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李国环 《中州学刊》2007,(6):171-173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原则。其"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超越了旧式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纲领有十分相似之处。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人,目的是防止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统治,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经济纲领原则上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百余年前,孙中山先生为了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曾创造性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主张,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演进,最终归于和平法治的规范轨道。进一步追踪国共两党的土地政策,我们发现因为两条不同的土地改革道路,不仅导致两党政权的隆替,更成为今日中国诸多土地问题的肇源。在绝对的土地公有制下,欲解决纷繁复杂的土地问题,科学综合的制度设计,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以及政党政治的开明成熟,皆是在所必须。  相似文献   

3.
“平均地权”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土地改革的一种理念诉求。而为实现此种诉求,源自亨利·乔治的“土地单税论”和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的合作社制度,就成为政要及一些学人为解决中国土地问题而在理念中做出的一种工具性选择,并造成了其与社会现实性要素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此说明在土地私有制度下,以和平、协作方式、借合作社为工具,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念诉求,实际上也只是人们对仅凭理性支撑的一种秩序化的社会经济架构的奢望。土地改革乃至于农村一切变革的成功需要在关注“经济和技术目标”之同时,还必须重视改革的“政治和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4.
陈凡 《理论界》2013,(5):25-2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先后实施了土改运动、土地集体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种土地制度。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国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和户籍制度,从整合的视角来阐释中国目前存在的农地流转障碍、城市化过程中的强制低价征地、滥用征地权、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最后提出一个综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 《理论界》2006,(10):170-171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发展中小资本,节制大垄断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本文主要探讨孙中山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思想动机、主要内容和实施结果等,并指出这一思想末能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出发作出的一个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改革,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适时地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汪澎 《学术探索》2012,(2):115-120
以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为基础,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以"分配土地"来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的"土地革命"的战略设想。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一再敦促孙中山国民党以最激进的方式贯彻土地法令。孙中山拒绝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坚持以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改良方案来解决中国的农民土地问题。孙中山还认为共产国际的立即分配土地的指示在策略上有欠妥当,不符合中国实际,因而难以成功。同时,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不赞同剥夺财产,不赞成用马克思主义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释放出了巨大的政策效应.然而,按照当时综合环境所设计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综合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现行农地制度的被低效锁定.特殊国情背景下产生的"小产权房"则从"制度环境"等七个方面,破解了现行农村土地低效制度的锁定.  相似文献   

9.
汪澎 《学术探索》2012,(7):123-125
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孙中山的农民土地思想,是研究孙中山农民土地思想的重要视角。档案显示:孙中山晚年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但农民尚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力量,难以对抗地主民团。孙中山也完全不同意共产国际提出的"分配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激进土地革命政策,而是坚持以税收和赎买来消除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中的不公正现象。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农业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农本思想的优良传统,不拘泥于传统小农经济的狭隘思想,他站在世界近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大胆主张把农业发展作为国家富强的基石,利用科学成果来改造和发展中国的农业,把变革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中国农业的前提和首要条件,从而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孙中山的农业思想在今日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发动辛亥革命与规划中华民国新政权时,吸取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些有益内容,又参考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改革与发展,创立了考试权独立的学说。这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施的高等文官考试制度,就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考试权学说而建立起来的,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与现代教育史上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虽然由于国民党政治的日趋腐败,而使高等文官考试制度受到越来越多的腐蚀与破坏,但它对社会曾发生的作用与影响,它的经验与教训,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干部制度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地制度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认识不足、重经营权改革轻所有权改革、“一刀切”等误区。目前,我国各地在实践中推行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既有利又有弊。因此,结合本地实际,推行符合当地情况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路径依赖”的有关思想,在制度变迁中,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时,也应该了解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惯性与趋势,在总结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条适宜的农地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新 《河北学刊》2002,22(4):48-51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以市场经济原则促进土地有效流转 ,是现阶段农地制度安排的核心。本文用产权理论分析了赋予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的优越性和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思想界的“平等”观念,逐渐从古代儒释道的“圣凡平等”、“佛法平等”和农民“均贫富”的原始平等欲求,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和伦理原则,从中可以分梳出“齐其不齐”和“不齐而齐”两种理路,演化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和制度设计,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平等”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成为现代价值,但平等如何可能依然是个问题。平等观念的现代嬗变并未终结。  相似文献   

15.
土地管理问题是城市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近代美国城市化的过程中探寻一些基本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分析这些制度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及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工业用地政策对我国工业用地年租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工业用地供需矛盾、土地粗放利用及投机等问题,借鉴新加坡工业用地政策及供应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工业用地推行年租制供应模式的合理性,并初步探讨了工业用地年租制可行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移植、改造到超越的三个阶梯式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个阶梯——移植代议民主制,推翻封建君主制;第二个阶梯——改造代议民主制,采用直接民主制;第三个阶梯——超越代议民主制,倡行复合民主制。孙中山在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既主张以直接民主制弥补代议民主制的缺陷,又主张以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相结合的复合民主制来超越代议民主制;对于代议民主制的弊端,不仅采用扩大民主的直接民主制的措施,同时又采用加强集权的"万能政府"的手段予以纠正。这些为后发展国家的民主制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卢钟锋 《学术探索》2005,2(5):100-105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内容。民生主义的要点有二: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基本措施是征收土地税,以防止贫富分化;节制资本的目的在于限制私人资本对国计民生的垄断和控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纲领,也是孙中山关于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构想,并且具有浓厚的民粹主义特色。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空想性。中国近代发展历程表明,只有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才是中国近代化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城市就业体制发生过从市场到国有计划,再到市场的波动转型.但每次转型都围绕着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路径展开.在劳动力人口的供给压力之下,虽然不同阶段解决就业问题的约束条件不同,但对农村就业人口的进入限制,都无一例外地被保留了.直到21世纪,在市场逐渐打破户籍制度的原有逻辑之后,城市才向农村就业人口开放了较大的择职空间,并将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化约为就业市场制.但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尚需时日整合,城市化不足仍然困扰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现有税制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的大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税制未来的发展作出初步的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