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华人文精神之现代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文精神之现代视界潘立勇我们研究的“中华人文精神”是指古往今来海内外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现象中所蕴含的基本的文化精神,也就是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它不同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当代新儒家中不少人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归结为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于它是相对西方传统的宗教神学与近代兴起的科学主义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被认为是居于二者间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其实,这一思想,首先突出地体现在作为新儒家逻辑起点的梁漱溟的思想之中。不过,梁氏将这种人文精神称为“理性至上主义”,它所尊崇的既非超世的上帝,亦非沉沦俗世的物,而是梁氏所谓的“理性”。梁氏认为,由于中国人服膺理性,铸成了中国特殊的民族精神。因此,分析研…  相似文献   

3.
巴金的散文巨著《随想录》,很值得深人再研究。已故文学评论家冯牧曾经深刻地称它为“一本大书”①但同时他却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巴金晚年以他的病弱之身,用坚强的毅力写成的作品,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免使人产生一些冷落之感。”从冯牧发出感慨至今,十年过去了,对《随想录》的重视和研究,依然远远不够。近三年来,人文精神讨论在不断深入过程中,提出中国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问题。而一旦要开掘“思想资源”(或称“精神资源”),人们立即感到它的贫乏,甚至产生虚无之感。“在民主与法制、个性等等问题上,中国的传统资…  相似文献   

4.
略论中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中华人文精神康群(郑州晚报社)近年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何谓“人文精神”?“人文”是人类社会各种纷坛复杂的文化现象。“人文”这个词最早源于易经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5.
天人观念中所见之儒家人文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讲天文与人文的统一, 以人为顺天而继成者; 而此继成, 其要在于 “自成”。在此自成中, 乃有天人合一之超越价值的实现。此即儒家以德性自成为途径达致超越的“人文精神”。其根据在于: 第一, 对天或天命作内在的区分, 由此规定人存在之界限, 从而发现人之最本己的可能性和天职在于其德性的成就。第二, 在 “性”即心而显诸 “情”的意义上发现了人之德性的先天内容。儒家“连续性”和内在关系论的观念, 表现在对个体性的理解上, 就是普遍性价值原则内在于人的形色实存性并即实存而显。由此, 道德的法则, 非抽象的形式或出自生存必要性的承诺和假设, 而是为人的心灵所能亲切实证的 “真实”或“实有”。中国文化“人本论”的特质, 即本于此。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应是现代生活的确立。儒家传统的人文精神, 对中国的现代化仍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失落”新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人文精神是一个学界热门话题,但人文精神究竟有何含义,其在当前的状况如何,或者说,人文精神是否失落,甚至我们是否有过人文精神,都聚讼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从一新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一回答,以求教于学界。人文精神之意蕴人文精神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精神,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地位,追求现实幸福和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这种重视和追求在当时常同一些复兴古代文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广义的人文精神泛指一种重视人和文化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主义。不过由于对人和文…  相似文献   

7.
精神家园的命脉──精神王国巡诊记顿占民1说到中国眼下精神家园的现状,有人或以“乱”一字以蔽之,或以“人文精神崩溃”一言以叹之,或以“俗不可耐”而鄙视之,或以“只要有金钱和享乐足矣,精神何足挂齿”而漠视之.或以‘乱乃难免.乱后自治”的态度而旁观之。主张...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心鉴 《文史哲》2002,1(3):11-14
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标志的“世情”,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建设的基本前提。注重市场经济过程中人的现代文明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和民主能力,创建人文精神生长机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建构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何敏敏 《理论界》2007,(5):178-179
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与“80后”,网络时代作家群体扩大,作品变多了,文学被“祛魅”了,然而当网络文学以及“80后”的作品畅销图书市场时,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又“返魅”了。在这个文学自由被极大伸张的时代,文学仍应承担起启蒙人文精神的重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发展到宋明时期,理学家在“性与天道”的理学主题以及“天理人欲之辨”的探讨中,通过自觉而系统的道德本体论的建构与对“立人极”的不遗余力的强调,把中国文化中的人文因素与反人文因素的矛盾推向极端,人文精神在一种超乎寻常的强化中日益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11.
近时,“学术腐败”“学术打假”,沸沸扬扬,令我这种习惯于循规蹈矩但不时被讥为某某时代的人(意指“过时”了的人)为之齿冷,每兴人心不古之叹。恰好最近有一件事使我十分感动,说明“学术界”总还有清清白白、勤勤恳恳的人和事。事情得从头说起。去年,广州林贤治先生倡议搞“沉钟译丛”,选译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20世纪上半叶的经典著作。我好几年前就想把伏尔泰的《论宽容》(Traite`surlaTele`rsnce)请人译出绍介给爱读书特别是深知“经典”之可贵的读者因为这本小书很实感地反映了欧洲从中世纪到“启蒙…  相似文献   

