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竞争一个职位的最后一关就是面试。通过短短几分钟交流,个人的才华不可能全面展示,只是可能某一细节打动了考官,着装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谋得自己心仪的职位、向往的工作空间,应该调动起身上所有的积极因素,来接受面试考官们的挑战。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可以是一个人命运的转折。面试中最重要的是从开门进屋的那一瞬间起,仅在几分钟之内所给予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如同人生的一张名片,如果你初次会面给人的印象不佳,会见者多半会错误地认定求职者有别的消极品质,因此给人的第一印象,对参加面试的求职者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杨峰 《职业》2008,(10):58-59
面试过程是主试者与受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和交谈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的过程.主试者可以通过对受试者外部行为特征的观察与分析,考察评价其基本素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受试者也可以通过对主试者进行细致地观察与判断,进而了解主试者面试的真正目的,及时调整自己回答问题的思路,迅速组织回答问题的内容,抓住问题的要害,科学、简明地回答主试者的各种问题,力争给主试者留下较深刻的"第一印象",这对于求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面试七步曲     
JASMINE 《现代交际》2003,(2):68-69
对于求职的人来说.面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你能在面试时把握如下要点,那么求职对于你来说可真的就是小CASE了。着装不管是哪个季节,穿着切忌随便、邋遢、暴露、过于紧身或过于时髦,一定要大方得体。女孩子最好穿  相似文献   

5.
许国庆 《职业》2001,(5):29-32
四、面试礼仪之一:严格守时不能迟到,迟到会影响自身的形象,而且大公司的面试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迟到了几分钟,就很可能永远与这家公司失之交臂了。但招聘人员是允许迟到的。这一点一定要清楚,否则,招聘人员一迟到,您的不满情绪就流于言表,这样招聘人员对您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请注意前面的“前三分钟决策原则”,因此您一旦稍露愠色,就满盘皆输了。还有的主管人员由于整天与高级客户打交道,做招聘时难免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对很多面试细节都会看得比较马虎,这样也就难免搞错。也有人故意要晚,这也是一种拿派…  相似文献   

6.
李红 《现代交际》2005,(11):71-71
一个星期之后的星期一,GE通知我去参加第三轮面试,那次面试很不顺利。面试官是质量管理部门的头,总共10分钟时间,彼此之间的冷场多于说话。而那天早上我似乎有点糊里糊涂没睡醒,回答问题时也全没有激情。果然,一星期后我接到了通知:另一个人比你更适合。  相似文献   

7.
魏俊荣 《职业》2001,(1):32
在招聘、受聘过程中,求职面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而注重求职面试礼仪,能够更好地帮助你抓住机会,顺利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 求职者首先要有一种“求”的心态,无论自己条件多好,无论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对自己多么有利,都不能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因此,求职面试时求职者更要讲究礼仪。一个注重求职面试礼仪的人,能给人以有教养、有风度、有魅力的感觉,给人以亲近感、信任感,能使求职面试活动进展顺利,从而获得理想的职业岗位。 一、注重仪表仪容,树立美好形象 仪表仪容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精神面貌、审美情趣和性格特…  相似文献   

8.
如今求职几乎都要面试。面试不光要有智慧才学支撑的“锦心”,也要有侃侃而谈的“绣口”。面试中,就有一些确有真才实学或一技之长的人,因为语言表达的失误而败下阵来。为此,我们总结出以下8种面试表达的误区,并提出一些改正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滔滔不绝 东拉西扯面试时有些人平时口才不错,说话滔滔不绝,如果处理得好,本该是个优点。可是,这类人往往会犯“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可收的毛病,信口开河,漫无边际,不能掌握适度原则。本以为多多表现一下自己会给面试官一个好感,殊不知:只有准确、简练地回答对方的问题,才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最佳选择。比如对方问你:“你为什么对本公司感兴趣?”这个问题的要害是考查你对该公司的历史、业绩、现状了解的程度。回答的中心应围绕以上几个要点展开?。面试中不少人却“跑题”,诸如:“我的朋友×××曾热情介绍贵公  相似文献   

9.
你去面试吗?     
对求职者来说,面试无疑是一个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个性,进行自我推销的极好机会。因此,如何把握机遇,成功地推销自己,是每一个求职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自我推销既是一种公关技巧,又是一门艺术,具  相似文献   

