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养生有道之人,他的养生思想杂糅了儒、道、阴阳等诸家内容而自成一体。其主要的养生观点包括:仁人多寿、中和养身、循天养生、爱气养身等,研究他的养生思想,有助于理解中医养生理论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嵇康《养生论》的养生思想是完整并有一定体系的,在养生目的上摆脱了社会上一些不切实际的神仙想法,把养生分为"养神"和"养身"两个方面,并论述了"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知足"为主要内容的养生标准。嵇康的养生思想让养生行为变得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他指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养生理论核心是“尊道贵德”。在他看来,道是养生的根本依据,德是养生的基本落脚点,而生道合一则是养生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养生思想博大精深,他所提出的关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养生思想.他论述的“才全”、“坐忘”、“天人合一”、安时处顺、顺应自然,以及人性弱点、养神重于养形、调和阴阳等观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养生理论,对于现代人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是我国古代对养生最有研究的一位文学家之一。他在许多文章中记载了自己的养生经验。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苏东坡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习性,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他在《东坡杂记》里,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延寿的轶事。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到净慈  相似文献   

6.
道家养生强调,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应顺应自然而活。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和谐完美的人物。他的一生,践行和丰富了中国道家自然养生哲学,顺应了天然自然、本我自然和生命自然,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身内心,人与自我生命的和谐统一。他是自然养生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整理,分析王冰的主要养生观点,认为王冰养生强调当顺应自然,平时应注重调摄精神和日常饮食起居,节调房事。王冰的养生观点具有很大现实意义,他倡导的适性而为论、失势致病观、至约必止等对今天的养生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养生观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咽津养生。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一直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李时珍也曾说过“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他在《本草纲  相似文献   

9.
我国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很重视修身、养性。他不但在养生理论上,有自己的创见,既主张静养,又倡导运动;而且在实践中,做到修身、养性、淡食、运动养生,所以得享102岁的高寿。 修身:儒家强调养生以养德为第一要旨。孙思邈正是以德修身、医德高尚的典范。他以医药济世为怀,不慕功名利禄。隋文帝、唐太宗先后召见他,给他高官厚禄,他都固辞不受,但求隐居著述。他在隐居中,完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医药学  相似文献   

10.
彭祖是中国远古道家的衙要人物,他以善养生而长寿。他的重生与弃物,服食、吐纳、守静、导引、房术中等养生理论,对道家、道教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嵇康的养生术和游仙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嵇康接受道家学说和道教神仙思想 ,相信神仙存在 ,认为神仙不可学得 ,又主张养生可以久寿延年。这种养生思想作为道家、道教思想的发挥 ,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和养生思想相关联的他的独特的神仙观念 ,也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而在他的创作中 ,这两个方面被转化为文情和诗思表现出来 ,在文学史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陈冠如 《社区》2008,(15):14-16
致力大众养生知识普及 提到“张国玺”这个名字,估计很多喜欢看健康类书籍或电视节目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张国玺教授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工作20余年,在老年医学、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等方面颇有建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大众养生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清代李渔本是戏曲理论家和作家 ,他对养生保健也很有研究 ,尤其注重心理情志养生。其颐养之道 ,主要总结在其所撰《闲情偶寄》之中。  相似文献   

14.
老子“知不知”的养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是中国养生学的开创者,其养生智慧集中体现在"知不知"的要求上。在他看来,人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心智不明所导致的。因此,他在"病病不病"的独特疾病观基础上,强调养生要诀在于知常复命,关键是抱道不失。如此说来,在生活中坚持"惟道是从"与"唯施是畏",就是养生健康的不二法门,亦即,要知"道"、行"道"。  相似文献   

15.
《中华魂》2013,(8):58-61
年逾九旬的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对于养生保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养生应要从青壮年就要开始,在未衰老养追求养生之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周老现今仍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坚持上班。以下总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亚伟 《百姓生活》2013,(10):19-19
国医大师裘沛然的一生,除了治病教书以外,写作旧体诗是他的一大雅癖,他的《论养生》说:“从来得失有乘除,穷达区区莫问渠;终是助人为乐好,世情看淡即天书。”传说元始天尊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把元始天尊所授经文视作“天书”、在《论养生》诗中说到天书,自然是指养生的要义。怎么阅读懂养生的天书,掌握养生的要义呢?就是看淡“得失”与“穷达”。得与失从来都是相互抵消的,穷与达也不过是区区小事,何必计较?孟子曾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向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世情看淡”就是养生的“天书”。之所以能够“看淡”,根本在于心淡。  相似文献   

17.
养生十大要     
唐代杰出大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一682年),华原人,据《新唐书》本传说,他活了一百余岁(现代医学界认为孙氏活了102岁)。他不但钻研诸子百家,兼通佛典,精于医药,而且对养生之术能结合实际,身体力行,钻研深透,终于归纳总结了“养生之十大要”(养生的十大要领)并公之于世,笔者现将其“养生十大要”,以现代人的认识、观点、理论、实践,逐条引伸阐述,使读者简要易懂,行之有素。  相似文献   

18.
袁跃兴 《社区》2013,(23):58-59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这些写给他的父母、夫人、兄弟、儿子等人的家书,涉及了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养生,也是曾国藩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日常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在谈及养生秘诀时,一代大师季羡林总是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有术。"季老的养生术是和宇宙融为一体的"大智慧",是他那平和、博爱的胸怀和"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的心  相似文献   

20.
正宋代有位叫陈直的养生家,他写了一本养生名著《养老奉亲书》,书中搜集了宋代以前的许多长寿经验和养生方法,其中有一篇叫《述齐斋十乐》的文章,说的就是老人的十种养生保健方法。这说明早在宋代以前中国的老人保健养生已有了很丰富的经验。虽然其中的有些方法不一定合乎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