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史、流变史、发展史,着 重从哲学形态上进行研究,进而在此基础上建构充分反映当代特征和实践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的新形态,既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建构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将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方 面或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现实形态而存在,它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成 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清海先生丰富的思想历程,鲜明地彰显了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神与自觉意识的思想个性。这些学术思想和学术实践启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讨论。这一话题不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成了新的学术问题,而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对于应该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所进行的真诚反思与探索。我们应该通过对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思想争论与学术批评,寻求哲学研究的中国立场与方式,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追求真理的激情与创造"思想自我"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正>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古今中外各种哲学学说都力图从总体上探索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把握人与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不管各种流派的哲学家自觉与否,就其实质而言,哲学学说是对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的实践活动、科学认识、精神活动的结晶.从哲学是民族的精神活动的反思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该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是该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是该民族思想智慧的集中表现.因此,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国哲学的珍贵遗产,就是非常必要的了.本文仅就我国传统哲学所积淀、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韩震 《中国社会科学》2023,(1):4-23+204
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是这个民族时代性发展的观念性表达。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时代哲学首先要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新时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精神的最新时代表达。它不仅是时代性问题的反映,而且也因其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把握,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精神立足中华大地,反映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人文情怀、价值理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动向是探讨如何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有多种路径,其中首要的前提就是"回到马克思",坚持客观性的立场研读经典文本,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视野重新廓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地平线,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揭示其当代意义和价值.若没有对经典文本的系统学习和认真研读,加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就找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根本,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就会缺乏必要的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顾智明 《社会科学》2001,4(6):14-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命运始终是同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指导着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从中扎根、成长、提升。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挥着认识中国、改造中国 ,富强中国的重要功能 ,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建党 80周年之际 ,回顾这段曲折、坎坷而又令人振奋的历程 ,对于更好地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十分重要的。一、在竞争比较中选择中华民族曾有过极其辉煌的过去 ,可是到近代却陷入落后挨打的屈辱境地。为挽救民族危亡 ,无数志士、仁人在拼搏奋斗中从更高层次上进行哲学反思 ,比较鉴别 …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萍 《江淮论坛》2000,2(1):2-9
自上个世纪未到今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熔铸中国文化传统 ,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新精神 ;另一方面又面向世界 ,改革开放 ,立足于本民族的发展思考全球化运动中的全球化问题 ,吸收当代哲学思潮 ,尤其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益成果 ,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所创造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全球化运动中走向现代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应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搭建民族精神培育的栽体和平台,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等途径,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杨树美 《学术探索》2008,(1):124-128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凝聚和相互认同的精神力量。人们的民族精神状况是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人们当前的民族精神状况,我们对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把握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状况和特点,并提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要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精神的关系。从历史大时代与小时代、时代精神与时代主题的关系来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现时代精神,作为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内容来看,大科学、大实践也是现时代精神,它们的形成和出现既深刻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内在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催生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特点来看,全球化同样也是现时代精神,它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也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大力强化人类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重视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基本原理转化为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同时,应植根于中国的实际,对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考察,进一步汲取教育的养分和把握教育的脉搏,不断赋予教育内容以鲜明的中国特征和时代特色,这无疑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生动性、实效性获得地利和天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面对"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境遇,深度解剖哲学的性质、功能以及未来走向,是一项系统化的理论工作.这是哲学界反观、审视与定位哲学的重要环节,更是我们发展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开拓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所必须认真清理的前提性工作,为此,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拟从"哲学:在神圣与世俗之间"这一特殊的视域来追究与探讨,力图给哲学以更为全面、细腻的历史与现实的画像,以期从学理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同毛泽东哲学思想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各民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体现着"实践精神"的哲学理论,其内在结构理应是"按照实践逻辑展开的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哲学抽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相一致,"价值论形态"作为马哲的当代形态或未来的可能形态,体现了当代实践中人与世界关系的时代性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任平 《江海学刊》2014,(2):36-45
出场学研究10年来,基于"方法论自觉",深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深描理论的创新范式及其图谱,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以范式研究中心为基地,研究团队不断扩大,学派气象日渐形成。深度考察各个范式如何以差异方式创新理论,创新转换马克思主义学术图景,更准确地描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的本真结构,把握创新理论逻辑,成为出场学研究与范式研究中心的当代使命。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宽广的世界胸怀.就民族意识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在形式上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的民族文化概念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理论表达形式;在实质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崇高思想境界.就世界胸怀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工作的先进性,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实践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既有与作为外来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联系的一面,更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外来哲学转化为中国哲学的一面。这两个方面,是与自19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相联系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出西欧演变为世界性哲学,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带给了非西方民族,唤起了东方前近代民族的觉醒;另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这一过程中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革命实践相结合,融入到不同民族国家的思想世界之中。研究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不能用其一面去遮蔽另一面,应当对这两个方面作历史的辩证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为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首先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在科学原则上体现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在价值原则上体现为追求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在“批判—超越”精神上体现为改变旧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在阶级立场上体现为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在“动力—生成”论上体现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崇尚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在“反思—前导”上注重用先进理念引领革命实践;在研究方式与视野上体现为注重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盟;在“体系—方法”上体现为扬弃体系,重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引导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并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本文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入手,提出了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和定位者.传统民族精神面临文化整合与冲突的矛盾,文化的断裂造成了当代理想主义与功利主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的冲突.文化冲突与断裂呼吁当代学人通过哲学创新,去探索适应当代发展的民族精神,这是当代哲学的重要使命.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走势可大致概括为理想主义与务实精神结合,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个性张扬的结合,英雄主义与大众文化、日常生活的结合,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个性的拓展,多元板块互动与文化的统一性,民族精神发展的核心理念的生成与人格楷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