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三个代表"的实质--先进性这一命题入手,从根源、精髓、根基等不同的视角和层次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落实"三个代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代表”内在的相互联系、其所涉及的概念范畴的博大性、兼容性及实践性三方面 ,论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 ,这既是其理论上的前瞻与创新 ,同时也是当前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基础与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特征的深刻认识,有助于从哲学层面上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的科学性、渊源上的继承性、发展上的创新性、时代上的先进性、指向上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成为推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动力,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被编入新教材之际,应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双向互促.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语言传播和思维发展的角度,这一表述显得不够简练,在逻辑上也不统一.因此,应建构"马列毛邓理论"和"江泽民思想"两个新范畴来表述党的指导思想.这两个新范畴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理论思想,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命题,每一个党员都是实践这个重要思想的微观主体。对实践主体进行检测有其必要性,应运用"三个代表"思想建立对实践主体的检测机制。检测机制建设需要几个基本条件并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纲领性指导思想。"世界历史"是研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全新视角,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出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涵了丰富的世界历史性内涵;它的世界历史传播,也体现着一定的规律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哲学上考察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以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对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了进一步动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中央决定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推动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当前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继承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继承了弃旧图新求发展的实践特性,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在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 ,在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做出了突破性的发展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新意境。  相似文献   

13.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关系。本文从认识论视角探析了二者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充分肯定;从认识要求看,“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目的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14.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贯穿和统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点,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不断提升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因此,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两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地、与时俱进地说明问题 ,才能使“两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深意蕴。本文试图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角度、“每个”代表的思想的角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角度 ,揭示这种哲学意蕴 ,以利于人们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必须消除思想认识误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只是“三句话”,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体系;不是邓小平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不仅是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同时也是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它从根本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产生的规律 ,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把握时代的主题 ,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总结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提炼升华而形成的.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由此上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沿着这样一条思路最终升华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理论课中真正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需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入分析“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把握“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从不知走向熟知;二是在不同思想的比较中,在实践中使学生领悟“三个代表”的真谛,从熟知走向真知;三是启迪学生立志做实践“三个代表”的一代新人,从真知走向真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