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意象是一首诗歌的核心,它能成为诗人内心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一个外在参照物,大多诗人都是在以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以其意象丰富和寓意的深长而著称,也正是以这些人们所熟悉的诗歌意象来表达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以期对弗罗斯特更为全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英美现代诗歌以意象见长,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堪称经典。自然意象与死亡意象是弗罗斯特最偏爱的两种意象,频频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笔者通过对他的诗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意象经常相生相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形成了两种意象独特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恰恰揭示了在弗罗斯特明白易懂的诗句中隐藏着某种可怕的神秘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意象群研究是一个久被忽略的话题.袁行霈认为,一个诗人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独特的意象群.通过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惯用意象"树""花""鸟""雪"和"牧场"的复现和蕴涵,本文认为弗罗斯特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群,堪称现代美国的新英格兰田园诗人.  相似文献   

4.
弗罗斯特认为爱默生不仅是最早对他的教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之一,而且其影响是终生的.以弗罗斯特《论爱默生》一文为基本线索,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爱默生对弗罗斯特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爱默生与弗罗斯特诗歌及散文文本释读,着重从诗歌语言、格律、图征性意象、二元论宗教观以及“焦虑的自由”等方面,阐释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诗歌中,大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从"大地"意象出发,选取不同时代活跃在美国诗坛的三位诗人——惠特曼、弗罗斯特、斯奈德。这三位诗人在诗歌中所展现的"大地"意象繁多且各不相同,其诗歌又在同时代极具魅力和代表性。通过观照三人的诗歌中"大地"的意象来剖析此意象在不同时代分期中对于美国诗歌史的意义和深层的隐喻空间,并由此展现美国诗歌中的家园意识和自然意识。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最受推崇的伟大诗人。他诗中的意象均来自简朴的乡村生活和自然景物,但却蕴含着严肃而深刻的哲思与智慧。从原型及隐喻的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平经历,解读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树木原型,从而加深对他诗歌的理解,拓展其作品在我国的研究和鉴赏空间。  相似文献   

7.
屈平 《南都学坛》2001,21(5):59-63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贯穿于诗歌创作的全过程。意象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象于瞬间所达到的契合 ;就其构成时的特征而言 ,它受诗歌整体内在结构的支配 ;按其性质的不同 ,它可以分为自然界的、社会生活的、创造的、虚构的等四大类 ;从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来说 ,它可以分为单一意象和多个意象 ;从其与诗歌的鉴赏关系来说 ,它是进入诗歌鉴赏的一个必经之境  相似文献   

8.
作为罗伯特·弗罗斯特最为著名的诗歌之一《雪夜林边小驻》充满了看似平凡无奇却又给读者以惊喜,使之着迷的意象。而且,这首诗歌涵盖了弗罗斯特典型的象征领域和诗学中的对立和张力。弗罗斯特在本诗中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人也许会最终只身处于一个冷漠的世界,但他或她很可能将下意识地在自然界中寻找属于自身的安详。通过利用叙事学的人物塑造理论进行分析,证明诗中说话人的死亡愿景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独特形态,具有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的文体特征。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善于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从宏观的谋篇布局、修辞隐喻,到微观的词汇语法、音韵特征和语义关系,把平淡无奇的东西点化成意味深长的诗韵,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一个艺术空间,给人以清新纯朴、富有生活气息、语调宁静亲切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
从浪漫主义原则和方法出发,对弗罗斯特的抒情诗歌进行了解读,指出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诗作的质朴无华和情意交融之中。诗人不仅再现了“大自然”的一幅美景,而且将浪漫主义色彩融人大自然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体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