7(6):41-49,107-108
Taking the Ritual of Sacrifice to Heaven of the Naxi at Lezhu village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how a typical Naxi village hand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ty, and how it reshapes its uniqu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hange, and preserves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Ritual of Sacrifice to Heaven is a grand and complicated ceremony of the Naxi. The proce-dure of this ritual at Lezhu village general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 planting sacred trees;2 ) offering incense sticks and rices;3 ) offer-ing wine;4 ) cleaning impurities;5 ) offering un-cooked food; 6 ) offering cooked food; 7 ) atoning for the sins and praying for blessings; 8 ) feeding crows and eagles;9) sharing the foo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uth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Ritual of Sacrifice to Heaven in Lezhu village i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1 ) the formation of united-groups for sacrifice to heave;2 ) the power of the people’s belief in a small community; 3 ) the effort of folk “enthusi-asts” ;and 4 )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vil-lage. Concerning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in the Ritual of Sacrifice to Heaven at Lezhu village, we should notice that some traditions have been inheri-ted while some have been changed. In the case of Lijiang , economic factor ( especially tourism indus-tr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hnic cul-tural change. On one hand, it can accelerate the spreading of the Naxi traditional culture, enhance the Naxi’s ethnic confidence and identity, and cre-ate chances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might lose its founda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and exchanging. Social change can result in the los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Naxi’s Dongba culture in Lijiang plain is facing this problem. A slightly im-proper behavior can lead to the discontinuity, or e-ven disappearance of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is always a paradox of “center-margin”concern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s normally have no enough survival space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while they are preserved much better in the economically back-ward mountainous areas.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Naxi’s Ritual of Sacrifice to Heaven at Lezhu village is due to the relatively backward of economics.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people’s concept of space and time has changed;modern civilization has strongly impacted the Naxi of Lijiang. The Naxi of Lijiang, like other ethnic minority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are also facing a problem of cultural discontinuity or reshaping of the tradition. We should aware that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and cultural change has its inevitability. As a social member, we should ,on one hand, inherit the culture, and on the other hand, understand its change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