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岭南师范学院2014年—2016年3年间的4个年级分别共17 402、18 309、20 974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研究,对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数据进行分年度、分年级、分性别、分项目的各类比较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岭南师范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整体状况不佳,但从分年度变化上看,整体处于上升的良性发展趋势;从学生分年级测试数据变化上看,表现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随年级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规律;从学生分性别测试数据变化上看,女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高于男生,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特征;从3年间学生分项目测试数据变化上看,呈身高降低,肥胖率上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表现为2014年最佳,2015年下降后2016年逐步上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作为比较史学和中法比较文化学共有的一个研究领域,广州湾的历史文化面目一直模糊不清,这主要源于广州湾学构建的欠缺及受限于各种历史因素,直到最近几年,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得以重新开启。自岭南师范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原地方文化研究院)广州湾研究所尤其是岭南师范学院粤西濒危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后,广州湾文献的译介和整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州湾学的课题化研究及学术构建工作陆续展开。在法语广州湾史渐趋完成的前提下,广州湾文献学和档案学研究、日军占领广州湾研究,以及从中国视角和岭南文化视角出发构建汉语广州湾史,将是未来广州湾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校长先生、各位学校领导、各位来宾、聊城师范学院的全体教职工和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澳大利亚纳吉国际学院董事会主席罗得·斯赖伯先生和我非常荣幸地来到聊城和你们一起参加贵校25周年庆典.我们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与你们共度这一欢乐喜庆的日子,并且已经同贵校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们两校间长期合作关系的开始,我们深信,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这种合作将得以继续加强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18日-19日,由岭南师范学院、台湾师范教育学会、台湾教育大学系统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教师教育高端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开幕。来自海峡两岸41所高校70多位校长和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围绕"教师教育新境界―规划与发展"这一主题,探讨新时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岭南师范学院为纪念师范教育110周年主打"学术"牌,精心策划了"岭南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钱文忠、崔永元、丁钢、张国恩、周作宇、饶从满、黄福涛、吴武典、李培根等海峡两岸的名师大家汇集燕岭,引领风骚,给12月的校园送上了一场场博大精深的思想盛宴。学校还举办了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岭南高教发展高端论坛、海峡两岸特殊教育高端论坛等各种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系列学术活动由学院院长、本刊主编罗海鸥博士主持。  相似文献   

6.
岭南师范学院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粤西是毕业生主要就业市场;教育系统和企业单位是毕业生主要就业阵地;专业就业质量差异显著,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职教系统接纳毕业生水平低。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观念及择业行为特点,建议学校重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职业辅导工作体系,以内合外联的观念培育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农村、中小企业就业,培育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系于1959年12月21日至24日召开了教学经验交流会和科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反右倾、鼓干劲、全面跃进的精神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来宾有吉林省历史研究所、吉林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学院、长春师专、白城师专、四平师专等院校的历史系(科)的有关同志,以及长春市部分中学教师。这次会议的召开,时间紧迫,准备仓促,但全系同志在反右倾、鼓干劲精神下,却能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而且保证论文具有一定质量。这次会议就我系历史来说,会议召开的范  相似文献   

8.
交互设计是目前设计领域最为热点的领域,但教育界对交互设计尚未建立成熟的教学和实践体系.鉴于工业设计和互联网信息领域对交互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岭南师范学院工业设计系交互设计教学与实验课程的设置、流程,结合岭南师范学院校园APP交互设计实验课程具体实例,使学生发开了针对岭南师范学院学生的校园app;从而探讨目前高校交互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和创新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原名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后于2014年随湛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而采用现刊名。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版双月刊。创刊以来,学报先后蝉联五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高师学报系统"十佳学报","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在全国高校学报和学术期刊排名中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30日,《作品》杂志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举行合作仪式,宣布建立民刊推介与民刊研究的互动关系。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作品》主编杨克,以及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赵金钟出席合作仪式。  相似文献   