10.
杨峰 《职业》2008,(4):58-59
面试过程是主试者与受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和交谈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的过程。主试者可以通过对受试者外部行为特征的观察与分析,考察评价其基本素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受试者也可以通过对主试者进行细致地观察与判断,进而了解主试者面试的真正目的,及时调整自己回答问题的思路,迅速组织回答问题的内容,抓住问题的要害,科学、简明地回答主试者的各种问题,力争给主试者留下较深刻的“第一印象”,这对于求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僧多粥少、求职日渐艰难的今天,操有主动权的招聘方在考试或面试时随心所欲,怪题、偏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面试意外而致人伤残的事件。因此,应聘者要擦亮眼睛,随机应变,见招化招:既不放弃任何机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破题闯关,也不任其宰割,有时宁愿放弃职位也要保证安全与人格的尊严。下面列举的是常见的几类难题以及应对策略,以助求职者逢凶化吉、心想事成。近日,在一个电视招聘节目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日资企业招聘一名市场营销经理,面试的科目是练跆拳道、做大劈叉,说是对应聘者意志的考验。刚学几个小时,就让应聘者与跆拳道高…  相似文献   

12.
, 《职业》2013,(1):75-75
"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对从未接触过的人在第一次接触到有关于他的信息材料后所形成的最初印象。第一印象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不易改变性,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第一印象往往影响到你才能和作为的发挥,因此对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应十分重视"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3.
在由男性主导、略显沉闷的政治舞台上,一位漂亮的女性高官,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宋秀岩,青海省省长,一头短发,一副眼镜,举止优雅,说话亲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练、亲切。而她的成长之路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相似文献   

14.
黎家琪 《职业》2013,(19):44-45
对于求职者来说,一个成功的面试,除了能够回答企业所期望听到的情况以外,在多轮次的面试中能够了解该企业真实的文化氛围、工作情景以及员工关系等也十分重要。一些应聘者由于缺乏面试经验,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环节,常见以下情景:  相似文献   

15.
陈敏 《职业》2008,(33):40-41
<正>"第一"是一个神奇的数词,当它作为一个新的开端的时候,能否把握好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把握好"第一堂课",使之成为新课程学习的良好开端,所以应当通过第一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要学的课程和教师形成美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程产生兴趣和信心,并与教师建立起相互信任、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16.
素婚,锦时     
瞬间的的灿烂终要归于平淡,不如把那灿烂分解成一点一滴的浪漫与温馨,让平淡的日子也闪光起来。  相似文献   

17.
王兰 《现代交际》2005,(1):30-30
面试的第一要诀是:不可紧张。你想清楚,紧张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增加什么利益。不能就别紧张了。前次我去面试,人家告诉我前面有个应聘者说话成串,根本没人听得懂,手脚直哆嗦。我不知道那位应聘者是怎样急切地想得到这份工作。但到了这个地步,是不是有点事与愿违? 第二个要诀应该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试的发挥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打无准备之仗。我的一位朋友拿了电机工程的博士后去找工作。打电话问人家,他们主要想找什么样的人。人家列了几条,其中有项计算机语言C++,他放了电话去图书馆。两个星期啃了一本书。面试的时候,人家问到C++。他很流利地答出。其实他肯定不是很懂。只是答出第一个问题后,人家就不问下面的问题了。 我去一家大公司面试前,匆匆查找了主试人的科研文章,大约了解了一下他们的主要工作。面试时,心中有底,回答问题比较自如。主考官亲切地拍拍我的肩膀:"GOOD JOB"。 总结一下,面试前应准备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吴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成功男士:笔挺的西装,整洁干练的形象,铿锵有力的语调,成熟有度的交际技巧。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眼里接近完美的男士,在一个午后走进了咨询室。  相似文献   

19.
张瑛 《现代交际》2003,(9):24-24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两个很出色的大学生去某跨国公司应聘。经过谨慎而又紧张的面试后,考官对两人必答题的回答都十分满意,可就在面试将要结束前,主考人以一种自然而又礼貌的口气向求职者发问:“你会抽烟喝酒吗?”A生一下子愣住了,是回答“会”还是“不会”呢?用人单位是什么意思呢?不知不觉中两分钟过去了。而B生很坦然地对主考人说“会”,结果B生被录用了。同是参  相似文献   

20.
面试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面对考官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会影响到你面试的成功。那么,哪些行为是令考官反感的呢? 一、耍“小聪明” 某招聘现场,一公司正在对十几位求职者进行最后一轮面试:“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吗?”主考官向一位求职者发问。“我工作过于投入,人家都说我是一个工作狂。”主考官笑了笑,说:“工作投入可是优点啊,你说说你的缺点吧。”这位求职者继续颇为自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