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抽样方法,通过补充无辅助信息分层样本来提高含有辅助信息整群抽样的精度.得到的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整群抽样比估计、单一的分层随机抽样简单估计相比,这种抽样设计的估计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分配正义和经济发展效率之间存在着共融性。"共享"发展理念为社会分配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尺度;社会分配领域更加宽广;分配机制的权责也发生了变化。实现"共享"发展,应当完善以社会覆盖、资金筹措、待遇补偿为导向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以"提低、扩中、调高"为导向的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建立以救助型、保护型、发展型多元综合为导向的教育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多小区间联合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上分步执行,在小区内部采用改进的Max C/I算法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禁忌搜索算法(TS)寻求多小区同频子信道发送功率的最优分配解。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在满足用户的最小速率要求下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既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由于多种所有制及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作为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具有必然性。实践中,必须在全面认识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领域的运行层次和所有制结构层次以及宏现经济运行层次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这项研究目的在于建立幼儿多元智力评定问卷全国常模,为城市幼儿多元智力评定提供参照依据.研究在全国17个省市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建立城市常模.常模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问卷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幼儿多元智力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达到预期目的,常模适用于我国城市幼儿多元智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公有资本分配受公有生产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了双重分配模式,即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式。公有资本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迂回发展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7.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平等的前提和表现。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分配问题的研究,探索我国学术界30多年来关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东、西方学者因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方法和研究重点而形成迥乎不同的理论。西方学者对社会分层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剖析和实证研究,不过自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以来,后来学者的基本思路均是上述两位划时代哲学家所开创的社会分层模式的逻辑演进。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起步很晚,且基本概念和命题均舶自西方,不少学者直接借鉴国外理论以分析我国问题,显示独具特色的中国教育机会分配研究之路仍然很长。  相似文献   

8.
公共产品的生产存在着成本分配问题和“搭便车”问题,需要找到一种机制来克服。运用博弈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所有局中人付出货币得到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之和正好等于公共产品的单位成本时,公共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成本分配是帕累托最优的,达到了个体最优与群体最优的统一。对这个结论进行实验检验,结果也是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讨论马克思关于分配问题的有关论述对现今中国的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关系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方式的阐述,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关系下,解决分配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度。与自由主义相比,马克思是在生产过程中将分配问题与生产关系的讨论放在一起,从而得出了对分配公正的历史性理解以及从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来解决分配问题的不同思路,这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改革道路具有始终坚持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0.
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与最优求解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求解3-D分配问题,分析与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幅度降低3-D分配问题的求解计算量,是求解3-D分配问题的一种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一元抽样调查的理论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但实际问题中往往涉及多个指标,一元理论不能满足需要.本文研究了多元二相抽样,并且在多元二相抽样中添加了一元辅助信息。定义了采用一元辅助信息的多元比估计,得到了采用一元辅助信息的多元二相抽样的比估汁量及其性质.并且证明了在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一元辅助信息的多元二相抽样的比估计量优于多元简单随机抽样的简单估计量.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PPS分层抽样时,样本单位数的设计问题。对一种常见模型,给出了一个方便有效的分配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不等群下的整群抽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群大小不等是常见的现象。在群大小不等条件下进行整群抽样最主要的问题是样本群大小的随机变动。样本群大小的随机变动会给抽样调查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要提高整群抽样估计的准确度,就必须控制样本群大小的变动。在群大小不等条件下,简单随机抽样无偏估计方法是不可取的,应尽可能地采用麦多方法、PPS方法或简单随机抽样比率估计方法,以提高整群抽样效率。另外,改进总体推估方式也是提高整群抽样效率的简便方法,应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某一总体,在两个不同时刻进行抽样时,考虑到前时刻调查过的单位被保留下来,调查费用一般较低这一因素,对数据可回溯情形,本文在抽样设计效果的综合评价原则下,给出了现时刻抽样时样本的最优拼配。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的敏感问题调查方法中,大多数讨论的是通过对随机化装置的改进以提高调查的效率.本文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说明了抽样设计的恰当选择同样也能提高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调查中,有一些已知的辅助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提高调查效率。但所利用的辅助信息是未知的,很少见。本文利用二项抽样的方法获得辅助信息,据此,研究了属性特征随机化调查使用辅助信息的比估计方法,设计了比估计模型,将比估计模型在理论上与Warner模型进行了比较,证明此比估计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所得到的理论优于Warner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多元抽样调查的两种抽样方法,得到了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并且证明了和一元情形一样好的结果,即在一定条件下比率型估计量的平均精度不劣于无偏估计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构建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的2011年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评,从横向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只有6个地区配置有效,仅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整体配置效率不甚理想.同时通过松弛变量分析,对DEA无效地区给出了指标调整方向和具体的调整量.  相似文献   

19.
抽样技术正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实际中的抽样大多是对有限总体的不重置抽样。指出了以往关于有限总体修正系数证明的局限性,给出了有限总体不重置抽样成数和均值标准差公式的一般性证明,该证明更直接体现了抽样的随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法,修正了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 2011-2014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包含38个区县)经济综合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整体经济综合效率持续上升,主要来自于纯技术层面的拉动;五大功能区域经过地方政府的宏观引导,互相之间经济发展逐渐协调,但是配置效率的下滑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进程;五大功能区域内部区县经济综合效率已然形成独有的空间布局,相关部门在进行配置效率优化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