12.
刘晓云 《理论界》2008,(6):13-14
网络不仅引发中国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而且也导致了中国人文精神的缺省,由此启动了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扩展。网络导致全球人文精神一元化、人的新的异化、中国地区间人文精神的分层及基本人文关怀和伦理道德的丧失。网络时代的人文精神,不仅要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类未来命运与归宿的思考和关注,而且要反映网络时代平台上科技发展的“为人”向度,体现高科技为人的发展塑造个性化的空间,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共同进步,体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伦理学的本质和宗旨出发,阐明了生态伦理学的本质并没有背离尊重人、关心人和一切为了人的人文精神;而生态伦理学的宗旨则强烈地呼唤着一种具有新的表现形式的人文精神,即“生态人”精神、“人类人”精神和“全面人”精神。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精简官员”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人们大都要提及贞观初年,唐太宗曾把中央政府机构的官员从原来的“二千多人”,精简为“六百多人”。比“隋朝、唐初和后来的开元年间的数字少四分之三”。甚至有人把这件事,誉为贞观时期的善政之“首”。但是,我认为,此说证据不足,很难使人首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三种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指前几年在“人文精神”的讨论中某一种被特别呼唤的精神。无论是从过去总结出还是就未来预言出哪一种主导性的精神原则都不是我们此刻要做的事。我们毋宁是用“人文精神”泛指那种总是对人类生活作出意义省察的力量及其活动,就算是“人文知识分...  相似文献   

16.
《大庆社会科学》2012,(4):97-97
辛世俊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性品格要求人学应当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的实际,人学应展开以下批判:批判“狼道文化”,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狼道文化”远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必须发扬“人道文化”和人文精神,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是市场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批判物对人的奴役,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物质财富的积聚也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才 《学术界》2002,(1):40-48
在现代以前的中国历史上 ,人文精神发展经历过春秋战国、秦汉到明代和明清之际到辛亥革命三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核心是承认人为“万物之灵”、“最为天下贵” ,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 ,因而人有崇高价值 ,人应当受到尊重。人文精神展开到人性观、天人观、人己观、文明发展观以及人生态度各个层面。重视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历史上教育事业的丰富经验 ,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和"为本与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社会科学》2001,3(9):36-39
在当今社会 ,所谓“人文精神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本体性的危机 ,即人文精神在何处生根的问题出现了危机。后人道主义者认为 ,传统人文主义所推崇的主体性 (Subjuctivity)“本身是一个没有深层结构或深层原因需要被解释的表面现象”① 。在后文化中 ,作为主体或本体的人被欲望和话语游戏所分解 ,一个从本体上被分解的人当然是不能自我认同的。要化解这种人文危机 ,走本质主义的老路似乎也行不通 ,因为“人”很难从不变的“实体”上被认定。传统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以人为本”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不争的前提 ,但人究竟是什么或…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之命运韩东屏有关“人文精神”失落的话题,已在我国知识界(首先是文学界,接着是哲学、史学、经济学界)引起热烈回响:有人告警我国的人文精神正在失落;有人反讥这是学者矫情;还有人则以为我国从无人文主义传统,何来“失落”之说?此处姑且不论上...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文精神批判与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拯救人文精神”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我们要拯救和弘扬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在目前的一些讨论中我们常常捕捉到诸如理想、正义、崇高、良知、终极关怀一类的代名词,但要深究起这些术语后面的具体含义就又不得要领了。要塑造与市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人文精神当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单靠文化本身难以解决,但我们总不能停留于一般的呼吁上,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不触及问题的实质。我们总得弄清并设法靠近人文精神本身。然而眼前的现实是,并没有一个从内容到形式均已确定的“人文精神”等待着我们去弘扬,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