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安文人不仅因乱世的遭遇复苏了对大生命的关怀,而且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生命短暂而产生了强烈的终极关怀情绪。将社会责任感即济世弘道的志愿与建功立业、永垂不朽之理想结合在一起。其生命主题在诗歌中有很广泛的表现。一、崇尚儒家“三不朽”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的物质性有清醒认识的建安文人,不可能将他们的终极关怀建立在神仙长生或死后灵魂永生之类的非理性生命观念之上,他们真正的对生命关怀是建立在伦理生命观上,是它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归依。这使他们的时代成为注重行动,奋发有为的时代,建安文人将儒家…  相似文献   

2.
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士人,像魏晋士人那样敏感到生与死的问题。继生命觉醒后,他们对岁月易逝、生死无常的种种悲凉体验,在当时的社会心理上,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共鸣。研究他们生命体验何以可能、探求人类这种"拓荒式"的生命体验活动在何种极致状态下才可能发生、而一旦发生又将表现为何种形式,可以理解魏晋南北朝这短短的两百多年动乱史中,何以开出那样绚丽夺目而又诡异非常的"生命奇葩"。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识是初唐诗人群体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在对汉魏生命意识的总结中,继承了人类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这种追求因盛世的到来变得更为急迫,却往往因个人际遇而无法把握,从而流露出个体生命之悲。进而,他们将个体的生命和群体的生命放在历史的时间流中,与宇宙对话,探求并最终获得与永恒的同在感。  相似文献   

4.
生命意识是初唐诗人群体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在对汉魏生命意识的总结中,继承了人类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这种追求因盛世的到来变得更为急迫,却往往因个人际遇而无法把握,从而流露出个体生命之悲。进而,他们将个体的生命和群体的生命放在历史的时间流中,与宇宙对话,探求并最终获得与永恒的同在感。  相似文献   

5.
苗族人对原始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形成了本民族特别的生命观念,在他们的生命视野里没有主客体之分,人类、禽兽和神魔都是具有相同生命意义的生命载体。他们或是把人类生命与环境中客体生命现象的简单类比置换,或是直接表现人类生命的客体意义。从而消解了小说叙事中生命万象的层次和顺序,表现出苗族人物我混一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6.
想念     
《北方人》2008,(Z1)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连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相似文献   

7.
建安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它不仅对社会政治安危、经济兴衰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当时的文学思潮产生极大的冲击,给建安文士的心灵造成沉重的压力。他们深感人生苦短,于是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朽,力图在大难中寻找个体生命的永恒存在。同时又追求声色之乐,体现对个体生命的珍爱。在生命不朽的主导下,为延长生命而求仙,追求生命的超越。这三种心态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建安文士身上,他们正是以这种多元化的开放心态进行文学创作,创造出一个文学史上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8.
北邙与岘山意象在唐人笔下屡屡出现,成为他们比照探问生命价值何在时的两极坐标。两者本同是自然山川,均令见者从人之必死的深切体认中衍生出焦灼的个体生命意识,但流向却截然相反:北邙是以死亡的一视同仁消解了个体生命意识,而岘山则是极力寻求生的价值从而使个体生命意识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9.
《勒俄特依》是彝族文化中的创世典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凉山彝族人民居住在山高谷深,水多流激的四川西南地区,他们的《勒俄特依》鲜明地反映出了符合这一地域特征的独特的生命美学意识。他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火是人类生命觉醒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火与水文化作为这一创世典籍中不断交互出现的元素,反映了凉山彝族人民充满抗争感的生命美学意识,而这一抗争不是单独的抵抗,是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是以德为生、以生为美的生命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当人类摆脱蒙昧、挣脱动物崇拜的羁绊、面对人类自身的时候,虽然显示出清醒的自我意识,但同时又不堪生命悲剧意识的重压。而这种悲剧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人类生存时间的局限而产生的死亡和恐惧所带来的生命的毁灭感,另一个是因人类生存空间的局限而产生的尘世的束缚所带来的生命的不自由感。因此,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探索,企图超越这两种局限,获得生命的永恒与自由。弗罗姆说过:“对死亡和对生命的悲剧一面发觉,是人类的基本特质之一。每一种文化都有应付死亡的问题。希腊人强调生命,认为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种朦胧而阴沉的延续。埃及人把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信念上,相信人体不会腐朽。犹太人现实地承认死亡这一事实,他们相信,人在世间可以达到幸福与正义的境界,有这种信念,他们才能安于生命终将毁灭这一事实。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不真实的,因此拿死后还有生命的语言,来安慰忧心忡忡的人们”。而中国文化则不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