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是一座亲水,宜居的城市,在这里,您一定要临河而居。 清晨,推开窗子,俯瞰一弯河水。一群白鹭抹过河面,轻轻站在河畔树梢上。呼吸着清新气息,新的一夫从速里开始。傍晚,河畔华灯璀璨,金光闪闪的安顺廊桥静静地矗立在夜色中,夜风徐徐。  相似文献   

2.
成都是一座流连忘返的城市,对国人如此,对外国人亦然.越来越开放的成都,正在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到这里工作、生活.在成都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能否融入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与成都人如何共处并互相影响?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你揭示这群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的他们.  相似文献   

3.
像极了巴黎     
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情调,到处都是文化的痕迹.成都文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示着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成都 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事实上成都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别名最多的城市之一,除"天府之国","锦城"之外,成都还因为城中遍地种植芙蓉花而获得"蓉城"这一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字,同时也是最最适合成都气质的称呼.  相似文献   

4.
2009年已经到来,农历牛年紧随其后,正朝我们踏着稳健的大步走来。成都,这座我只来了半年,却好似已经与她融洽相处了大半生的魅力城市,正在以她更加美丽坚强的笑容,迎接2009年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曾在上海滩纵横近30年的杜月笙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体面,二是场面,三是情面。"三碗面合成一碗面就是"面子"。中国人特别讲究面子,所以"给我个面子"怕是每个中国人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了。我们不得不承认,根据很多可靠的经验,很多时候依靠面子确实能做成不少事情。当一个人对他人说"给个面子"的时候,无异于在说:"我这么重要,你得听我的!"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自以为  相似文献   

6.
成都12天     
《经营管理者》2007,(5):39-45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很多人都会有异乡生活的经历,在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寻梦或者打拼。多年前,一个叫聂作平的作家从川南自贡来到成都,并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这座美丽的城市。这种打量的结果是一篇题为《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的文章,文章道出了一个异乡人的成都记忆。作为一座包容的城市,成都正接纳着越来越多的异乡人。这些成都的过客或者城市未来的居住者,他们在成都的土地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触?尤其是投资者,他如何认识成都这座慢条斯理的城市?他是否习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理想和快乐?一位商人真实地记录下了他在成都生活的12天。这里我们也许能找到关于这座城市的真实答案。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日发布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显示,宁波、厦门和成都位列中国宜居城市前三名,而城市包客性排名的前三位则分别为:三亚、成都和深圳。提及成都,人们总会赋予它这样的词语加以形容历史悠久、休闲、时尚、美食的天堂、超前消费、气候宜人、美女之都……成都一座让人向往的城市;一座让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一座最有资格具备“耍都”之称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具备了所有宜居城市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一说到成都,立刻会让人想起21世纪最受国人追捧的两个字眼:休闲.休闲的另一层意思,说自了就是好耍.由此推之,成都就是一座好耍的城市,也值得品味 成都人洒脱休闲的生活方式表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从街边的茶楼到三环边的雍雅山房;从城市的主流人群到城乡结合部的千年古镇;从成都人的个性品味到这个城市的市井文明,无不受闲散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9.
恐怕很难用三言两语总结成都近10年来的发展,太多的人为这个城市的改变令人瞠目结舌。但成都不会因为思考而停下发展的脚步。因为这座城市更明白,只有改变才能让这座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对这些,感受最深的也许是成都的663万农民,他们已饱尝甜头。  相似文献   

10.
综述 《科学咨询》2002,(15):27-28
所谓休闲城市,即以休闲产业为城市主体(主导)产业,在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上把自己定位为以休闲为特质的城市.休闲城市的产业布局因此彻底改变原有格局,转向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城市真正完成以"休闲"为定位的发展战略转型.但成都、杭州提出了"休闲之都"的构想,可以说向休闲城市前进了一步,其休闲城市产业的发展值得关注,也成为其它城市发展休闲产业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乐,茶馆、小吃、麻将、龙门阵……吃喝玩乐.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成都,一座以“休闲”闻名全国的城市。只要你在成都待上几天,就会感受到成都有别才其它城市的休闲味来。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23):20-23
2013年6月6日,第12届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召开。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财经会议之一,财富全球论坛被称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自1995年创办以来,财富全球论坛已三次登陆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10年。如今,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成都成为财富全球论坛选址中国的第四座城市,也是该论坛首次落户中国中西部城市。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为读者解开《财富》为何选择成都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一块充满正能量的投资热土 截至目前,在四川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47家.为何世界500强扎堆入川? 2011年3月23日,在戴尔成都全球运营基地项目奠基之日,戴尔创始人、戴尔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首次访问成都."对于戴尔公司向中国西部的扩展计划,成都给了我们坚定这个信心的要素——这里聚集了非常丰沛的人才,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很优秀的团队." 他分析,戴尔发展的每一步,考虑最多的就是人才,戴尔见证了中国西部的飞跃发展,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会让戴尔的成都"旗舰"动力源源不断,"戴尔非常看重员工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好的心情才能有好的状态工作,成都是座幸福感很高的城市,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  相似文献   

14.
国旗低垂,汽笛呜咽. 公元2013年4月27日,四川全省人民以最庄严的仪式,为在雅安芦山地震中远行的生命送行. 早上8时02分,成都,592台防空警报器准时拉响. 此时此刻,凄婉的警报声、汽笛声、喇叭声同时在四川各个角落鸣响,声震长空. 从成都到雅安,从川南到川北,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乡村,从一个个车间,到震区的废墟、帐篷……  相似文献   

15.
<正> 成都这座具有4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和2310年的建城史的城市,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并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为了把成都建设成为一座西部大  相似文献   

16.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成都火车站出站口一条城市标语,温情脉脉,看在眼里却直达心灵。这句温情脉脉的标语凝聚了成都人艰苦卓绝的奋斗。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1,(33):18-18
8月12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暨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上.包括成都在内的10个城市共同加入“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讨论并通过《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成都行动宣言》。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执行干事海伦娜表示,《成都行动宣言》的发布将成为“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中的一座里程碑.在全球城市防灾减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四态"互为支撑、缺一不可,构成了城市科学发展的有机系统。"四态合一"的发展思路,尊重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应是便捷的、通透的、有人情味的,决不能变成一座围城。2016年1月14日,成都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时,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成都城市发展的主要考量和部署。关键要统筹好城市的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  相似文献   

19.
临沂方略     
2月,当记者走进临沂时,这座北方城市正在"提纯"自己的梦想.在临沂市2012年"两会"上,临沂将其"十二五"发展目标从"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修正为"鲁南苏北特大中心城市". 没有"区域性"三字的束缚,这座城市的欲望与魄力显露无疑——寻求在淮海地区更多的话语权、更大的影响力.而1995年之前,这里还只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中不少人都是独自在异乡奋斗打拼,家乡、父母虽然让我们感到温暖、充满力量,但十分遥远,难以触及。正是这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有时会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感到挫败和沮丧。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来自城市发出的温暖信号,则会让我们产生"总有人偷偷爱着你"的感觉,从而鼓励奋斗中的我们坚持下去、再次出发。有社会学者说,社会网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连接"和"传染物"。现代社会里,人与人的连接是因分工合作产生的,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他人困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