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整体水平也相对落后。要发展西部,发挥我国西部的自然资源的优势,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开发西部人力资源的问题。一、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更新观念西部地区物力资源优势的开发首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状况。这就需要我们所开发的内容和领域要有新的转变,由过去以开发物力资源为主转向既开发物,又开发人,尤其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1、对“廉价劳动力”的再认识。西部的劳动力是否算是“廉价劳动力”尚需要商榷。从数量…  相似文献   

2.
兼并重组背景下,煤炭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规模效益与多元化经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这些优势背后,也有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和挑战。相对于物质资产的重组,企业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资源——人力资源的重组要复杂得多。发现、分析和研究兼并重组过程中“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析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深入挖掘煤炭集团发展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兼并重组后的煤炭集团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集团是目前“人力资源外包”的理想实践基地,在企业集团内部引进“人力资源外包”理念是人力资源部更好的履行企业战略发展伙伴和服务职能的有利模式。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得以人力资源价值和成本的确认,企业集团可成立人力资源事业部,专业为集团内部企业提供人力这一特殊资源的供给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人才在其经营运作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阶段,企业相互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属于人力资源的竞争。现代企业管理中,尤其关键的是,是公司应当善于发现人才,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长期发展。本文主要阐明了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煤炭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现代煤炭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认识基本上仍停滞在以经验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系统的认识,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极不适应现代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现实意义上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从国民经济战略意义上说,关系着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我国虽然拥有巨大的农村人力资源,但是,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开发还相当有限。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成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真正人才,这显然阻碍了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本文就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做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颇具竞争优势的资源,尤其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培育劳动力涵养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为提高和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疆人才缺乏而人力又过剩,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研究和确定新疆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煤炭企业来讲,人才无疑成为了关系到企业在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点,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推动煤炭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突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央工作会议已经指出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在国家的号召下,企业的转型和资源的整合使山西省的煤炭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山西省的煤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体资源,煤炭工业是我国使用劳动力最多的行业之一,人力资源极为丰富,人力资源的利用出现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所以山西省在煤炭企业今后的改革中应该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当成首要问题。本文积极了解并且分析了问题的所在,并且找出对策解决问题,以更好的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西部大省,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四川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进一步大力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我省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尽力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我们四川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真正转变为加快四川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四川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员工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煤炭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职工培训在煤炭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有效地制定法案及实施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期望能给企业提供一些导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其关键点是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庞大,劳动力充足。但是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低下,只有量的优势而缺乏质的优势。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该文在充分调研地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前提下,结合现状提出夯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丰富农民的卫生保健知识等对策,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煤炭企业中,绩效管理作为不可或缺的管理内容,对员工潜力挖掘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以煤炭企业为例,首先分析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意义,并立足于绩效管理现状,分析绩效管理理念、绩效考核指标、管理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升绩效管理效率的可行性措施,以期帮助煤炭企业优化管理,为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14.
<正>煤炭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占全国一次能源结构的70%,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国有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趋激烈,但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普遍偏低,关键人才短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改革的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形成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储存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煤炭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将对国有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认为 ,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就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要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 ,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然而 ,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失真、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和转型时期就业政策滞后效应等客观因素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大量的扭曲现象 ,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和就业效率低下。此外 ,一方面中国总体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 ,而另一方面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却出现了“教育深化”的现象 ,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本文…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小农经济和农业聚落的地域分布模式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发展情况。而且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缺乏问题十分明显,所以发挥新城镇化的人力资源优势弥补目前我国发展中的人力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途径。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首先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明确新型城镇化中人力资源的特征,最后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国有煤炭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对煤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概括,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潮流中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国界正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劳动力和知识的国际性流动,使企业文化的异质性、多元性日益突出,对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跨国经营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传统思维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跨文化管理成为当今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面存在的弊端,就培训与开发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特点,提出了解决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为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人力资源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