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楚器物旋形装饰与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旋纹一脉相承,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旋纹应当是楚器物装饰的原型。从图像学理论和原型模式理论上看,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是当时人们宇宙观的象征型模式系统,它为我们揭示楚器物旋形装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基本的“元语言”。  相似文献   

2.
楚巫与巫祝之诗梅琼林关于政治抒情诗人屈原是否为巫,历史上缺乏史籍记载。虽然自秦汉以来以反映文化心态、描摹历史风情为指归的野史轶闻、文学注解、风俗异趣都众口一辞地标示楚国正风弥满上下,浸渍朝野的历史情况,诸如《吕览·异宝篇》云“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冷,《...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是楚艺术的重要形式特征。就线条类型而言,有平面展开的线和立体构成的线。前者主要以漆画、丝绸图案和帛画为代表;后者则体现在各种雕刻(青铜雕刻、木雕和角雕等)艺术样式上。形成楚艺术线性特征的文化基因在于:楚国特殊的社会形态以及由此决定的尚巫好祀的风俗;楚人的民族性格;老、庄“道”学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线性造型是楚艺术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体现,它确立了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传统和主要艺术语言,并作为一种民族特色与西方绘画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4.
旋形图式和旋形装饰是楚器物装饰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由楚人创造的、普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样式,是对原始旋纹的继承和发展。透过形态看观念,楚旋形图式既内含着楚文化的宇宙哲学观念,又因表征楚风楚俗而隐含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作为较早出现的结构样式,它对秦汉以及后世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楚俗论遗     
一九八四年,张正明先生以《楚俗杂考》为题,对楚人“色尚赤”、“以东向坐为尊”、设“棘门和茅门”、好“小腰秀颈”等风俗,作了精采的考证,读之耳目一新。三年后,先生的《楚文化史》面世,书中有“楚人的习俗”一节,材料更趋翔实,论证则愈加丰厚完美,并条分缕析为五个方面,即:一、尚赤,尚东、尚左;二、念祖、爱国、忠君;三、崇巫;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楚王族的居地、族称、语言、信仰习俗文化、楚王族之芈姓与熊和(今西)的内涵及其三者的关系等方面对楚王族的族属进行了论证。作者指出,楚王族既不是华夏、西羌,亦不是东夷,而是苗族先民、江汉土著荆蛮的首领。  相似文献   

7.
南楚方言与楚方言具有密切关系.从扬雄《方言》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南楚方言各地受楚方言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楚方言对南楚方言的影响、渗透有其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8.
诅楚文辨疑     
秦诅楚文是战国晚期一种重要的古文字资料,从古到今,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看重。关于原石的发现,散记于多种文献当中。容庚先生撰《诅楚文考释》,曾就此进行梳理,其言甚为明晰。诅楚文问世以后,苏轼首先为之赋诗并作序,其后宋元明清各朝以至近现代,都有文人学者为之题咏、著录、注释、考订。但是几乎在诅楚文发现的同时,就有人对它提出怀疑。最早向诅楚文献疑的是苏轼。接着,元代的吾丘衍、明代的都穆、清代的欧阳  相似文献   

9.
楚文化研究是中国上古文化研究的一大项。对于楚,我们的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譬如,楚族的渊源及其早期迁徙史,便众说纷纷。下文,拟简单谈谈楚族远古的由东而西再折向南的举族大迁移。与此同时,解决相应的有关问题。了解了楚族早期的播迁,有些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例如,为什么楚文化具有亦夏亦夷亦苗蛮、似夏似夷似苗蛮、  相似文献   

10.
楚疆域变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国,始见于商代,“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挞彼殷武,奋伐荆楚。”(《诗经·商颂·殷武》)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熊绎以子爵之国,“辟在荆山,荜露兰蒌以处草莽,跋踄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史记·楚世家》)可见那时的楚子之国,地仅荆山,经济落后,兵力甚微,处于国小力弱的地位。自熊绎至楚武王的四百余年间,楚国的疆域扩展不多,从楚文王(前689年——前677年在位)开始,楚国才逐渐强大起来。“(楚文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史记·楚世家》)从楚文王至公元  相似文献   