11.
1950年秋,我从广州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到今天,在清华已经55年了。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纪念。国学研究院与历史系有渊源关系,饮水思源,我这个老学生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学术“母体”应有所忆念与反思。我最先想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先生是国学研究院的四位(或五位,加李济)导师之一,我有幸在岭南大学受教于先生,转学到清华后,又受教于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邵循正、周一良、丁则良等几位教授。我先做先生的“入室弟子”,再做“再传弟子”。今天的回忆就从先生与岭南说起。1949年春,陈寅恪…  相似文献   

12.
《源流》2015,(4):58
吴年乐先生是恩平市和江门市荣誉市民,是恩平市迄今捐资办学最多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香港回到家乡恩平,斥资1000多万元,办了两所学校:岭南小学和年乐夫人学校。岭南小学(后命名年乐学校),选立新址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新的校楼、校舍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年乐夫人学校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有24个教室的教学楼,是一所设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实验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1 0月 1 2日是西南师范大学建校 5 0周年校庆日。西南师范大学原名西南师范学院 ,建立于 1 95 0年 1 0月 ,其前身是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学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 90 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 1 95 0年 1 0月 1 2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 :“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 ,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1 985年 8月 ,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建校 5 0年来 ,西南师范大学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 ,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学校积极探索 ,努力进取 ,不断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 ,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14.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大多数省级师范学院相继改称为师范大学。因为在当今讲英语的国家里还找不到一所称之为师范大学的高等学府,而只有诸如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教师培训中心(Teacher-training Centre)之类的学校或机构,因此,对师范大学就存在着一个译法问题。目前,一般有两种译名:或是Normal University (以下简称N) 或是Teachers University (以下简称T)。这二者以前者为更普遍。笔者查阅了全国十九所师范大学的英文译名,其中译为第一种的有13所,如北京师大、华东师大、辽宁师大等,而译为第二种的只6所,如上海师大、西南师大、福建师大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师范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台刊《教育研究月刊》第105期上发表文章,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论述美国由师范学校到大学教育学院的演进过程,并探讨美国师资培育机构形式改变的理由,以及美国改革经验所带来的结果、此机构形式的改革可能给台湾的启示。第一节叙述美国师范学院如何在历史演进中渐渐成为“民众大学”中的“次等公民”。第二节阐述美国师范学院如何踏上“不归路”,成为“组织变色龙”而“忘了我是谁”。第三节论述了为何师范学院在机构升为大学时,很多学校的地位却是“明升暗降”。第四节讨论此一美国经验与台湾目前师范学院机构形式变革的相似之处及应该汲…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6月26日上午,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创,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处长傅湘龙,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台湾师范教育学会前理事长吴清基,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海鸥、校长刘明贵,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沈文淮,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全省21个  相似文献   

17.
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具有方向性、指导性、规范性甚至强制性。本文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训的属性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目前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出发对校训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24-26日,"第三届岭南汉语方言研究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粤西专题)暨方言业务培训会"在湛江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湛江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湛江师范学院粤西方言与文化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19.
我是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四十八个春秋的普通一兵,如果从我走进学校大门学习算起,整整六十个年头从未离学校,可以说我的一生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虽然谈不上对教育事业有什么贡献,但总算是为教育工作忙碌了一生。现在我虽然离休了,但仍离职不离岗,原因就在于这种感情难断。尤其是与四平师范学院的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欢欢喜喜的大波浪似的生活、工作的感情,构成了我整个工作、生活中的主旋律。尽管其中有些苦的音符,但整个基调还是欢快的、幸福的。也正因为甜苦  相似文献   

20.
我1935年生于西安市一个贫民家庭。六岁进小学,十一岁入初中。1949年5月,初中即将毕业时,安西解放。同年9月,我考入陕西省立西安第一中学高中部。一中是西安的名牌学校,人民政府每月发给我50斤小米的助学金,使我得以安心在这里读书。1950年,我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10月,党和政府发出“培养百万师资”的号召,我响应号召报了名,随即被保送到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53年院系调整,师范学院独立,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即后来的陕西师大),我在这里一直读到1955年毕业。从1955年到1958年,我在东北师范大学做现代汉语研究生,专攻汉语言文字学。连续七年的大学和研究生生活,奠定了我以后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