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坤 《决策探索》2004,(10):49-49
一、公民信用权公民的信用,是与法人的信用相对称的概念。是指公民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信赖与评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缺少不了的就是诚实信用。参与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应严格遵守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没有诚实和信用.人类的交往和社会生活就没有了安全感。信用是一个文明社会中作为人必不可少的资格。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换活动。必须以交换者相互之间的人格认可和对交换规则的共同信奉为前提。他们之间是不是讲信用、是否能够信任对方或被对方所信任、是否真诚地遵守交易规则,是市场能不能够存在的基础条件。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格。公民信用首先作为一种道德评价,要求公民于内心及民事行为中蕴含恪守信用、童叟无欺、买卖公平、适时履约的品德操守。一旦公民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就要在交易中注重打造信用,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进行行为.将自己的良好品格、一定的财产保障作为信用的保证,珍惜信用、维护信用、拒绝失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迅捷.提高交易效率.使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序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     
正中国公民信用度将被打分中国政府将采用系列信用标准来给每个公民打分,把银行、电子商务网站和社交媒体持有的个人资料联系起来,给出评分。这些分数不仅可以说明一个人的信用风险,还能让潜在的房东、雇主甚至爱人来衡量一个人的性格。据了解,这个评估体系最早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芝麻信用——由蚂蚁金服建立和运营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信用社会,需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民间信用,二是政府信用,缺一不可。针对企业和个人,今年伊始,不少省市已经推出了网上信用查询系统。与此相对应,这些年各地政府针对公民或企业的失信行为,或多或少都制定了一些惩戒的办法,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让各种"李鬼"难以藏身,直至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4.
趋势     
正拟明年启用公民信用代码:每人有唯一账号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牵头下,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严重滞后正成为制约我国信用交易尤其是信用消费发展的“瓶颈”。我国信用消费者个人的隐私权、知情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隐私权保护和知情权保护两方面提出我国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6.
我看过这样一个数据报告:爱德曼2009<信用度调查报告>"不同国家企业的信用度"排名中,"总部设于中国的企业"在20个国家中列倒数第二位,信任率仅为27%.中国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违约成本太低,经济法规不完善、道德缺位、权力寻租和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让个人和企业失信成为一种常态.在全民信用时代,一组从个人到企业到国家的信用不等式将是:负翁信用>富翁信用,女人信用>男人信用,农民信用>公务员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国企信用>民企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7.
一、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大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普遍的相互信任的纽带.在不和谐因素中,如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冲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相互守信和信任.  相似文献   

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推动信用数据归集整合和信用产品应用中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是跨部门信息共享与整合的唯一标识和依据。作为全面落实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实名登记制度逐步健全,范围稳步扩大,近80%的实名登记事项正在持续启动实施中。但也存在工作协调难度较大、信息归集共享困难等问题。建议采取加强组织管理领导、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和强化信息安全保护等措施落实实名制,进一步优化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9.
顾一夫 《决策探索》2002,(10):38-39
近来,随着一系列保险"黑洞"的揭开,保险行业信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有人断言:我国保险行业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老百姓一起说"不",保险信用将会立刻崩溃.正确看待保险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尽快构建保险信用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0月由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刘俊带队,有关区(市、县)、市直经济部门、市管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该市赴美国"招商引资与国际资本运作"专题培训。美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完备,资本市场充满活力,对于贵阳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发。杨继(云岩区委副书记、区长):美国强大而完善的信用体系对贵阳市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具有极大借鉴,其中的启示包括:信用法律体系是信用体系的基石;政府要起推动、规范和监管作用;信用中介机构是信用体系的主体;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体现"公民本位"的理念是新时期政府努力前进的方向所在。怎样选择路径才能使我国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体现"公民本位"是值得思考和探析的问题。本文将从公民参与和制度规范的维度来分析此问题,以探寻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公民本位"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让“守信获益,失信失利”尽早成为我国公民的共识,让信用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公民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诚信是信用、信义和信誉的总和,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周红  葛夏 《领导科学》2012,(8):30-3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基于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政府的目的和通过实际作为赢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拥有的一种权威性资源,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体现。政府公信力作为一切社会信用的基石,在经济发展中对稳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民"互动共治模式是更为契合当前中国治理现状的治理模式,也是通往善治的必要阶段。构建"政府—公民"互动共治模式有三个主要对策:第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共治能力;第二,培育公民社会,建立合作机制;第三,发挥媒体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民参与的传统领域得到了有效再造,走向了一个电子参与的新阶段,然而真正的电子参与很难实现。通过"知情—协商—赋权"的方式,电子参与可以分解为电子信息、电子协商和电子决策3个层级结构。在此结构基础上,通过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开放政府数据的自动化;在电子协商过程中使用更佳的公共参与设计原理;利用各种网络竞赛鼓励公民参与和协作,促进电子决策;以及将合作生产整合到推进公民参与的计划中的方法能够实现政府2.0背景下公共参与的治理创新,实现真正的电子参与。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企业公民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在国内也已成为政府、企业、媒体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公民"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概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企业这一组织看作是国家的公民,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公民"这一概念蕴含着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领导的"变"与下属的"怨"常常让上下级的信任关系面临困境,弄清楚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弄清楚"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般困难。其实,弄清楚这一关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重构上下级之间乃至整个单位的官场信用生态链。什么是信用生态链?首先,领导要拥有个人的信用。领导者的个人信用通俗一点讲就是个人权威,这种个人权威绝对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9.
信用观念最初源于道德范畴,本意是指"诚实守诺,言行一致"。然而,道德意义的信用观念与现代经济意义的信用观念并非一回事。前者是单纯的道德追求,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不排斥等级特权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后者则超越道德追求,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并以个体的独立、平等和自由为前提的经济生活的内在利益观和法律观。根据社会主体的不同,社会信用可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司法信用等。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价值观急剧变动,社会信用的主体行为往往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社会信用已出现危机,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进而阻碍了经济的稳健成长,加快治理和完善我国的信用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夏福斌 《管理评论》2020,(1):187-196
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以"好公民"为视角,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至今少见从第三方(旁观者)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对旁观者而言,他们可能对"好公民"的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动机以及结果形成负面认知,因而可能做出伤害"好公民"的不道德行为。为系统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的这种不道德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提出了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下研究"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之问题的新思路,分别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机制。这一前瞻性的探索工作,不仅剖析了旁观者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好公民"做出不道德行为,而且也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黑暗面"探究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推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