11.
漆画是附属于漆器的装饰图像,其绘制技法、题材以及所表露的时代风格,均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一些特征。由于迄今遗留下来的楚绘画资料过于贫乏,楚漆画理所当然地就成为目前了解楚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考古发掘所得楚漆画,多出自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墓葬之中。有关漆画的研究成果虽有不少,但多集中于对个别漆画的内容进行考证,而整体研究显得极为不足,如对它产生的背景研究就是一例。论文结合考古出土实物,从材料与技术、工具与颜料、社会因素、题材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楚漆画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楚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以线条为主的生动造型、怪诞诡谲的形象组合和以红色作为主色调.文章认为,其生成原因在于楚国特殊的生活形态、尚巫好祀的复苏和南方的地域环境.  相似文献   

13.
楚式镜造型取象浑圆,其装饰纹样多取天地之象,或写实,或寓意,大多具有旋形特征,其构图的形态和风格多主导性地表达出一种神秘、庄严和旋转不息的气势。楚式镜的这种装饰形态和风格不仅是适形造型的需要,而且是楚人宇宙意识的直观反映,是楚人宇宙天穹的象征图式。这种图式对秦汉及以后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寅格先生对屈原十分仰慕,深受楚骚精神影响,"置以为像兮",以开显其人格魅力.也正因如此,陈寅格先生所倡行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考究其源,应追溯到屈原及楚骚精神.  相似文献   

15.
<楚辞>的语言与先秦诸子的风格相比有很大特色.重言是其中特色的一个部分.以重言为基点,以语法分析为主要手段,从重言的语素构成,所属词性和语法功能等角度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重言的词性不是单一的,它包括形容词,拟声词,叹词,动词,副词和其他词性;重言的语法作用也是多样的,它可以做谓语,状语,补语和定语.  相似文献   

16.
楚辞体是继《诗经》之后产生在中国南部楚地的一种新诗体。它以其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瑰奇绚丽的文辞、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体式中个性鲜明、独具风貌的诗体  相似文献   

17.
《楚辞》中既有对现实建筑的描写,也有对想象建筑的勾勒。由前者,可以窥探古楚建筑的形貌和风格,从而发掘出蕴含其中的壮丽、精致、柔美、与自然相合的审美理想,以及尚红、接受龙蛇意识、鸟崇拜的文化特征;从后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寄寓的洁身自好的人格。渴望居于清明有道环境中与明君贤才遇合而一展宏图的情怀和志向。最后,从建筑与自然相融的视角,也可感受到楚民与自然亲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楚辞自诞生以来就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资源,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宋词人贺铸其词有明显接受楚辞之处,文章从其词的意象、表现手法、内在精神三方面探讨贺铸词对楚辞的接受,并指出楚辞的影响也是形成贺铸词独特风格的一种重要质素。  相似文献   

19.
楚艺术造型符号体系不仅是上古楚人的文化创造行为 ,而且还是楚人的视觉体验与审美心态的映射。楚人的视感与审美心态有如下特征 :对运动美的神往 ;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和对特征部分的敏感 ;对色彩美的感悟 ;对空间境界的拓展。上述特征是上古楚人视觉与心理选择的结果 ,它们共同构成楚艺术造型符号的特殊旨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三个部分论王夫之的《楚辞通释》 :一是其选篇原则。王夫之将那些能体现爱国忠君思想 ,并具有楚辞风格的作品入选 ,目的是“广三楚之遗风” ;二是“以意为主”的作品论析 ,注重联系屈原的情感、经历 ,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来阐释作品的思想内容 ,“达屈子之情于意言相属之际” ;三是“认理唯真” ,“脚踏实地” ,虽不刻意于文字训诂 ,但对字句的诠释颇有独到之处。诠释楚辞而不自觉地将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流露出来 ,这是“文字狱”盛行之时 ,王夫之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